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贴福字、春联的讲究

2012年03月01日

贴福字、春联的讲究[墙根网]

  每逢春节时张贴春联是老北京民间传统习俗。春联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得以盛行。他曾于除夕时下谕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在微服私访时亲自为没贴春联的民家书写春联,此举曾传为佳话。

  春联应怎么张贴,又有哪些讲究呢?首先要根据所张贴的场地、主人身份、爱好来选择联语,如街门屋门内因大小不同选用联语的字数应有异同,其房屋因用途不同,选联语内容亦不尽相同,如老年人的居室应选福寿禄喜之类的祝福联;年青人的家居可选图志、创业或夫妻恩爱相处的贺联;经商的店铺春联应选择创业或发财致富方面的吉庆对联。春联的张贴要得法。要按照传统张贴对联的“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的口诀,即对联的出句应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对句应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这是因为按古代读法直书是从右向左读的。

  另外,春联的上下联张贴的地儿不应太高或太低,一般应以门楣的高低为准。笔者看到如今一些民居酒楼茶肆商店张贴的春联,很多都不得法,应纠正为好。

  老北京过春节时除贴春联外,还要在四合院、居室内外张贴条幅。条幅类似于立春日贴的春帖,故亦称春条。春条多用大红纸剪裁成一尺长四五寸宽的长条儿,竖立着书写。在出门的对面墙上贴上“出门见喜”、“抬头见喜”等,在院子里贴上“满院生辉”、“万象更新”等,在居室中贴有“宜入新春”、“诸事遂心”等吉庆词语,这些春条呈现出家家户户的良好祝愿和辞旧迎新的愿望。

  旧京人过春节时要在庙市的“书春”摊上请人写福字拿回家,不许说买而要说“请”或“迎回”福字到家,以示迎福到家,因张贴的地方不同贴法亦有不同,在传统民俗中大门的门心、屋门、佛堂、院墙的福字都需正着贴,正贴可显示郑重端庄。而如今的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的传说则是以讹传讹的,其实如上所述福字的本意早已包含着有福运福气了。老北京过去福字倒着贴的多是指居家里的水缸、脏水桶、脏土(垃圾)箱子以及厕所的马桶里,常倒着贴个小福字,为避讳把家中的福气都倒掉,故巧妙地倒贴当把脏水脏土向外倒时寓意“福到了。”

  还有一种“春牌儿”,其比福字的红纸稍大些,多书写些“日进斗金”、“招财进宝”等四字吉祥词语,摆成菱形贴在商铺的柜台、钱柜或百姓家的床柜、粮仓等物件上面,以示吉庆迎祥。(刘长温)

推荐阅读

北京独有的民间艺术毛猴

“毛猴”是北京独有的靠四味中药材制作的手工艺品。蝉蜕、辛夷、白芨和木通组合,按人的肢体特征粘接成各种形态。2011年底,邱贻生凭一组“黄包车”主题的毛猴,获得了...[详细]

贴福字、春联的讲究

每逢春节时张贴春联是老北京民间传统习俗。春联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得以盛行。他曾于除夕时下谕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在微服私访时亲自为没...[详细]

马尾儿串豆腐

北京人一年四季喜欢吃豆腐。“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这是老北京人对豆腐的赞语。 [详细]

北京的“小脚老太太”

生活中,我是一个有些粗放的人,有一些想改却怎么也改不了的陋习,比如随地乱扔,但只要来到北京,我那些陋习就会自然而然地收敛,除有一些面对“皇城”的敬畏之外,害怕那一群...[详细]

清末旧京税事

旧京是大清国的帝都所在,因此与一般地方不同,当时有隶属于地方府县的和隶属于朝廷的两套税收机构,其分工可谓精细。当时但凡是税务,原则上都隶属于户部掌管。清朝...[详细]

儿时零食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读小学时,家住西皇城根附近的一条胡同里。胡同口老槐树下,二大爷摆了一个零食摊儿,摊儿上的零食是我儿时美食的主要记忆。 那个零食摊儿,就...[详细]

京人饮食嬗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的饮食习惯。细翻北京《统计志》,便可深谙这个理儿: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北京人的...[详细]

老地方 老记忆

 随着崇文门菜市场、北京游乐园等多个北京地标建筑的消失,最近“怀旧”成了很多北京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许多老北京来说,曾经的老地方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详细]

北京人的衣着走向

“文化大革命”前,北京居民穿戴的主色调是蓝加黑,男性流行“列宁服”和“中山装”。“文革”期间,不分男女老少,盛行“军绿”、“警蓝”。“远看一大片,近看灰、黑...[详细]

北京的滋味

在北京,哪怕喝白开水,我也能喝出别的什么滋味。谁叫我的许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与这座古老的城市联系在一起了呢?谁叫我这个外乡人,呆的久了,都快要被它的风俗与性...[详细]

旧京冬菜

现如今,咱北京的蔬菜市场上,可谓是不分季节,要啥有啥。可回想北京城的历史,这寒冬腊月里,还真曾经历过长时间一冬天一种菜的单调生活。 ...[详细]

寻找那些行将消逝的行当 放大市井生活细节...

京味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第一幕幕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门外陆续有卖青菜的、卖猪血的、卖驴肉的、卖豆腐的、剃头的、买破烂的和‘打鼓儿’的声音,还有买...[详细]

远去的炊烟

那时日子困苦,人们烧水、做饭都是用自家砌的大锅台。早晨、中午或傍晚,当袅袅炊烟在村子的上空萦绕、飘散,那个破旧的村庄便有了几分生气。 ...[详细]

老北京的团圆饭及守岁

老北京春节最热闹最吉庆的日子就是除夕这一天啦,年三十也叫岁除、年禧,“有钱没钱,回家吃饺子过年”,在这一天外出的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园,要赶回...[详细]

老北京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的民俗

旧京腊月里一次较隆重的祭祀活动就是于腊月二十三祭灶王,“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张桌,两边配上两碟糖。黑土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