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案之西单人肉包子铺案-- 西单人肉包子铺案(二) --
百度一下
“是他逢大哥啊,老李没去你那吗?他过去有一会了”老李的媳妇儿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的装束,虽然是夏天但身上的衣服仍旧不少。
“那什么,老李让我过来叫你,今天晚上他就开始弹,让我过来跟你说一下收拾好东西到我家去,在院子里干活,他现在正称分量呢”
“他大哥你等会,我这就弄好”说着老李媳妇儿开始收拾东西,其实东西也没什么,无非一张弓子几个块布头和铺盖卷之类的行李,三下五除二就弄利索了。老逢帮着一块往自己家开始搬。
“当家的你在哪呢?”老李媳妇进院子就开始喊。
老逢一皱眉“稍微小点声,老李跟厨房吃包子呢”。
老李媳妇应了一声径直顺着老逢指的方向推门进了厨房,“当家的?你咋躺人家铺上了?赶紧下来!当家的?当家的!”。
鲜血顺着案板往下流淌了一地,殷红殷红的。还没等老李媳妇喊出来,老逢早就拿起来放在门后的大擀棍朝着她的头轮了下去…
很快的,两具尸体整齐的摆放在了肉案上,汲取了上次剔肉的经验老逢这次没有将所有的肉都剔干净,而是将尸体砍成了几个大块.放到了一个大盆里,用酱油和咸盐擦了几下以防腐烂之后都放进了大冰柜中.内脏照旧是被炼化成大油.随着老逢手艺的增长,炼制的大油分批分量逐渐加入到每次的馅料之中,老逢发现这大油凝固之后有些淡淡的黄色,表面还会散发出一些甜腻的味道,在肉馅中适量添加能让滋味儿能成倍的增长。
次日,凌晨四点。老逢又开始包起了他的“香肉”包子。
这些肉够用一阵子了,老逢这些天一直在研究改良肉馅的打制方法。除了以往用的佐料之外还增加了桂皮粉、花椒水,新方法打出来的肉馅鲜红发亮带着一点肉桨透着那么诱人,老逢起的更早了每天包子一屉又一屉的蒸直到用完一大盆的肉馅,然后早早的休息。等第二天凌晨再从冰柜里选出“香肉”来继续打制肉馅。
眼看着生意越来越火,一连八天每天人们都排着大队在这购买老逢的包子。看着日渐丰满的钱匣老逢笑了,这个配方得来可真不容易,为了守住这份利润他又开始踅摸起周围的人来。现在他看人的眼神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的,以前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丑是俊心里面总会有个品评,而现在肥了柴了病了才是他主要去看的。
就在他琢磨这些的时候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斯斯文文的人来到了包子铺前面。
“师傅,听说您这包子不错,您给我来十个”。金丝边眼镜说着递过去一个饭盆。
“哎,您等下,我给您捡,一个、俩、仨、四个…”老逢数了十个包子递给了金丝边眼镜,金丝边眼镜给完钱转身就走。老逢也没在意,这样的人太多了,谁知道他是干吗的?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呢?田守本大夫是岗瓦市附近一家小医院耳鼻喉科室的一名科室主任,行医二十多年,治愈过很多患者。今天院里没什么事,四点就下班了。他就推着自行车回家半道上忽然想起门诊的李大夫说西单有个包子铺包出来的包子好吃,现时下已经入了夏,天挺热的回家老伴还得作饭,索性自己去买几个包子就别麻烦老伴了。想到这就来到了老逢的包子铺。
车还没接近包子铺田大夫就闻到了一丝奇怪的味道,这股子味道略微有些发甜还稍微带着点腻味,说不出的感觉有点恶心。近了一看也没发现什么,当时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就没在意草草买了几个包子赶紧回到了家。
三转两转到了院门,田大夫住家是老式的四合院,院子里赵奶奶和何先生与自己一共三家人住这小院,由于天热,田大奶奶早早的就在院子门口摆上了一个四角小桌儿,上面柒着壶茶早早为田大夫晾好了。
“回来拉,今儿可早”田大奶奶笑着接过包子。
“院里今天没事,门诊也不用我,对了,今天吃包子天热你就别辛苦了,一会承出两碗绿豆汤切点咸菜咱们早点吃”田大奶奶应了一声笑着忙去了。
不大会功夫几样东西都摆在了院门口,以前的北京一到夏天人们不喜欢呆在屋里而是在院子里或门口啊支张桌或者吃饭或者喝茶,田大夫坐好之后拿起一个包子用手一撕露出包子馅,他想先瞧瞧馅大不大,包子里面的肉馅可真不少,一个肉丸上挂着层淡黄色的油膜。这肥油怎么是黄的?坏了?田大夫小咬了一口,瞬间鼻子和口腔上下一咂摸,有股子特殊的香味,不像是猪肉,肉显得有点甜腻筋膜也软,味道到是没的说鲜嫩可口,只是这股子甜腻味留在了嘴里好象有点去不掉的意思。
“这什么肉呢?”一个念头忽然在他脑海中闪现了一下。
“怎么跟死人身上的味儿似的”
田大夫为什么会这么想是有缘故的,八十年代的小医院有些类似像现在的社区医院一样但没现在这么大,一般这种医院超不过三层,整个一个大院子一栋楼房带一个地下室,医院难免会死人,地下室大都会被改造成太平间来用,里面温度比外面要低具备一定的保存尸体能力,但时间长了肯定不行,太平间的出口一般都是一个大坡道,没有大门,方向朝南,还必须得在西门东边,这不能说是规定但执行起来都是这么改造。
八十年代的北京很多的老尖们都还比较注重丧葬白事,尤其家有俩老人先走的那个,剩下的大都按照老样的丧议来操办,虽然老尖们响应的是国家号召要火葬,但火葬前的“白事”是绝对不能含糊的,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本家去世之后尸体先送到最近的小医院里停起来,之后家里搭棚,请师傅、准备照片、召集亲属,快的话两天,慢的话有四、五天。小医院的条件毕竟有限临时停两天还可以时间一长尸体难免会有点“窜味儿”。田大夫很了解这点每次从东门下班的时候都会若隐若现的闻到一丝空气的里甜腻儿,那是尸体腐烂前的一种特殊味道,味道很轻一般人很难察觉,但从这走的多了难免会有印象,这次买的包子就带着那么点死亡的味道。
墙根网小说频道刊登的所有小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严禁下载和传播,如需要请到书店购买正版图书,所有以商业为目的的转载请先取得作者同意,谢谢。 墙根网小说频道主要刊登以北京生活、历史为题材的长中短小说,欢迎广大写作爱好者在本站刊登,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对小说内容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