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古都风情通惠河:川流不息的记忆

通惠河:川流不息的记忆

2012年03月07日

 水光灵秀雨儿巷,白石故居藏写意

  在玉河上有一座新修的汉白玉石桥,沟通了玉河的东西两岸。玉河东岸正对着石桥的是一条胡同。胡同口正在复建牌楼,仿佛要恢复旧时的模样。我走进胡同查看着胡同里住家门户上的门牌,才知道这条胡同是雨儿胡同,而正对着胡同,横跨在玉河上的石桥应该就是复建的雨儿桥。

  雨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玉河,南邻蓑衣胡同,北靠帽儿胡同。胡同虽然紧挨着热闹的南锣鼓巷,但是整条胡同中行人不多,十分安静。雨儿胡同西口,31号是一座大宅院,院子门口有一座精致的八字照壁,这在京城中已经是很少见的了。从雨儿胡同西口再往东去,11号、13号和15号,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在探访之前查阅过资料,据资料记载,11号、13号和15号原是一座宅院,它的建造者是内务府的一位大臣,他在建造这座宅院时,动用了建造皇宫的材料,不仅如此,他的这所宅院还超越了与他身份不符的建筑规制,结果被人弹劾丢了官职。此后这座宅院被分割出售,据说民国时期,北海公园董事长董叔平购得此院,时称董家大院。不过现在11号和15号早已被拆改得没有了模样,只有13号还保留有老北京四合院的如意门,从院门口的建筑推断这座宅院应该是清代中晚期的作品。

  13号院是3座宅院中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购买了13号宅院,作为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住所,由于齐白石住惯了在西城的旧居,他在此院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此地便想改为齐白石纪念馆。“文化大革命”期间,纪念馆的设想被撤消,改为北京画院。探访中,我有幸走进13号院。院子是一个完整的小四合院,各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北房带东西耳房,南房西接顺山倒座房。各房墀头处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各廊间的走马板处有书法篆刻砖雕,整座小院典雅精湛,仿佛中国画带给人的遐想。

  从雨儿胡同西口,继续沿玉河南行,就来到了地安门东大街。玉河东侧的一座簇新的庙宇吸引了我。走到庙宇近前,见庙门外立有一块石碑,碑座已经丢失,因此碑立在一个现代模样的石座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过我仔细观瞧石碑上的碑文,才知道这座庙宇就是大名鼎鼎的玉河庵。庙宇虽然是复建的,一派簇新的样子,不过位置还是原来的位置,没有改变。玉河庵建于清乾隆年间,因为在庙里修行的均为尼姑,被附近居民称为“姑子庙”。玉河庵坐西北朝东南,这样的朝向很少见,说明这座玉河庵当年一定是临河而建。上世纪50年代文物调查时,玉河庵还有山门一间,正殿、后殿和东西配殿。1985年再进行文物调查时,山门已拆除,仅留有正殿和后殿,配殿已改建。这次重修玉河,玉河庵才得到保护,并且在玉河故道还发现了玉河庵的石碑和碑首,而没有发现碑座,这就是为什么我先前看到的玉河庵的碑座是后配的。

  在玉河庵的南侧偏西有一处正在建设中的石桥,只见石桥桥洞非常高大,附近居民告诉我这就是挖掘出来的东不压桥遗址。石桥两侧露出的河岸,能够看到排列整齐的粗大而陈旧的石料,这段河岸就是玉河故道。

  伴水而生古街巷,随波逐流有沉浮

  从东不压桥遗址过地安门东大街,就来到了马路南侧,因为玉河复建工程,因此地安门东大街的南侧都被围挡了起来,只留下一个小门供人出入。我进到小门里,顺路向东拐去,见到的第一条胡同就是焕新胡同。焕新胡同南起北河胡同,西止东吉祥胡同,呈东西走向,曲曲折折,我想焕新胡同这样不规则的走向一定也是因为紧邻玉河的缘故。

  焕新胡同清代称火神庙,因此地曾有一座火神庙而得名,民国沿称。新中国成立后称火神庙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焕新胡同。焕新胡同里原来还有火神庙,我不由想起在万宁桥的北边也有一座火神庙,从焕新胡同到万宁桥没出几里地,怎么有这么多的火神庙?我拿出地图仔细察看,发现了端倪。在焕新胡同附近,就是火药局胡同,火药局地处皇城内东北角,因明代火药局设在此处而得名。火药局最怕失火,而火神的职责正是管理火灾、火情。在火药局旁边建座火神庙,请火神保佑平安,这就在常理之中了。

  现在焕新胡同中的大部分民房都已经拆除了,只留有少量没拆的房子。在焕新胡同的民居中,21号是最为显眼的。胡同里晒太阳的老人告诉我,这个21号可不一般,这里是李叔同(弘一大师)的故居。老人的话让我将信将疑。我回到家后赶紧遍查资料,才知道焕新胡同21号旧门牌是火神庙7号,宅子的确是属于李叔同的家族,不过21号并不是李叔同的故居,而是李叔同的侄子李麟玉先生的故居。李麟玉是中国著名化学家,留学法国。上世纪20年代初,李麟玉从法国学成归来,出任成立不久的中法大学校长。中法大学是民国时期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齐名的高等学府。李麟玉出任中法大学校长期间,在他的主持下,1925年,中法大学搬到了东皇城根的位置,如果去东皇城根,现在还可以看到中法大学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

  从焕新胡同往南就是北河胡同了。行走在北河胡同中,感觉胡同蜿蜒曲折如同河流一般,这在京城横平竖直的胡同里非常特殊。从北河胡同的名称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推测出这条胡同和河流有关。如果时间可以倒溯到元代,那时还没有北河胡同,北河胡同现在的位置是通惠河的河道。从南方不远千里而来的漕船从通惠河进入积水潭码头时,要过澄清闸。澄清闸分上中下三闸。澄清闸上闸就在万宁桥西边,中闸在北河胡同的西端向北折不远,而北河胡同的东端则是澄清闸下闸。北河胡同所在的河段是漕船的必经之地,又处于两闸之间,河内经常停泊大量漕船。

  在北河胡同的西端有桥名东板桥。由东板桥向东,沿河还有头道、二道、三道桥。东板桥原是一座木桥,横跨在玉河之上。从木桥往南的这条南北向的小街就是东板桥街,《北京胡同志》记载:“东板桥街,清代属皇城,称内府大街。宣统时称东板桥,1947年称东板桥大街,1949年称东板桥街。东板桥于1958年拆除。”从时间上推测,应该与玉河改为暗沟属同一时间段。玉河在那时已经消失,那么河上的桥留之也无用,自然就被拆除了。

  那时北河胡同所在的这段通惠河岸边垂柳依依,河坡绿草如茵,岸上人家傍河居住,风光秀美,好似江南水乡。明代通惠河改称玉河,河水越来越少,宣德七年(1432年)玉河又被圈入皇城,北河胡同一带的玉河美景不再,逐渐荒芜了。清朝宣统时北河胡同一带称北河沿,为皇城内御河的一段,成为排泄污水的水沟。由于多年失修,当时污水污物淤积其中,雨季河水常溢出河槽,臭气熏天。新中国成立后,北河胡同一带的玉河变为暗沟,地面铺设马路,就是现在的北河胡同。

  从北河胡同再向南有胡同名水簸箕胡同,这条胡同在北河沿大街西侧,呈南北走向。北起北河胡同,南止后局大院,西与织染局胡同相通。胡同因形状似簸箕又地处河边,就起了这么形象的一个名字。水簸箕胡同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称水簸箕。1949年后称水簸箕胡同。玉河之水从北河胡同和水簸箕胡同开始顺南北河沿大街向南流淌,再向东从东便门流出北京城汇入滚滚南下的大运河中。

来源:北京青年报
推荐阅读

通惠河:川流不息的记忆

 京杭大运河从江南到通州,一路滔滔运河水,开创了依靠水上泊来粮食解决京城粮赋问题。但是运往大都城的粮食只能运到通州,如此大规模的漕粮如何运进京城,成为元朝统治...[详细]

北河胡同与通惠河漕运

 我家住在北河胡同南侧的东板桥街,出来进去都要经过北河胡同,每每在这条胡同里行走,脑子里便会出现个问号:难道这条胡同曾经是一条河?看着胡同两旁的人家、店铺和来来...[详细]

通惠河传说三则

历史上的通惠河不仅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而且也是京城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而这个游览区域主要位于朝阳区。特别是每年夏天,这里绿树浓荫,河水清澈,空气清凉。游人...[详细]

通惠河传说三则

历史上的通惠河不仅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而且也是京城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而这个游览区域主要位于朝阳区。特别是每年夏天,这里绿树浓荫,河水清澈,空气清凉。游...[详细]

通惠河南岸的庆丰闸

北京城东便门到通州,东西走向20公里,元代人工开挖一条通惠河,河上建有五闸:大通闸、庆丰闸、高碑闸、花园闸、普济闸等。庆丰闸,又名二闸,它最著名。 ...[详细]

河灯祈福祭“中元”

昨天(14日)是缅怀故人的“中元节”。高碑店千余居民将亲手制作的河灯放漂到通惠河,借此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详细]

烈日炎炎 追忆属于北京人的消夏水域...

大运河的修建滋养了北京城,北京城里外因此闸口众多、海子涟涟。北京人的夏季纳凉之地不一而足:皇家去西山的禁苑园林,老百姓则借护城河的长堤柳荫挹风纳凉。   老...[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