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京韵遗风老北京的“吆喝”艺术

老北京的“吆喝”艺术

2012年03月05日

老北京的“吆喝”艺术[墙根网]

 

臧鸿

 

老北京的“吆喝”艺术[墙根网]

 

卖臭豆腐的

 

老北京的“吆喝”艺术[墙根网]

 

跑堂的

 

老北京的“吆喝”艺术[墙根网]

 

卖糖葫芦的

 

老北京的“吆喝”艺术[墙根网]

 

白纯

 

老北京的“吆喝”艺术[墙根网]

 

孟雅南

 

  从街头巷尾一路喊到舞台之上

  ■ 叫卖 非遗

  ●杨建业,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

  老北京叫卖早已脱离了以前在街头巷尾的实用功能,正在转化为一种舞台艺术。既然要保护、传承,演出就不能仅限于再现叫卖的词句、曲调和动作,整体还原叫卖的整体情景和社会风情更关键。

  情景剧形式的演出可能更为有效,这样才能让人更容易设身处地领会每段吆喝中的独特韵味,体验其中的幽默、和善、诚恳或者凄凉。

  我想完整的演出形式最好采取情景剧的方式……我的意见是,单纯的吆喝价值不是很大,它必须同时承担起传承老北京民俗风情的功能,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老北京和生活在老北京中的人,他们的感情和趣味,他们的秉性和气度。

  夜间叫卖唱给赌徒听

  ■ 叫卖 赌博

  ●白纯,叫卖艺人,北京京味儿叫卖艺术团艺术顾问

  小时候,我家住在兵马司胡同,见过很多叫卖特别执着的,典型的是卖粽子和糖葫芦的。

  有些商贩采用了卖货兼带抽签的办法。有好赌的顾客来了,两人就先讲好赌大还是赌小,赌小两根签,赌大四根签。商贩输了,东西白送;买家输了,买东西则要付双倍价钱。那些小贩们都很精明,而且对每条胡同中的顾客都很清楚,知道谁家有好赌的,常常就站在人家门前吆喝不停。

  还有晚上卖硬面饽饽和萝卜的,他们的主要顾客是那些熬夜打麻将的人,因此哪个宅门常常设有赌场,他们都一清二楚。一到时间,就冲着门喊个不停:“萝卜赛梨嘞,辣了换哎———”

  叫卖中的“说唱”和“歌唱”

  ■ 叫卖 音乐

  ●武良田,崇文音乐家协会会长,崇文文化馆副馆长

  老北京叫卖是活跃在老北京的小商贩们自发创造的一种口头广告形式,为了增加宣传效力,在长期的积累中,这些叫卖都被赋予了鲜明的韵律和曲调,因此,它也可以看作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

  这种“音乐”植根于特定的叫卖环境中。从音乐角度分析老北京叫卖,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说唱型。这种叫卖一般句式结构短小多样,韵律感不强,具有唱似说、说似唱的特点。如卖太阳糕的:“太阳糕嘞,小鸡儿的太阳糕啊!”

  另一种是歌唱型。这种叫卖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具有完整的句式结构,唱词有辙有韵,曲调有起有伏,具有叙事性强以及民间小调的一些特点。比如卖雪花儿酪的:“冰儿镇的凌嘞雪花儿的落,好喝凉的你尝尝口道。让你喝来你就喝,熟水白糖桂花儿多!”

  “叫卖笨拙,吆喝更优美”

  ■ 叫卖 吆喝

  ●武荣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京味民俗表演艺术家,“京味吆喝大王”

  我的意见是,吆喝与叫卖不同,或者说,吆喝绝不是单纯的叫卖。过去,宣武崇文一带很少深宅大院,居住的也多是下层市民,因此这一带的叫卖较为简单直接,用词和腔调也比较笨拙。

  东西城多的是三四进的深宅大院,所以,在这里叫卖,嗓子要打远,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增加叫卖的刻画度和描述性,再加上非常悠扬曲折的连音、顿音、滑音和尾音等,以此延长声音传布的时间。

  句子拉长了,自然就要讲究合辙押韵和音乐效果,再配合上各种响器,整个就是一曲曲非常悠远的交响乐,或者是一篇优美的微型小说。这种叫卖才是我理解的吆喝。
 

推荐阅读

叫卖大王已离世 京味吆喝绝不断

1932年生于北京一个贫困的旗人家里,祖上7代为棚匠。9岁当报童,解放前做过小买卖,解放后在铁路部门当架子工,后进入铁路文工团,说相声、演双簧,研究叫卖艺术。...[详细]

老北京的“吆喝”

吆喝,说穿了就是大声叫卖,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市井文化。据说,老北京的吆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不过,现在北京城里会吆喝的人已经不多了,臧鸿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吆...[详细]

老北京的“吆喝”艺术

 老北京的商贩在吆喝之前都会用手拢住耳朵,对于这一标志性动作的成因则众说纷纭。有说是为了拢音,有说是要示意别人吆喝即将开始,免得突然一嗓子吓着了孩子。  ...[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