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刹海到曹雪芹故居 京城地图上红楼寻梦
2011年09月06日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完的曹雪芹,红楼梦和曹雪芹几百年间是永不过时的话题。前一阵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又掀起了人们对红楼梦的热议。红楼梦和曹雪芹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红楼梦里的景物和曹雪芹又在北京留有几多痕迹,现在红学界对此争论不休,无法确定哪一处是真实的,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北京城去寻访红楼梦似梦非梦的痕迹…
什刹海的恭亲王府和罗王府被认为是荣宁两府的原型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讲述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兴衰荣辱,那么荣宁二府在北京是否有原型呢?很多红学家认为位于什刹海的恭亲王府和罗王府,就是荣宁二府的原型。
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西南角,有一条静谧悠长、绿树成阴的街巷——前海西街。在这条街巷之中,坐落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王府——恭亲王府。就地理位置而言,恭亲王府占据了京城绝佳位置。古人修建宅园很注重风水,传说北京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紫禁城中轴线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恭亲王府正处在后海和北海间连接线的龙脉上,因此风水极佳。据说当年道光皇帝本想将皇位传给六儿子奕,结果四儿子奕詝心计过人,取得了道光皇帝的信任,最终成为接班的人选。但是道光皇帝还是对奕宠爱有加,虽然不能将皇位传给奕,但还是封了个亲王的名号给他,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史书上对恭亲王府的描述亦是“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种描述与民间传说不谋而合。
在一个阳光温暖的早晨,我去前海西街的恭亲王府探访。恭亲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现在恭亲王府花园已经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恭亲王府府邸和花园设计富丽堂皇,斋室轩院曲折变幻,风景幽深秀丽,因此被很多红学家认为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不仅如此,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亲王府的评价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道出了恭亲王府起伏跌宕的沧桑历史。恭亲王府的前身,是乾隆朝权臣和珅的宅第,和绅在乾隆朝风光无限,而嘉庆帝即位后,他被抄家杀身。和珅宅院被没收,赐给庆亲王永璘为府邸,后又改为恭亲王府。这段历史与曹雪芹家族和《红楼梦》中描写的荣宁二府的兴衰似有相似。民国初年,恭亲王的孙子溥伟将恭亲王府抵押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赎回,后用作女校校舍。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机关宿舍、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在恭亲王府东侧有一条小胡同,胡同的名字不甚特别,叫毡子胡同,毡子胡同里有一处规模不大,但非常精致又很有特点的府邸——阿拉善王府,这是一座清代蒙古王府。这座王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主人的封号不同曾被称为罗王府、塔王府及达王府。有传说恭亲王府和罗王府是荣宁二府的原型,其依据是《红楼梦》中描写荣宁二府的位置,“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
我去恭亲王府和罗王府实地探访,根据地理位置,我看到恭亲王府正好在罗王府的西侧,处在“荣国府”的位置,而罗王府在恭亲王府东面,恰是“宁国府”的位置。若从两座王府曾经富丽堂皇的装饰和奢华的陈设,恭亲王府和罗王府还真可以算是疑似的荣宁二府。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我曾经走访过有关清史专家,据他们考证,罗王府大约建于道光、咸丰年间,与曹雪芹生活时代至少相差数十年,不太可能作为曹雪芹创作荣宁二府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