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古都风情老胡同里寻找清末“救世军”在京遗迹

老胡同里寻找清末“救世军”在京遗迹

2009年12月09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个人回忆中的“西南队”
1919年,救世军西北队设址在端王府夹道(如今的育幼胡同)。

    个人回忆中的“西南队”

  曾长期在周边胡同中居住的老北京网网友“甲乙双侠”清楚地记得,果子巷18号的临街房是这条胡同中被拆除的第二户,那是在2007年10月7日。之前的9月28日,不远处的果子巷12号某间铺面已经被率先拆除,而这里在解放前后曾是“兴义劝铁工厂”的驻地,专门制造和修理简单的印刷机、压力机、切纸机等等,后来这里的师徒们大多去了北京人民机械厂,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印刷机制造行业的骨干分子,因此这里“也可以说是北京印刷企业的起步之处”。

  “18号这里确实曾是某教会的所在,(上世纪)50年代初,附近的街坊们还把这里叫作‘耶稣教’。但我那时还小,他们是不是救世军,我就不知道了。胡同口外骡马市大街路北也有一处教堂,却是天主教,因派别不同,两家彼此并不来往。”

  “甲乙双侠”记得,他小时候,这块“耶稣教”的牧师姓杨,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山西人。杨姓牧师生有六男四女,“男孩子的名字好像都和宗教有关,我记得有崇生、福生、道生、恩生、灵生。我小时候常去这个教堂中玩耍,和牧师最小的几个子女也有所来往”。“甲乙双侠”印象中,那座教堂临街,有大约五六个房间,基本上就是现在已被拆除的部分(从目前被拆除的那片废墟判断,大约有两间房子大小,两边紧贴着果子巷18号和16号院的院门。由此推断,18号院和16号院过去也许是连为一体的一处院子?)。

  那是一处普通的明清式平房,门前伸出一溜长廊,长廊两边的墙上写着宗教语录。房子里面摆了几十个长条靠背木椅,最深处则是一个进深不过2米的讲台,上面摆着风琴和大鼓。“那时,这里几乎每天都会有布道活动。每逢教会节日,还会发一些用报纸糊成的口袋,里面装着花生、糖豆等等。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杨牧师领唱圣歌时,我们这些胡同里的孩子甚至可以上台帮忙敲鼓。”“甲乙双侠”说,“不过,这个教堂好像到50年代中期就关闭了,整个院子也慢慢变成了大杂院。”

 

救世军东北队曾在北新桥细管胡同(1918年)一带开展活动。
救世军东北队曾在北新桥细管胡同(1918年)一带开展活动。

  或废或作他用的旧址

  2006年7月27日,刘阳差一点亲眼目睹了救世军南队军部(教堂)的拆除———在此之前,救世军在北京的八处军部中,大石桥的东南队(今榄杆市附近)、骡马市大街的西南队、西单二条的西队、端王府夹道(今育幼胡同)的西北队、德胜门内的北队都早已拆除,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一天,正好是救世军南队建队88周年的纪念日,下午,刘阳和往年一样,特地从单位请假赶到教堂所在的西兴隆街。但是到了地方才发现,就在那天早上,这座曾经的救世军南队教堂已经夷为平地!

  刘阳第一次发现这座教堂是在2002年。他印象中,这座教堂坐北朝南,为一整体呈扇面形的二层小楼,南门上方的“救世军”三字虽然在文革期间被毁,但仍然依稀可辨。北门内有楼梯通往二楼凉台,楼梯旁边的铜扶手,经过多年风吹雨淋一直保存完好,光亮如新。楼上楼下内均为宽条木地板。

  刘阳听当地老人说,这栋楼非常结实,唐山大地震时,周围房屋大多都有损毁,而这座小楼却纹丝未动。因为研究的关系,自此每次经过前门,刘阳都要绕道这座教堂前看上几眼。

  “现在,救世军在北京曾经的旧址只剩下王府井大街的东队军部,和北新桥附近细管胡同(细管胡同4号,目前为北京大华伟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驻地)的东北队军部了。”当时,王爱明的父亲、这座教堂的最后一任军官(牧师)已是93岁高龄,听说此事后,老先生也“颇感遗憾”。

  附近胡同的老人大多习惯于把这座教堂叫做福音堂。此次记者前去探访时,有老人清楚地指点出了教堂曾经的所在:“南深沟胡同南口东边紧邻着西兴隆街的那块空地就是。楼是没了,但北边的那段山墙还在。”

  王府井大街北段路东,小鹁鸽胡同西口南侧,救世军东队曾经的驻地,也是解放前救世军在华总部的所在地(因而被称为“中央堂”)。和其他军部大多租用当地民房不同,这里却是由救世军自己筹建而成(1922年)。这座建筑清晰地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即是曾经的教堂,南部则是办公场所。

  查相关档案可知,这里过去的门牌号为王府井大街71号,如今被分成了24和26两个门牌,北部已被改造为金帆音乐厅,南段则是某单位的宿舍。宿舍内光线昏暗,木质的楼梯和扶手上铺满了灰尘,楼道内靠前摆满了一人多高的蜂窝煤,在这里已看不出一个教会驻地的任何痕迹,楼内居民甚至从来都没听说过“救世军”三个字。

  ■ 毗邻

  教堂就是老北京平房

  ●徐淑珍,女,74岁,东城区东旺胡同1号院居民

  1950年,父亲去世后,我随母亲从方家胡同搬出,在细管胡同10号院一直住到我结婚。刚来时,4号那块的救世军教堂还在,几乎每天都有礼拜活动。教堂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北京平房,很可能也是租的。我们这条胡同中的孩子没事的时候,总爱到教堂里面听牧师讲经,虽然听不懂,但圣歌很好听,我们来这儿也就跟玩似的。教堂西边院内几间房子是牧师的宿舍和厨房,里面住着一位姓沈的女牧师,当时大约50多岁的样子。我跟她没有面对面接触过,只是经常见她穿着黑色的袍子进进出出,话不多,很安静,但看起来也很亲切。好像没几年这座教堂就关了,原来的教堂空了很长时间,院子里面的房子却很快就搬进了新住户,那位沈牧师不知道去了哪里,反正打那以后再也没有见过。


推荐阅读

京城时尚范儿的“文艺”旅行地图

 无论多花哨的夜生活,其实都是在想方设法利用好夜的那种黑。那是种每天都不太一样的黑色,任何人都调不出来,也把握不住。同一个地方白天去,很可能满眼都是人,但夜里去...[详细]

老北京胡同的四合院

老北京胡同中主要建筑,几乎全部是四合院。这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对称形式围在一起构成的封闭式建筑。根据其中居民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它有繁简大小...[详细]

京城胡同游线路一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   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胡同游(追循老北京的脚步...[详细]

北京胡同游全攻略

北京胡同游带着您领略老北京的胡同文化。说起北京胡同游那就免不了要提到北京的四合院,老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正是这一间间错落有致...[详细]

北京胡同游攻略:什刹海和大栅栏地区胡同大全...

什刹海地区 什刹海是由西海、后海、前海组成的狭长区域,以银锭桥为核心。周边风光秀丽,保留了老北京特有的传统风景和民俗文化,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被誉为“北方的...[详细]

北京十大免费景点推荐

北京十大免费景点推荐:天安门广场 毛主席纪念堂 前门大街 王府井 后海 三里屯 胡同 798 秀水街 潘家园[详细]

逝去的时光 失去的胡同

历史的尘埃总是飘散的如此之快,时光在胡同深处流动,千百年如同一瞬,当繁华和和动荡随风而逝,胡同深处,伴着日升月落的,除了房屋瓦舍,就是那些琐碎的老城印象,那些琐碎的印...[详细]

胡同旧梦渐行渐远

胡同于北京,是细致的肌理,是这座城市的底色。胡同里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风景,有的只是灰墙黛瓦大槐树,有的只是树下光着膀子摇着大蒲扇的北京大爷——当越来越多的高楼...[详细]

北京十大胡同: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东起地安门大街,西邻什刹海前海,全长近300米,被列为2007年重点建设的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 ...[详细]

水井是胡同之源

北京胡同多。为什么把街巷叫做胡同?著名语言学教授张清常经过长年考据,认为胡同二字乃蒙古语借词,是蒙语水井的意思。也有学者认为,胡同是居民聚落,或是火弄、弄通。 ...[详细]

老胡同可申请商标注册保护

老北京知名的街区、景点等公共历史文化资源,工商将引导区县对其主动申请商标注册保护。   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些有价值的品牌和地名,却常常会被人...[详细]

胡同里的小哥俩

话说宣武区永安路靠近东口路北,有一条L形的断头小巷,曾叫迟家胡同。如今,这条小巷早已并入永安路,成为永安路大街的一部分。小巷不长,也就二三个院落,住着几户人家。 ...[详细]

保密局北平站的潜伏故事

电视剧《潜伏》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描写了代号“峨眉峰”、“深海”的余则成,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天津站的故事。其实,比起剧中的情节,真实的潜伏故事更加扣人心弦、更...[详细]

校尉胡同的传奇往事

校尉胡同及其周边的金鱼胡同、煤渣胡同早在明朝就已成巷,在明代的老地图上,校尉胡同称校尉营,煤渣胡同叫煤炸胡同。而帅府园胡同更早,据说唐代名将罗艺的府第就曾建在...[详细]

胡同西口儿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儿,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儿的头一件——柴,就得靠这个生火,取暖做饭都少不了。早年间北京城里人们早晨起来纷纷捅炉子、劈柴、撮煤,笼火烧水...[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