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钟鼓楼上的家雀——耐惊耐怕

2009年12月01日

    从水光树影的什刹海往东,穿过古老的烟袋斜街,就会看到一座十分宏伟壮丽的城楼,这就是北京城里著名的鼓楼。从鼓楼北眺,大约一百米以外,屹立着另一座纯砖石砌筑的楼台。它规模比鼓楼略小,但形式别致,造形优美,是与鼓楼相对应的钟楼。钟鼓二楼,并然屹立,数百年来它们用雄浑嘹亮的鼓声和钟声,向人们报道着时序更替、桑沧变化。
    据史书载:鼓楼始建于元代的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当时叫做齐政楼,是元大都的中心。元代统治者设置鼓楼的目的,是统一向全城居民报时。楼上安置有标定时间的铜漏壶和二十四面更鼓。更鼓直径1.5米,需用整张牛皮才蒙得起来,鼓声雄浑,敲起来全城都听得到,按明清两代规矩,以每天的晚七点为交更之时,俗称定更,击鼓十三通。交更后,每过一个更次(约两个小时)击鼓一通。文武百官上朝都听鼓声。逢朝日,三更鼓响就得起床,四更鼓时,必须赶到午门外集合,到了五更,全体朝臣鱼贯入朝,跪在太和门前候旨。所谓“朝臣待漏”,就是指的官员听候鼓声。
    元代建的鼓楼,在元末明初之际毁于战火。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调整了北京城的位置,将鼓楼移至齐政楼东侧重建,就是现在见到的鼓楼,仍然处于全城的中轴线上。清代接用了明朝的全部宫室坛庙,曾于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对鼓楼进行重修,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以前二十四面更鼓完好地存放在鼓楼上面。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日军对鼓楼进行了疯狂的劫掠,更鼓也就在这场浩劫之中毁于日军刺刀之下。现在鼓楼上只剩下一面更鼓,鼓面上留下累累的刺刀痕迹,记载了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钟楼也是明永乐年间建造的,它的旧址原是元朝巨刹万年寺的中心阁。钟楼建成不久就被大火烧毁,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改用防火的砖石材料重建。全楼不施一根木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钟楼也是与鼓楼配套的报时台,鼓楼司夜,钟楼司昼,所谓“暮鼓晨钟”就是从这里说开去的。钟声宏亮,比沉闷的鼓声传得远,所以当晚七点定更的时候,向来是钟楼上的大钟和鼓楼上的更鼓同时击响,悠扬的钟声可传至郊区四十里以外。
    钟楼里最早曾悬挂过一口大铁钟,由于音质不好,又改铸了一口厚8寸的铜钟,就是现在悬挂的这口钟。传说铸这口钟时,皇帝曾限过期,严令按期铸成。但是由于钟体太大,工艺复杂,用了一年多时间还没铸成,眼看限期已近,为了保全铸钟工匠们的性命,一位领班老工匠的女儿舍身跳进了化铜炉,才使大钟铸成。由于小女儿跳得急,老钟匠扑救不及,只抓回了她的一只绣花鞋。大钟铸成后,皇帝感念钟匠女儿的舍身精神,封其为“金炉圣母”,并在铸钟厂前建庙祭祀。当地群众则敬称她为“铸钟娘娘”,据说,每逢凄风苦雨之夕,钟声便变得呜呜咽咽,仔细听起来,好似铸钟娘娘在喊着“鞋、鞋……”。北京有句歇后语“钟楼的钟声——邪(鞋)”就是记的这个传说,以此来形容事态不正常,或者与预想的结果有出入。
    元代统治者设计大都城时是根据“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矩布局的,钟鼓楼位于皇城后面,正处闹市区,自元代起这里就商号连踵,棚栏林立,市面非常繁华。明清两代商业进一步发展,鼓楼前成了北京最繁盛的商业街之一,同时还是北城积水潭、什刹海风景区的组合部分。那时,积水潭湖面种满了荷花,曾被称为莲花池。沿着湖畔有不少酒家、饭馆,以卖荷叶粥招揽游客,其粥清香可口,很受士大夫青睐。什刹海一带水面更加宽阔,清波涟漪,浮光跃金。湖水近岸处是菱、荷、水稻,一片翠绿。荷花在碧湖中开放,微风徐来,荷香稻香沁人心肺。湖中还有许多渔船,游人在醉饮之后,租乘一只小船,穿行在菱荷水稻之间,碧水清澄,远山如黛,东侧树荫浓绿之中,露出鼓楼一角飞檐,清湖巍楼,情景入画,顿使人醉意全消,心旷神怡。绿水伸延曲宕,小船迤逦往东,过德胜桥可一直驰入鼓楼前的莲花池中。清末文人高珩有一首《水关竹枝词》:“酒家亭畔唤鱼船,万倾玻璃万顷天。便须过溪东渡去,笙歌直到鼓楼前。”把这里的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民国期间,鼓楼后的钟楼湾成了穷人集聚的小市,许多艺人到这里卖艺,数十种京味小吃在这里落脚,这就吸引了三教九流,各界人土,逛鼓楼成了当时北京人的一个乐趣。电影《骆驼样子》中有一个镜头:鼓楼下边摊贩挨肩,棚皋相连,对面两大排卖小吃的摊贩。有“豆汁张”的豆汁,“年糕王”的切糕,“爆肚马”的爆肚儿,还有茶汤、油茶、炸三角、灌肠、卤煮火烧……都是地道的北京风味儿。逛鼓楼的人有穿大褂留长胡子、提着鸟笼的老先生,有短打扮的卖力气的男人们,有梳着盘头、穿着过膝长旗袍的老太太,有剃着青白青白的葫芦头的小伙子,有拉车的,有推独轮车送水的……这个场面活灵活现地再现了解放前鼓楼的小市风貌。
    钟鼓楼一带如此繁华,加之每天击鼓撞钟声震九城,可使一切野生动物闻而心惊,但是栖息在钟鼓楼檐下的麻雀(北京俗称家雀儿)却习以为常,安之若素。因之人们以“钟鼓楼上的家雀——耐惊耐怕”这句歇后语来形容久经风浪、沉稳老练的人。又以“鼓楼上挂肉——好大的架子”讽刺那些装腔作势,待人轻慢的人。“钟鼓楼上扎彩灯——高明”则以高大明亮来形容手艺高超,胜人一筹。1978年春节期间,东城区文化馆曾在鼓楼举办了一次大型花灯展览,人们看着那些精致的花灯,不由不想起了昔日鼓楼的春节,齐称“高明,高明”。
    1986年,鼓楼又经重修彩画,气象一新,现在已正式对外开放。
推荐阅读

2023中秋国庆北京钟鼓楼亲子国风游园会时间地点及...

以沉浸体验的方式,带孩子领略钟鼓楼这组古代报时建筑里蕴藏的“中国时间”文化内涵,[详细]

2023年9月14日起北京钟鼓楼开放时间调整公告...

根据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的工作安排,自2023年9月14日(周四)起,鼓楼将实施保护性修缮工程,暂停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另行通知。...[详细]

10月28日起北京钟鼓楼恢复开放公告(附预约入口)...

各位小伙伴注意啦,目前疫情基本稳定,北京钟鼓楼从10月28日起恢复开放啦,进入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哟!...[详细]

钟鼓楼夜游模式 开放时间延至21点

为满足公众参观需求,日前,钟鼓楼博物馆正式启动了“夜游”模式,将旺季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西安钟、鼓楼是西安标志性建筑物,为满足广大游客的参观需求,钟鼓楼博物...[详细]

钟鼓楼将“体检”备申遗 玉河故道将在今年恢复景...

经过700余年,始建于元朝的北京钟鼓楼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全面“体检”,目前正进行前期规划。此外,同样“年纪”的玉河故道也将在今年恢复景观,拟进行补充申遗。...[详细]

钟鼓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曾为元、明、清三代的司时中心,每日发布标准的“北京时间”。该建筑保存完好,是研究古都城市规划与钟鼓楼建筑的...[详细]

北京中轴线徒步一日游

从北京地图上可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时下的季节...[详细]

钟鼓楼下(老北京摄影)

今天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春夏交接的北京城,到处可见百姓们惬意的生活场景。利用短暂的回京的日子。拍下这组《钟鼓楼下》 这是'祥子'冯师傅和李师傅。他们对着镜头...[详细]

漫话钟鼓与老北京

钟鼓,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如((诗经·关睢》里,就有演奏钟鼓古老乐器的诗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随着社会发展,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由于佛教寺院...[详细]

曾经“一览众山”的钟鼓楼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于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详细]

老北京钟鼓楼为什么一南一北

钟鼓是古老中国用来记时的两样器具,在古时候,几乎每座城市都要有钟楼和鼓楼,合称钟鼓楼。做为帝都的北京当然也有自己的钟鼓楼。但是与其他钟鼓楼东西相对修建不一...[详细]

老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

常听人说晨钟暮鼓,顾名思义,当然是早晨鸣钟,晚上击鼓。据"乾隆重建钟楼御制碑"记载:"朕惟神京陆海,地大物博,通阔别隧,黎庶阜殷。夫物庞则识纷,非有器齐一之,无以示晨昏之...[详细]

钟鼓楼时间项目“瘦身”成博物馆

本报讯(记者张然 易靖)日前,随着钟鼓楼·北京时间博物馆(以下简称时间博物馆)新建工程在既有空地上启动,曾引发了文保界“地震”的钟鼓楼时间文化城项目正式宣告结束。...[详细]

钟鼓楼地区即将改造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曾经,何勇的这首《钟鼓楼》是无数北京人和喜欢老北京文化的旅者记忆中最亲切的旋律。 但眼下,关于钟...[详细]

钟鼓楼是一对情侣

家住钟鼓楼附近,白天晚上都把钟鼓楼打量。夜晚看钟鼓楼的时候最多,它们在月光下显得异常美丽。鼓楼的个子比钟楼要高,钟楼比鼓楼的身材苗条。从它们的侧面看,一前...[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