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书香地铁”离北京有多远?

2012年06月27日

  报载:近日,位于武汉地铁2号线螃蟹甲站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完成调试。年内,二号线21座地铁站内,都将设一个自助图书馆,武汉地铁集团称,地铁2号线将成为世界上首条“书香地铁”。自助图书馆位于地铁站付费区以外,除了地铁乘客,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也能在此借书、还书。

  相信南橘北枳的人一定会相信地域文化的差异,就像北京人爱吃炸酱面,而武汉人爱吃热干面。地铁和读书都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在气质表露,在地铁里看书更显得城市有着脉脉的温情,可惜,北京地铁无法追赶武汉地铁的“书香理念”,也只能停留在城市的记忆中——虽然北京也曾经有无数人在地铁里看书、看报……

  曾经有几个很熟悉的场景可以帮助北京人(在北京生活的人)唤起一点关于地铁书香的记忆。以前,在地铁里判断一个人是北京的还是外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手里是否有书或报纸。拿书看报的是北京的,外地人通常坐地铁是不看书看报的;早上“晨报”,晚上“晚报”,曾经北京都市报竞争最火热的时候,看看地铁里人们手中的报纸就知道报业市场上谁是赢家了。北京老百姓左右了北京报纸的上中下的品味之分,地铁里的人群手中的报纸很清晰地区分着人们各种的社会阶层;“刘德华跳楼、成龙被黑社会刺杀”,无论是上下班高峰还是平时的闲暇,一度北京地铁里卖报人耸人听闻的吆喝声吸引着外地人、旅游者的好奇心,世俗文化的另一面被北京地铁上流动的卖报人牵引着,和北京的日益繁华一起搅动在地铁里。

  北京不是没有过书香地铁抑或书香胡同之类的,文化与地域相互标签原本就是北京的特色。打碎北京过往的书香之梦却不是文化的力量。

  武汉人发现地铁能够让人有机会流动,亦有机会接触书籍,“书香地铁”理念是建筑在城市的物质之上,与之相反,北京的“书香地铁”恰恰毁在了城市物质之上。北京地铁扩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城里工作城外居住的生活模式把低收入人群都挤到了地铁里,上下班时间段里,乘客转身都费劲的逼仄空间内,看书看报是件极其奢侈并令人讨厌的事情。对于那些中产以上阶层的人士,为了尊严而放弃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们,虽然自驾车能够带来自己的空间,却也牺牲了上下班读书的可能性。

  无法预料武汉的“书香地铁”能够持续多久,北京地铁一度曾经是北京人以及那些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引以为豪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说是“彼时的北京生活”、亦可说“彼时的北京地铁文化吸引力”,没人倡导什么书香理念,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地铁出行与读书并行的生活,但却在不经意间失去了“这部分生活”,没人能够给出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也没有人站出来对此事负责。

  曾经的拥有归于过去,当下的羡慕归于武汉,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属于北京地铁里的人们。从北京撤销地铁里的书报摊开始,人们麻木地习惯了地铁里拥挤和戴着耳塞看手机的生活状态。有人质疑过“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地铁里竟然没有人看书”,如果此人有兴趣在西直门地铁枢纽转车或者到国贸站转车,就会发现在北京地铁里看书是一件多么奢华的事情。

  湮没于地铁里的人海,北京地铁异化成怨气冲天的社会垃圾场,任何人都可能把负面情绪爆发出来,此时读书应该是最好的化解行为,却没有条件让人们有读书的可能。城市越大,地铁触角延伸的越远,就越丧失地铁读书的“机能”——大规模的底层人口拥挤到地下交通,原本“时间空间更充裕,更利于读书”的规律反而被潮水般的人群打破,人们在像“沙丁鱼罐头式”的车厢里是不可能有阅读的欲望。北京城市范围有多大,距离“书香地铁”就有多远······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