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团圆饭及守岁
2012年02月29日
老北京春节最热闹最吉庆的日子就是除夕这一天啦,年三十也叫岁除、年禧,“有钱没钱,回家吃饺子过年”,在这一天外出的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园,要赶回家吃团圆饭,吃饺子,参加那祭神祭祖的隆重典仪。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岁更饺子年更饭,除夕这天官府民间都要全家团聚吃过年的团圆饭,祭诸神祭祖先后围炉给长辈拜年,“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的磕头,老辈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就走。”这首民谣说的就是旧京人家孩童们磕头领压岁钱的情景。辞年后阖家包饺子,围桌同吃饺子吃团圆饭,辞旧迎新,这是老北京官民传统的除夕守岁习俗。皇帝一家平日里是难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到年节时才特许后妃们陪宴。清末时除夕的团圆饭常在保和殿或乾清宫内摆宴,那膳宴祝酒之间还有祝福的乐舞祈福……民间百姓家团圆饭也极为丰富。因在正月过年期间图吉利忌使用刀做菜,旧京时根据富贫不同阶层的人家都要提前制作出很多过年吃的菜肴,年菜儿也分为“富年菜儿”、“穷年菜儿”两种。过年期间的主食均是饺子馒头豆包和年糕,年糕的喻义为年丰寿高,步步高升之意。也因正月过年时忌动刀,这些主食也早早蒸制好,储存在瓦缸里放在院里冻着,待吃时用笼屉加热即可。过年时是绝不能吃米饭的,因犯与饭谐音,北京老妈妈论儿说那“犯”字寓意着要犯病或犯事儿。“冷四盘,热四盘,盘盘盛着年味儿来。中式餐,西式餐,餐餐陪你过大年。清红酒,米黄酒,盏盏伴你到永久。北方饺,南方饺,天天有余年节好。大点心,小点心,年年四季都开心。”这首美食民谣说的就是旧京一些官宦富贵人家年节时的佳肴宴席及除夕吃饺子的情景。那平民百姓家也都会在腊月三十前烹制些老北京传统的年菜,由于众百姓家大多信佛教,许多菜都是几十年一贯制,如素炒什锦,炸饹馇盒,炸臭豆腐,炸素丸子,北京辣菜,芥末墩儿等素年菜,在团圆饭上还要全家共饮些屠苏酒,以示阖家团团圆圆幸福日子长长久久。“宁可穷一年,不穷这一节。”一些贫困人家在年三十这天也要设法筹钱买上几两肉和白菜,给孩子们包顿饺子吃。饺子是种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吃食,因其很像元宝形状,象征着国盛民富,故其古今都成为老北京年节时家家要包制应景的好食品。过年的饺子有荤饺子及素饺子两种,素饺子由胡萝卜木耳香菜等馅制成,是用于祭神祭佛典仪时的供品,也是家中信佛之人的食物。“饺子过大年,饺子里放铜钱,许上一个幸福愿,看谁能够吃到钱。”过去包饺子常为取个吉利,在包饺子时在某个饺子里放入个小铜钱或硬币,谁碰巧吃到就有福气,一年里吉祥如意会发大财。“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哈哈,媳妇费张罗。”清人李光庭写的这首描写包饺子吃水饺的歌谣,正唱出了老北京百姓之家年三十阖家吃饺子的欢乐情景。
“劝君今夕不须眠, 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沉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宋诗)“三十晚上熬一宿”(民谚),按老北京这传统的习俗,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叙旧话新,相互祝贺来年有个良好的开端,旧京时叫做“守岁”和“熬年”。守岁是为了驱祟求吉,老人熬夜是为了珍惜时间,中青年熬夜是为了给老人给父母增寿,小孩熬夜则是为了压岁。守岁,是人生的一个驿站,熬年,是一种快乐,又是一种希望,是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除夕守岁更体现着家人团聚共叙亲情送旧迎新美好的愿景。除团圆饭包饺子祭神祭祖迎接灶王爷财神爷等诸神下凡等民俗外,老北京的官府与民间还有放鞭炮,踩岁,以及打麻将牌,掷骰子,玩升官图,猜谜语等诸多游乐活动。
(刘长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