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古都风情清芷园 百年北京监狱史 炮局监狱曾是中国奥斯维辛

清芷园 百年北京监狱史 炮局监狱曾是中国奥斯维辛

2013年08月29日


监狱见证历史沉浮
清芷园 百年北京监狱史 炮局监狱曾是中国奥斯维辛[墙根网]
老北监中央事务楼。
解放之前的北平是国民党政权统治华北地区的大本营,所聚集的大批军警宪特人员在北平和平解放后被清查出来,对他们的集中关押、甄别、审判、改造是当务之急。光靠当时的北京市监狱是远远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于是在1950年2月,经政务院批准,新中国的第一个大型劳改农场--北京市地方国营清河农场(现在的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在距离北京150公里远的一块叫茶淀的荒原上诞生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十年动乱期间,监狱竟也难逃厄运。在“砸烂公检法”的口号煽动下,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造反派把持下,正常的监管秩序遭到破坏,干部受到无序的调整,这都使监狱管理工作一度出现了混乱。
马志冰教授介绍,当时,北京除保留北京市监狱、延庆监狱、少年犯管教所和清河农场外,其余九个劳改农场全部撤销或移交,3600多名劳改干部被调出、移交或下放农村插队,占原有干警总数的76%。
1968年8月,中央文革小组在少年犯管教所内成立“青少年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强行集中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叶剑英、贺龙、彭真、谭震林、薄一波、陆定一等人的子女61人进行变相监禁和政治迫害,时间长达三年多。
百年来,北京城的监狱一边承载着关押罪犯的本职,一边也在起起伏伏之中见证着社会的变迁,历史的风云。
耄耋“王八楼”灰飞烟灭 因狱而生地名沿用至今
城市的建设脚步越来越快,当初选址偏僻的京师模范监狱变成了地处市中心的老炮楼。国务院、司法部、市政府做出了北京市监狱搬迁的决定。虽然当时对此有过争论,但怎奈耄耋之年的“王八楼”始终没关押过什么“名人”,在南二环内又十分碍眼,也不安全,便难逃拆迁的命运。
从1993年9月10日开始,历时6天,北京市监狱的1391名罪犯被分别押遣到其他监狱服刑。带有西洋建筑风格的监狱大门门楼,那被俗称“王八楼”的监舍楼,80年来第一次寂静无声。不久,随着破拆机械车辆的轰鸣,这座见证着历史,记载着故事的老监狱烟飞灰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欧陆风格的住宅小区。
老北监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周围的地名,仍然折射出它曾经的历史印记。当年,由于监狱位置低洼,积水阻塞交通。监狱只得开始自己修路。北京也首次出现了因监狱而命名的道路。一条是自新路,1919年监狱自筹资金买民地,搞“拆迁”。迁民房2间、庙舍3间,迁移坟墓5座,修筑道路一公里,取名自新路。典狱长王元增还亲自撰写了一篇《自新路记》请石匠雕凿,镶嵌在路旁的一堵高墙上。如今高墙已不复存在,那块《自新路记》石牌据说已经被文物部门保管了起来。至今在自新路一带仍可见一些大槐树,就是当年罪犯所种,默默地在那守望了百年。
另一条是育新街。1954年,市公安局劳改工作处修建办公楼和宿舍楼,将监狱以北至里仁街的地段占用,阻断了自新路。于是,东移百米,另辟新路。为了体现监狱改造人、造就人、培育新人的政策,新路便取名育新街。如今育新街也已不复存在,被新建的菜市口大街所覆盖。
北京市监狱迁往大兴团河地区,1994年11月8日,原北京市收容所改建更名为北京市监狱。监狱至团河路的一条一公里农田土路,经拓宽改善,建成了优质柏油马路,因监狱所在而定名为沐新路。

推荐阅读

清芷园 百年北京监狱史 炮局监狱曾是中国奥斯维辛...

南二环开阳桥的西北角,一片砖红色的小区顶着三个大字--清芷园。经过十几年的风吹日晒,深红色的涂料有些褪色。作为一处高档社区,清芷园还是有些名气的。然而,住在边上...[详细]

百年北京监狱史 炮局监狱曾是中国奥斯维辛...

南二环开阳桥的西北角,一片砖红色的小区顶着三个大字--清芷园。经过十几年的风吹日晒,深红色的涂料有些褪色。作为一处高档社区,清芷园还是有些名气的。然而,住在边上...[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