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老北京买菜进“鬼市”

2012年02月22日

老北京买菜进“鬼市”[墙根网]
上世纪80年代,北京街头购销大白菜的场面。

老北京买菜进“鬼市”[墙根网]
1958年,京郊生产队把出产的大白菜运往城里。
  

  提起过去北京人购买冬贮大白菜的热闹场面,许多年轻人可能是没有记忆的。有人做过有趣的比喻:看见去年年底北京人买车了吗?整夜在验车场排队,那场面就跟过去买大白菜差不多。如今买冬贮大白菜的人确实少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现在市场繁荣,菜品丰富,即使在天寒地冻的日子,人们对蔬菜的选择也大有余地。

  过去,老北京人所称的“鬼市”,一般指破烂旧货买卖,五更掌灯天亮即散。其实京城菜市,从清初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也俗称“鬼市”。郊区菜农半夜进城卖菜,城里的私人菜行两三点钟就开门迎客,天一亮鲜菜就送进了大户人家的宅院。

  蔬菜成了“国家二类物资”

  1955年,北京蔬菜旺季造成大量积压腐烂。1956年8月,雨涝成灾,蔬菜减产,市场无菜,菜价猛涨。于是1957年,按照粮油统购统销的做法,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把蔬菜列为国家二类物资,由统购包销转为统购统销,同时取缔自由市场,不准机关、企业、院校等单位以及菜贩直接去农村收购蔬菜;中央指示,大城市蔬菜“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划片包干,保证自给,必要时争取外地支援”。

  1958年,北京开始凭“居民购物证”登记供应蔬菜,三天供一次,每人供菜1斤,但做起来很难讨好。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和1961年上级号召“低标准,瓜菜代”,可是,瓜菜哪里够代的?曾经按居民正式户口和机关食堂入伙人数,每人每天供应半斤菜。供应不足,还要以“黄豆嘴”(发芽的黄豆)补齐,或以黄豆代替:2斤黄豆折合5斤黄豆嘴。那年头,黄豆是营养品,成了医院为浮肿病人开的“浮肿药”、特殊指标供应的补助食品。

  1960年,北京纺织局一名普通干部因为对人民公社大食堂提出自己的看法,被打成右倾,下放到北小营参加劳动,户口也得迁过去。过了5个月,调回机关,两口子都成了单位集体户口,没有购菜本。1961年要过春节了,去西单菜市场买菜,可是人家不卖给他,说是不供应没有购菜本的住户。无奈的他在日记里记下了:“我只好克服没有蔬菜吃的困难,欢度这个春节。”过完节,还得专程去北小营取自己的蔬菜供应指标。

  上世纪70年代,“冬贮大白菜”的运输、销售好似打一场“人民战争”。专门成立会战指挥部,各级领导齐动员,上上下下都参加,各行各业来支援,除西单菜市场等大型商场,一般商店都在门前搭起棚来卖菜,一时间满街都是大白菜。很多人还主动当义工去帮忙。

  文艺工作者沈蓉曾回忆,有一天一位陌生人来楼里看房子。对门的“叶师傅”是大大有名的叶子龙,他认得来看房的人是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吴德的秘书,估计可能是他要搬来。可是,后来搬来的不是吴德的秘书,而是一对老年夫妇。真是令人奇怪,老夫妇是何许人也?居然由市领导的秘书来看房子。这家人住了不久,老爷子就到附近的副食店去打义工,开始时还不拿钱,只是尽义务,到后来才拿点“补差”。

  最后还是神通广大的“叶师傅”解开了谜团,他说:那老两口是现任毛泽东的秘书张玉凤的双亲,老爷子原来在铁路上工作,劳动惯了待不住,就到副食店去帮忙搬运蔬菜。

  忙好几天每人挣19元

  大白菜,一季生产,半年食用,曾经是北京乃至广大北方地区冬春两季的当家菜,同时也是许多集体农民换得现钞的大宗收成。大白菜上市,数量大、时间短、气温多变,必须快购快销,让农民少受损失;快销快存,让千家万户吃得放心。

  1982年,北京的副食店10月底就传达:大白菜全市9亿斤,西城区约1.3亿斤,居民6300万斤、机关2200万斤、市销900万斤、贮存600万斤……居民比去年多300万斤,一级菜每人20斤……忙不过来时,家属和子女都可以来做临时工。

  全市大白菜供应从11月1日开始,每斤一级菜2分9厘、二级菜2分3厘、三级菜1分6厘、四级菜7厘……朝鲜族,定量外每户多供200斤至300斤。11月6日上菜高峰,11月8日市冬贮菜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通知气温要急剧降至零下4摄氏度、刮5至6级大风……立即紧急行动,快供快销。一直忙活到12日算是“冬贮大白菜”战役结束。

  那几天,月坛北街副食商店29名员工,为冬贮大白菜发放的夜餐费、停休费和加班费562.70元,平均每人19.40元;发放销售冬贮大白菜的奖金299.93元。最高14.20元,平均10.34元。


推荐阅读

老北京还在 子弟八角鼓票房重现京城...

2016年6月4日,“八角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的出现,始于清代,早年的“岔曲”属于清朝满洲人八旗的军旅音乐。相传乾隆年间八旗将士征讨西北,他们根据当地民间流行的高腔...[详细]

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

庙会,是中国的古老民俗活动,《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道:“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随着岁月的推移,庙会逐渐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日益显现...[详细]

老北京的“三转一响”您听说过吗?...

“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词,其中三转分别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指的的是收音机(话匣子)。当年如果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在...[详细]

首都博物馆“搭”北京老城 让孩子了解原汁原味老...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于这座城市的荣耀你了解几分?如何让习惯了熟视无睹的孩子们擦亮双眼,感受这座近在咫尺、饱经沧桑的城池的雄伟壮观?首都博物馆今日开幕的《读城—...[详细]

老北京为什么一去不返

儿子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在北京长大,可是我那么多地方都不认识,还没有我们班外地同学对北京熟悉!   他说的那些地方,包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东四、西四、沙滩、南...[详细]

蛋白印相老北京

12月20日,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馆中陈列的照片记录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从达盖尔银版(安布罗银版)到磁性记录材料,从玻璃底片到塑基底片,从蛋白照片(盐纸工艺)到明胶银...[详细]

从随迁户到老北京 北京人祖上来自四面八方...

现在一提老北京人,一般指往上数三代都定居在北京的人。您要是往上数四代,就会发现,前面说的那些老北京人,基本也是“随迁户”。历史上凡是作为首都的地方,都是汇聚各民...[详细]

给你一个南腔北调的老北京?--什刹海的京腔哪去了?...

曾几何时,什刹海的三轮车“胡同游”相当红火,甚至成了什刹海旅游的一张名片。“祥子”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子,侃得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心花怒放。   现如...[详细]

老北京的“坟圈子”

 清明时节是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在旧时京郊还有“坟圈子”,而今只有七八十岁的老北京人才有些记忆。早年间出了城门往郊外走,时常看到一些绿树环绕的坟地,俗称“坟圈...[详细]

你不了解的老北京

冬日,周末,和久未谋面的朋友相约去了后海。 其实本是要去看德胜门旁的箭楼,但绕楼而行之后,渐入小巷深处,峰回路转,竟是后海晶莹的水。 沿水前行,有寺名曰“...[详细]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详细]

古道热肠的“老北京”

上世纪40年代,有位先生在沙滩的北大读书。他在一家小饭铺就餐。有时没钱,就婉商赊账。老板是个古朴厚道的“老北京”,爽快应承。家里钱一到,他立马还账。如此日久天...[详细]

味道的老北京:另一个老北京,正在消失变成记忆...

那难以言传的味道也许再也不会有了   前门胡同正在拆迁。随着越来越多的胡同消失,北京小吃的栖息之地也越变得来越小了。   在吃的家族中,小吃应该算是最随意...[详细]

京人取暖话当年

旧时,北京冬季十分寒冷,一般人家都用煤炉取暖。虽煤炉的品种繁多,但尤以“不灰木白炉”最为普遍。“不灰木”实为一种矿物质,质似石棉,色白如雪,遇火不燃且传热性能极佳...[详细]

老北京婚俗:就这样悄悄逝去

“20年前,我是最年轻的婚俗专家,可现在,我也77岁了。”作为老北京婚俗最后的见证人——常人春摇了摇头,他知道,那个曾经辉煌的传统,已走到了尽头。   今年,北京内城婚...[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