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打小儿爱逛隆福寺

2012年02月25日

打小儿爱逛隆福寺[墙根网]

从小住在东四附近,隆福寺就成了我打小儿经常去逛的地方。

东四十字路口往西,直到现在的美术馆十字路口,文革前叫猪市大街,隆福寺就在猪市大街路北。

从隆福寺的东口出来是东四北大街,出西口是大佛寺街,现在叫美术馆东街。原来隆福寺的山门前往南有一条路通到猪市大街上,马路正对面是冶金部。隆福寺的北门,也就是后门,在钱粮胡同。其实在北京人的心目中,隆福寺前的一条东西向的街,都属于隆福寺的范畴,说隆福寺就是指的这条街。

隆福寺在老年间是北京的四大庙会之一,咱没赶上过,只能说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的印象。

解放后隆福寺最聚人气的应当是东四人民市场,北京四大商场之一,规模大,货色齐,逛商场成了人们平日里的一大乐趣。

人民市场是在隆福寺这座庙宇的基础上改造修建的。进了山门修了前后四栋铁皮顶篷的大货场,除了经营玲琳琅满的日用百货、食品之外,还经营旧货、古今字画、图书,困难时期还增加了修理行业,比如修补棉毛衣裤、修鞋、修钟表等,让市民感觉很方便。当时“东四人民市场”这几个字,还是吴晗副市长(《海瑞罢官》的作者,明史学家)题写的。

1964年山门拆了,原地盖了新式的商场营业大厅,焕然一新,主要经营百货、食品等,后面的大货场没有拆,经营其它不太热门的项目。董必武同志给重新题写了“东四人民市场”几个端庄的大字。

文革之后东四人民市场又盖成了大楼,改为“隆福大厦”,安装了电动扶梯,但是人气比过去差多了,1993年夜里起了一把大火,把人民市场仅有的一点人气彻底的烧没了。

 

隆福寺之所以让人难忘,是其中所蕴含的老北京的文化底蕴。

隆福寺街最热闹的是人民市场往东一直到东口这一段。往西没有什么店铺,困难时期盖了个十三层的民航局大楼,据说是当时北京最高的楼房之一,让这段路变得更窄了。

东口把角路北是明星电影院和德一茶庄。德一茶庄店面不大,朝向东南,门脸是五彩沥粉的两棵圆柱,黑底金字的牌匾,两扇总共一米多宽的玻璃门,进去店堂不大,茶香四溢,光线有些昏暗,但总是十分整洁。是隆福寺这条街上最漂亮的建筑。可惜后来东口路北盖了一栋楼,就把这茶庄给拆了。

紧挨着的是明星电影院,正门朝着东四北大街,里边还是楼上楼下的老式木结构,而且比较陈旧,按现在的标准肯定不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但是他的成人票价比其它三家便宜五分钱。

除了明星电影院外,这条街上还有东城区工人俱乐部、蟾宫、东四剧场三家影剧院。

蟾宫这名字本来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多好听的名字!文革“破四旧”的时候,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原来位于隆福寺街西口)的红卫兵贴大字报,说蟾宫就是癞蛤蟆宫,是对来这儿看电影的广大工农兵群众的侮辱,改成了长虹电影院。

东四剧场在人民市场旁边的一条死胡同的尽里头,平日演电影和戏曲,周末和礼拜天晚上演木偶戏,那时候看过的《画中人》、《鸭司令》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没跟家长打招呼就自己一个人溜达去买了张戏票听京剧《杨八姐游春》,根本听不懂,中途睡着了,散场了旁边的大人才叫醒我,回家天都黑了,差点挨家长一顿揍。

 

隆福寺那时有几个很有特色的买卖人,常常引人驻足观看。

有位当年也就四十多岁的男子,站在进了东口不远路南的台阶上,脖子上挎着绣花绷子,手持绣花针,一边表演绣花一边叫卖绣花针。您要是买,当场教会您如何穿针引线 ,同时让您亲自绣上几针,很快就可以掌握基本要领。您要是老主顾,兴许还送您一张图案纸样。

挨着卖绣花针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坐在台阶上,相貌慈祥,很少言语,身边摆着一溜用小线捆起来的一摞一摞的蛐蛐罐,专卖蛐蛐、油葫芦等鸣虫,顺便还卖侍养工具。卖的都是精品鸣虫,价格不菲。到了冬天,老者就把养冬虫的罐揣在怀里,也有深谙此道者前来求购。

紧挨着卖蛐蛐老者的是一位老太太,总是穿着一身黑衣黑裤,盘腿坐在台阶上,神闲气定,双手揣在袖笼里,面前铺一块黑布,黑布的那一头放个小黑枕头,只见用秫秸杆作的两个小人神气活现的摔跤,滑稽可爱。其实是一根很细的黑线由老太太在袖笼里的手扽着,时松时紧,使得小人变换着动作,由于是黑线黑布,猛一看不易发现而已。往往围着好多小孩伸着脖子使劲看。好奇的小孩往往耐不住诱惑,掏出兜里仅有的几个钢镚,买一套回家给其他小孩做表演去了。

在路南的台阶上还有一家灌肠店,门脸不大,炸灌肠的炉子就放在门口,上边斜放着个大饼铛,用卤油炸切成片的粉红色的灌肠,一毛钱买一盘,自己端到屋里浇上蒜泥汁吃起来脆嫩鲜香。我记得小时候吃炸灌肠使用很精致的小铜叉子,后来改成用筷子,现在都用牙签了。

当年在连丰(原来叫孙家坑)胡同把口有一家修理钢笔的小店。那时候用自来水笔的人多,来修钢笔的人自然也多,磨尖、点金、换笔胆、配零件,业务一应俱全,手艺好,生意当然也兴旺。

在工人俱乐部西边有个花店,主要卖盆栽花卉、小盆景,也卖花盆之类,也有少量的切花,后来还卖过热带鱼。进花店往里走有个简易的花房,类似于温室,冬天进去暖烘烘的。文革“破四旧”时关门了。 

 

隆福寺街曾经有好几家古旧书店铺,吸引着文人骚客和收藏者。

不过我这行当后来没落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只有中国书店还存在,经营的还是古旧书刊。现在路南的那家旧书店原来是中国书店的收购部,门市部在工人俱乐部大门的东侧和路南各有一家。文革的时候路南的那家门市部还开着,卖的旧书主要以马列著作、毛选以及一些技术书。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一套精装俄文原版的《高尔基全集》售价才两块钱,一共二十几本,几十斤重,另外当时不知从哪个仓库翻出来的库底子,全是延安整风时期出版的干部必读,统一的封面,价格也非常的便宜。这门市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不存在了,改成卖牛仔裤的小店了。

隆福寺这条街上卖鸟的、澡堂子、理发馆、照相馆、粮店、油盐店、食品店、酒馆等一应俱全,但是饭馆只有两家,还都是清真的,一家是白魁老号,一家是回民食堂。后来回民食堂改成了隆福寺小吃店,至今还在。记得文革刚开始的那会儿,红卫兵在小吃店里贴出告示,让顾客吃完饭自己把碗筷送到洗碗处,美其名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过没能实行几天。前几年我到日本出差,在快餐馆吃完饭了,顾客都把碗自觉地送到洗碗处,我不禁想起来,红卫兵当年没实现的事情,敢情在日本一直实行着。

二十年前隆福寺街逐渐形成了以卖服装服饰为特色的商业街,在京城名噪一时,红火了几年。后来不许自行车、机动车驶入了,成了步行街。随着北京城各色大型商业中心的形成,购物可选择的范围地点更多了,顾客群自然被分流了,如今的隆福寺街冷清了……

博主:老李
 

推荐阅读

打着手电也要看!隆福寺藻井明年10月将被重新照亮...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太岁殿里的“镇馆之宝”明代隆福寺藻井,最近又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拍摄。尤其是藻井最上方的一幅星象图,让很多游客打着手电也要看。...[详细]

走!逛北京隆福寺“国潮”夜市去,故宫文创首次参加户...

在胡同里来一场“国潮”之旅,在夜空下开启“太空漫步”……走进老城区,有着600年历史的隆福寺比往常更加热闹,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了夜京城。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北京...[详细]

北京隆福寺“天宫藻井”重现,竟在大栅栏这个四合院...

“这是藻井,是古代的天花板,上面的琼楼玉宇是给二十八星宿住的地方。” 今天下午,大栅栏茶儿胡同19-25号院里传出优雅讲解声。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西城分会场的一个展...[详细]

京城最古怪灵异的15个地方

北京城有故事的地方不少,从皇帝居住的故宫到平头百姓生活的小胡同,都有老一辈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小编筛选的这十五个京城最灵异的地方,有图有故事,你信么? 这15大诡异...[详细]

北京十大真实灵异事件大解密

 东直门簋街几乎是北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无论是白天的宽敞平坦,还是夜晚的觥酬交错,似乎都和“鬼气森色”毫不搭界。带着疑问记者寻访了在隔街路边纳凉...[详细]

寻访北京最早的个体包子铺 裕丰饭馆藏身隆福寺...

1980年10月7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鞭炮声中,位于隆福寺对面的悦宾饭馆,在鞭炮齐鸣中开业,打响了改革开放后餐饮个体经济的第一炮。当年的北京晚报便进行了报道,这个日子...[详细]

老北京城的10大鬼地

老北京城的10大鬼地:朝内81号 北新桥 故宫 湖广会馆 钟楼 礼王府 菜市口 佛香阁 隆福寺[详细]

北京二十大与“鬼”有关的景点

东直门簋街几乎是北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无论是白天的宽敞平坦,还是夜晚的觥酬交错,似乎都和“鬼气森色”毫不搭界。带着疑问记者寻访了在隔街路边纳凉的几...[详细]

揭秘传说中的北京十大"鬼吹灯"景点 拍恐怖片最佳...

你听过北京的著名“鬼宅”吗?那些古宅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少有人迹,积累了数年的阴森气息,渐渐地就流传出一些让你脊背发凉、冷汗直冒的灵异故事。这些故事就像《鬼吹...[详细]

一份婚宴单子 记载隆福寺老故事

早年间,隆福寺不但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处。由于隆福寺曾是朝廷的香火院,香火极盛。再加之这里离南方客商运粮常走的朝阳门不远,客商们经常把随身货物...[详细]

老北京庙会

北京的庙会始于十至十一世纪,当时北京地区的佛道二教都处于由兴而盛的时期,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皆热衷于宗教活动,佛寺道观“冠于北方”。每逢宗教节日,往寺内礼拜的信众...[详细]

“百变”隆福寺规划五六月落听

是打造“娱乐文化一条街”?还是变身“艺术品交易中心”?被一场大火烧掉人气的隆福寺街卖过小吃、服装,开过数码广场,又经历了数次规划变更,如今依然萧条冷清,未能实...[详细]

北京将重建隆福寺 五年内完成

“南有夫子庙,北有隆福寺。”旧日的隆福寺是繁华的,19年前,一把大火烧了曾经兴旺一时的隆福大厦后,隆福寺地区就没缓过劲儿来。不过,东城区重建隆福寺的工作目前已进入...[详细]

传说中的北京几大离奇事件

 说这刘伯文和姚广孝俩人建了北京城,发现北京城有几口海眼,东边通到大海。最大的俩一个在京西玉泉山镇在一个大庙地下,一个在北海,被白塔镇着,还有一口在北新桥。没镇...[详细]

打小儿爱逛隆福寺

从隆福寺的东口出来是东四北大街,出西口是大佛寺街,现在叫美术馆东街。原来隆福寺的山门前往南有一条路通到猪市大街上,马路正对面是冶金部。隆福寺的北门,也就是后门...[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