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京韵遗风老北京俗事 热在三伏

老北京俗事 热在三伏

2012年03月19日

  妇女们的"金莲",自古以来便是性的象征,对其防守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乳房--几层里脚布,一层袜子,三层(里、面及中间的袼背)鞋帮,捂得严严实实,隆冬时其臭尚不可闻,盛夏时则能熏死.。有务实精神的老妇人,为了纳凉,既然敢将乳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凭千人瞧万人看,赤其那双不堪入目的金莲又有何不可?而且不会被官府加上"有伤风化"的罪名,于是朵朵"金莲"原形毕露,为夏日的京城又添一景。

男女老少露宿街头,是伏天中的一大夜景。屋子闷热得如同蒸笼,午夜时也进不去屋,街头尚有些凉风.铺张凉席即能入睡。放眼望去,横躺坚卧,四脚儿拉叉闭着眼张着嘴,倘无交响的鼾声,便绝像枕藉的死尸。

盛夏处于四合院中,亦有诸多乐趣。

瓜棚豆架,不是天棚而胜于天棚。清明、谷雨之间,随意点种些丝瓜或扁豆,数日破土而出,几经浇灌则蔓叶虬蟠,朵朵黄花与紫花错落映带,花谢后便现出柔嫩的果实--充满洁白■毛的丝瓜和扁豆。那景致颇有些近似农村,文人们有感于此,必歌之日"此地在城如在野,个人非佛亦非仙"。夜幕降临后,花阴凉儿中斑驳的日影被点点如水的月光所替代,凉风习习,于棚架下或坐或卧,不必摇扇,浑身亦觉凉爽。

择小院之隅,种几个碧绿的藿香或薄荷之类的芳草,不仅美化环境、清洁空气,而且可供药用。随手指几片薄荷叶,贴在太阳穴上,其清凉的香味沁人心脾,清热、砝暑、■汗、明目而又清醒头脑。而窗前盆栽的夜丁香,黄色的小花儿坠满枝杈,入夜芬芳馥郁,其味颇能驱蚊,夜卧自可安然无恙。

酽茶和绿豆汤,是百姓消夏最理想的传统饮料。百姓们最讲实际,从不追求茶具的精美,而一向注重茶叶的汤色和味道。日沏三遍(清晨、午后、傍晚)茶,是老北京人世代相传的习惯,那货真价实的"小叶茶"间透了之后,坐在小院花间阴凉处款款而饮,自然会联想起唐代卢全的《七碗茶》诗:"一碗喉咙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大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用砂锅熬熟的绿豆汤,放在阴凉处凉它几个小时,即会变得冰凉,此种天然保健饮料,具有清凉解热、明目败毒等功效,与热茶同工异曲。
 

推荐阅读

老北京俗事 扇子的学问

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而爱不释手的宠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详细]

老北京俗事 热在三伏

转眼暑伏了,谚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又道是。"未曾暑伏先暑伏。"说明初伏前必热。何时人伏?说是"夏至三庚便入伙",是从夏至起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初伏。 ...[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