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证人:雄关-- 喜峰口 沉睡水下的要塞(7) --
百度一下
而喜峰口,即由宋哲元第二十九军驻军。另外附近的马兰峪也由二十九军一并负责。
二十九军原属西北军。当年冯玉祥创建西北军时,因部队扩充过快,枪支弹药不足,就为部队士兵配发了大刀。
二十九军刚开始布防不久,国民党军万福麟部五十三军因为与关东军混成第十四旅团接战失利,溃逃而来,日寇快速部队衔尾而至。
日寇每一次进攻,都先调飞机、重炮轰炸,再令步兵、骑兵冲锋。3月10日夜,北风呼啸,雪花漫天。二十九军赵登禹将军亲率500人,轻装简从,只带大刀、手榴弹,乘着夜色出发。他们踏冰雪,走险路,由喜峰口左翼的潘家口向日军侧后迂回,由当地熟悉地形的老百姓带路,迅速地向日寇营地扑去。
午夜时分,正是万籁俱静的时候。500大刀兵悄然摸近日寇特种兵营地,发起了攻击。顷刻间,日寇营中爆炸声四起,许多日寇在睡梦中被手榴弹炸上了天。侥幸未死的日寇刚赤身裸体地从被窝里钻出来,就被大刀队一阵砍杀,又有大部日寇死于非命。
经过一夜的混战,二十九军参与奇袭的将士们炸毁日寇火炮、坦克,焚烧日寇粮草无数。包括此次奇袭在内,赵登禹率领将士在5天内歼灭日寇4000余人,己方团、营、连长折损共10余名,士兵伤亡100余人。
军民们得知二十九军大刀队夜袭日寇大营全胜而归,喜峰口巍然屹立,都欢欣鼓舞,纷纷组成慰劳团到喜峰口慰问二十九军将士。后来,著名音乐家麦新受此役鼓舞,创作了《大刀进行曲》,献给英勇的大刀队。
日寇见硬攻不成,又妄想策反平津两地反政府势力,以扰乱长城防线军心。但我堂堂中华,不肖子孙虽然有之,通晓民族大义者却更是数不胜数。日寇曾妄想策反段祺瑞、吴佩孚、孙传芳,但他们虽不愿与蒋介石合作,不愿与共产党合作,却更不肯和日本人合作,不愿做背弃祖宗的汉奸。最后,日寇无计可施,以重贿策反了张敬尧。然而他们白费了力气,张敬尧不久即被蒋介石派特务暗杀了。
在中华民族后方与前线万众一心的抵抗下,第二十九军的将士们在喜峰口守关月余,才在日寇大部队进攻、己方伤亡过重的情况下于4月13日撤退。
第二十九军在喜峰口抗击日寇,连战连捷,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为之高涨。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女,正是在第二十九军重创日寇的鼓舞下,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冲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
喜峰口,堪称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永垂不朽的丰碑!
墙根网小说频道刊登的所有小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严禁下载和传播,如需要请到书店购买正版图书,所有以商业为目的的转载请先取得作者同意,谢谢。 墙根网小说频道主要刊登以北京生活、历史为题材的长中短小说,欢迎广大写作爱好者在本站刊登,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对小说内容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