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间玩具
拨浪鼓
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玩具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问世;至今仍被人们所喜爱。
|
北京人认为拨浪鼓是他们的宝贝,他们珍爱拨浪鼓就如同珍爱天坛。很多反映老北京市井民俗的书中都有关于拨浪鼓的描述。如《燕京风土录》,其中一篇《打小鼓》这样写道:打小鼓就是收旧货的。这种名称的由来,大约是因为他们出来做买卖的时候,手里拿着一面小鼓。打小鼓的一共分两种:一种是打硬鼓的;一种是打软鼓的。打硬鼓的本钱比较大,同各个古玩铺都有相当的往来,他们自己也开着小旧货铺。打软鼓的正与打硬鼓的相反,他们专到穷人的家里、小的胡同里去收买破旧无用的东西。
鬃人
|
用胶泥、秫秸、棉花、彩衣、猪鬃制作而成。鬃人身高约9厘米,都以皮影戏和京剧中的人物为角色,塑造出不同的形象。玩时把鬃人放置在一个铜盘中,轻轻敲击铜盘,鬃人会伴随着铜盘声有节奏地转动。鬃人的转动借助于底座粘有一圈长约二、三厘米的猪鬃,鬃毛具有弹性且排列角度的不同和敲击铜盘力量的大小,鬃人可以正转或反转。因它有趣的象一楚楚戏剧,故老北京人亲切的称它为“盘中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