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解析京西古道的“来龙去脉”

2010年07月09日

解析京西古道的“来龙去脉”[墙根网]

                              图1

解析京西古道的“来龙去脉”[墙根网]

                         图2

 

根据子史料记载,京西古道分为:古商道、古香道、古军道。

古商道(图2中右起两条支路):

    出了阜成门一直向西,就到了模式口。模式口以前叫磨石口,因为出产上好的磨刀石而得名。1922年,磨石口村成为老北平市郊第一个通电的村庄,于是第二年改村名为模式口。模式口一带还是饲养骆驼最多的地方。老舍笔下的祥子正是因为被当兵的抓差到了磨石口,然后偷了三匹骆驼逃命才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出模式口,古道西行,从三家店跨永定河后而至琉璃渠。

    三家店成村于辽代以前,因始有三家客店而得名。这里是路出西山后最初的平原地带,因此它成了一个煤运集散地。所以明清时期三家店是京西古道上最为热闹繁盛的村落之一,街市上五行八作,大小买卖、商铺二百多家,其中仅煤厂就有二、三十家。

    这里曾经是一所会馆。当年出外经商的山西商人远赴京城时每每路经这个繁闹之地,于是明朝年间他们便集资修建了这所山西会馆。

    自西北蜿蜒而来的永定河水在三家店的村西口流淌千年,当年这里是京西古道上最大的一个古渡口。早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因为运煤的需要,河上架起了木板桥,直到1921年,北洋政府拨款30万大洋,横跨永定河修筑了这座由法国人设计的北京地区最早的洋灰桥。

    跨过永定河便到了西山脚下的琉璃之乡。琉璃渠村明清时称琉璃局。明朝初年,扩建京城、筑造宫殿所用的大量琉璃砖瓦,有一半产自琉璃局。清朝乾隆年间,北京城内的琉璃厂撤消合并到了琉璃局,这让琉璃砖窑的炉火一直旺盛到了今天。

    古道穿琉璃渠而出之后一路西去,它翻山越岭地串起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村落,直到京西古道上的重要关口王平口。这段从模式口到王平口32华里的古道被称做西山大路的北道。站在王平口关城之上,远眺峰峦深处,隐没于荆棘丛林中的千古驿道密如织网般地尽现眼前。

   早年间,每到秋季,京城内外的有钱人家就开始忙着买牛套车,前往西山窑头采买煤炭。

   一般地,从“煤门”阜成门出城,径直西去,便踏上了进入西山的大路。一路从模式口往西北方向经三家店、琉璃渠到王平口的古道,是西山大路的北道。另外一路从模式口向西,经麻峪跨永定河过峰口庵到王平口的古道,这是西山大路的中道。相传五代时期,有一个叫刘仁恭的军阀在这里占山为王当了土皇上,他自行设置了玉河县并劈山开道修了这条路,所以后人也将西山大路中道称为玉河古道。

    在这条古道的中段,有一个叫圈门的地方,以圈门为起头儿向西到峰口庵是一条13华里长的沟谷,于是当地人就称这里为门头沟,今天北京门头沟区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圈门这个地方是因为这座带券洞的过街楼而得名,这个过街楼就是门头沟之门,形成于此地的村落叫做门头口。圈门可以说是京西煤业的发祥地。以前老北京有句俗话:家有一口粥,不上门头沟,就是对到圈门一带走窑而言。

    在圈门过街楼的北侧,有一座古老的窑神庙。相传腊月十八是窑神爷的生日,所以过去每到腊月十七这天,都要由各煤窑的窑主摊钱,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清代管理京西煤业事宜的机构就设在此庙。1949年以后,这里还一度成为北京市京西矿区政府驻地。

    古道穿券门洞而过,然后顺着被称作门头沟的沟谷前行,就到了京西第一要隘峰口庵。登上峰口庵关城眺望群峰,只见青山揽翠,沟壑藏金。在距离关城西南不足二百米的山岗处,凹陷着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蹄窝一百多个,这段13米长的小路是京西古道上蹄窝最为密集的地方。在古代,京西产煤的窑地因排水、提升等条件的限制,煤窑大多分布在峰口庵以西的山区,这就使得京西这条中路古道在夏秋之季几乎是全天候运行,作为必经之地的峰口庵更是车马云集,畜蹄日月不息地蹬踩踢踏,历经七八百年形成如此奇观。

历史上,从今天石景山区的庞村也有一条进入西山的大路,这就是西山大路南道,这条南道中途与中道会合后直奔王平口。这样,北、中、南三条古道在王平口聚合为一,然后继续延伸西去。

    古道经北、中、南三路而进入西山腹地。王平口会集了各条古道,可谓咽喉,因此号称“过山总路”。

    在王平口的东边,有一个小小的安家滩村。这里不仅出煤,还是京郊驰名的砂锅产地。今天,在这个已经荒弃了的村子里,还可以看到很多房子的屋顶都是用烧制砂锅剩下的焦渣铺成的。元末明初的北京有“砂锅做饭斗量柴”的说法,据说因为这个传闻,当年的朱元璋便以为元大都太穷,于是他把这座前朝的都城封给了四皇子朱棣。其实朱元璋有所不知,砂锅是用沙子黏土烧制的锅,煮饭很香;“斗量柴”的柴则指的是煤。

    出了王平口,曲折四十多里山路,就到了斋堂。早在唐代贞观年间,这里的山上建有寺庙,寺庙的僧人在庙里施粥以行善,故名斋堂。

    从斋堂开始,古道由西行折向西北,途径川底下村。川底下是北京郊区最好地保有了清代村容风貌的村落,今天这里几乎家家开客店、户户飘酒旗,一如旧时的古道驿站,令人仿若身处昨日。

古道从川底下北侧上山,过天津关,出罢山口进河北的怀来盆地然后竟自远去。向西北,可经宣化、张家口去内蒙古;向西,可过蔚县进山西。由此,京西古道东连帝京,西通塞外,成为过去京西的重要出塞道路。

京西古道—烽火边关

   北京北部和西部连绵多山,通常居庸关关沟以东、直达渤海之滨的山脉被称为燕山山脉,其中,北京地区的部分又称作军都山。关沟以西,南抵拒马河畔的太行山地,称为北京西山。

   苍莽西山自古为北京的西部边陲,历代王朝多在此设关筑边,以防御西来之敌。

   西山南北连绵二百多里,东西纵深百余里,在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心目中,它都是千山拱护的神京右臂。但是,作为帝京天然屏障的西山,却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西山山脉高不过一两千米,而且山间峡谷隘口众多,所以各个朝代均在此修筑长城。但西山的长城,并非完全相连,而是在关隘之处断续修筑的长城,险峻之地,自可借山体作为屏障。这样,京西的关口就成了防御的重中之重。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成为燕国的西部边界起,西山就开始在道路的难守易攻之地设置关口。大道为关,小道为口,仅元明清三朝在西山就设关口22个,这些关口平时为内外通衢,战时则是军事要塞。每个关口都建有关城,正中的券门通行货物、车马和行人,两侧的小圈洞用来存放兵器。

    明朝,强敌在北方,居庸关八达岭一线长城为外长城,设重军把守,而京西地区属内长城边关,列兵布防而已。天子们本想凭长城之险御敌于国门之外,却不料1449年和1550年内长城防线两次被攻破,其中第一次,御驾亲征的明英宗甚至做了蒙古军的阶下囚,史称“土木之变”。从此明王不敢懈怠,开始大力加强西山防御。

    天津关在明代被称为“紧要”外口,它位于进京古道和内长城的结合部位,是西山防御西北来犯之敌的第一道边关。明军首先在这里置关设险,再于天津关西北处的制高点黄草梁上加筑烽火台。

    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黄草梁上有七座烽火台,至今保存完好。烽火台之间有城墙连缀,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像这样的烽火台当时在内长城沿线建有近1500座。

    不仅如此,天津关东面的沿河城地区更是咽喉之地。沿河城扼两道山口一条水口,西山中地形之险山谷之雄莫过于此地。除了敌楼,明廷还在这里修筑城堡,并设守御千户所驻防,驻军最多时达两千多人。而在沿河城南面的斋堂再建城堡一座,相对于沿河主城而称之为斋堂辅城。斋堂辅城与沿河主城形成了犄角之势,便于战时的相互增援。

    *由于资料中并没有具体说出京西古道究竟哪条支路是曾经的军道,所以在这里恳请高人指点,如果您了解京西古军道的相关信息,请给我们留言。

京西古道—庙会香道

    在北京西山,群峰之中,寺庙众多。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庙,以及颇负盛名的妙峰山,自古是京西一带祭祀社神的圣地,也因此形成和遗存了记载着宗教与民俗活动信息的进香古道。

    古刹戒台寺,始建于隋代,素有“神州第一坛”之称。明清时期开始,每到四月花开时节,天下游僧、四方香客便来此朝佛进香。而京城的百姓也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前来耍戒坛、赶庙会,游春踏青。一时间,“古道青山杨柳暗,马蹄单绕寺门烟”。

    一般地,到潭柘寺和戒台寺进香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卢沟桥起,经长辛店西行上山,穿石佛村而至石牌坊先到戒台寺。然后翻越西峰岭,走过几个村庄。香客行程几十里,便终于到了这座“京都第一刹”。

在这条已被108国道覆盖的山路中,尚还较好地保存着从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间长约两公里的古道。这段古道平缓,易于行走。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台寺进香时,就是走的这条古道,当地人称之为御道。

    这条古道上的一个驻足之处是路边山崖上的摩崖造像。可以想见,当年赶往戒台寺烧香的善男信女们走到这里,已是未到寺庙先拜佛。这里曾有一处永庆庵,而“石佛村”一名便是因了这十八尊雕刻于明代的石佛得来的。

    另一条进香道实际上就是西山大路的南道,它越过西峰岭后与卢潭古道会合直达潭柘寺。

    据《宛蜀杂记》记载,戒台寺庙会期间,“天下游僧毕会,商贾辐辏,其旁有地名秋坡,倾国妓女竟往逐焉,俗云赶秋坡”。明代,赶秋坡的妓女们在古道途径的岢萝坨村集资修砌了一座汉白玉单孔石拱桥,这座被后人称为娼妓桥的石桥见证了古道曾经的繁闹。

    鲜花盛开的季节,西山中另一处回荡着欢声笑语的地方是妙峰山。到妙峰山娘娘庙的进香古道多达六条,可见其香火之旺。古香道上的标志性建筑是茶棚。当时,殷实人家出钱,沿路支棚结彩,烧粥煮茶招待进香者。古香道上每隔数里便建有一茶棚。琉璃渠村的万缘同善茶棚是其中最大也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朝山膜拜的人经过这里,首先要烧香参拜,然后才能在天棚下面打坐休息。

    古香道上,山间铃响香客来,络绎前行的人们一路朝顶进香;山路两旁,摊棚林立;人来车往,热闹非常。而如今的花开四月,妙峰山上,今人有幸也可以置身于这样的一幅景象之中了。
 

推荐阅读

京西古道通往历史深处:蹄窝深深道艰辛 王平古道多...

前些日子,京西古道马蹄窝被六辆越野车碾压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京西古道是中国十大古道之一,也是京郊保存最完好的文物级古道。它诠释了门头沟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详细]

京西古道千年“蹄窝”遭越野车碾压 目前道路已封...

近日有报道称,位于京西古道峰口庵附近的“蹄窝”遗迹,被6辆越野车碾压,碾压者还拍摄了“京西古道穿越”的视频,在网上传播。3月25日,记者赴峰口庵“蹄窝”探访,发现“蹄...[详细]

京西古道闹花灯 太平鼓里说太平

赏灯、猜灯谜、看花会展演,正月十五的夜晚,市民在京西体验民俗“闹”元宵。北京青年报社与门头沟区合作,携手门头沟“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打造京西古道灯会,首次...[详细]

探寻北京周边8大沧桑古道

北京作为数百年的古都,古道自然不可少,曾经这些古道是京城联通外部的重要交通要塞,今天成为人们追寻历史的建增,本文将给大家介绍 京西古道,芦潭古道,仓米古道,妙峰古道,...[详细]

京郊最著名的7条绝美古道,走下来的都被美景征服了!...

国庆总是大小景点人挤人,想走一条不一样的旅行路线,那就去走京郊最著名的6条绝美古道吧!这是一条幽秘的古道,千百年来淹没于深山之中,鲜有人涉足;这是一条绝美的古道,风...[详细]

京西古道模式口将建民俗博物馆群

修旧如旧的青砖灰瓦民居,随处可见的民俗景观……位于石景山区的模式口大街中段改造工程现已完工,这条曾经濒临衰败的“京西古道”重新焕发了生机。记者从石景山区政...[详细]

门头沟京西古道今首办山地健步走 或成旅游新热点...

今天上午,第7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京西古道站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首站开走,来自国内外的3500余名徒步爱好者重走京西古道,穿越千年文化之旅。...[详细]

北京门头沟今年启动47公里京西古道工程...

门头沟区将加大古村落保护修复、开发利用力度,挖掘地区文化文物资源,联动海淀、石景山、房山,推广“大西山”文物文化旅游线路,打造首都西部西山文化带。这是记者从今...[详细]

探秘京西古道——岢萝坨之路

放眼望去,山下隐约处高耸屹立的现代化住宅楼,远处错综交杂的高压电线与庞然突兀的高压线塔竟也成了这古道之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详细]

网友游记:京西古道玉河大道“历险记”...

京西古道作为一种文化,愈显珍奇,京西古道是京西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作为一个徒步爱好者,从没想过去做一次户外登山运动的我,突然在这个端午前,决定去“冒”...[详细]

北京最热门的5条朝香古迹徒步线路

在北京众多郊县区域有着大量集历史,人文,自然为一体的户外徒步线路,可供大家在周末赏玩。在这里小编汇集五条人文俱佳,难度适中,风景独特,交通便利的经典徒步线路,大家可...[详细]

北京昔日林彪秘密基地变身酒吧 悬挂毛主席像...

在北京西郊门头沟的京西古道景区,深藏山内的一座军事工事,是当年林彪反革命集团图谋政变的秘密司令部。1971年,林彪在出逃蒙古机毁人亡温都尔汗前,曾短暂使用过这个秘...[详细]

门头沟皇家古刹徒步路线 穿越京西千年古道...

 徒步浅山古道,品味古韵文化。6月7日,中坤杯第五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第二赛站潭柘寺站启动。继“最美亲子线路”——永定河赛站之后,潭柘寺站为广大徒步爱好者设...[详细]

京西古道风景犹画 门头沟国家步道红叶渐开...

 继第四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之后,门头沟国家步道备受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推崇。时至金秋,京西古道风景犹画,满 山红叶渐开, 10月13日,由门头沟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详细]

金秋京郊游 触摸京城的千年古风遗韵...

约会初秋,赶走夏季的闷热,让心情放飞!令自己拥有一份悠然自得的美丽心情......趁着秋天已经到来,到户外活动活动身子骨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条经典户外徒步穿越...[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