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北京独有的民间艺术毛猴

2012年03月01日

北京独有的民间艺术毛猴[墙根网]

获奖毛猴作品《黄包车》。

“毛猴”是北京独有的靠四味中药材制作的手工艺品。蝉蜕、辛夷、白芨和木通组合,按人的肢体特征粘接成各种形态。2011年底,邱贻生凭一组“黄包车”主题的毛猴,获得了第八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征集大赛银奖。

“上手很容易,形神兼备却很难。”邱贻生说,来他家里参观的朋友不少,经他稍加指导,粘出一个毛猴很容易,但把毛猴做“活”却不易。“就说这组获奖作品吧,这坐车的和拉车的神情就大不相同。坐车的,他牛气啊,得表现得特悠闲;拉车的呢,得卖力气,好像还憋着股气儿在使劲。旁边的路人呢,有穿戴阔绰的,也有身无长物、挠着脑袋一副艳羡神态的……这些动作、神态,都得传递出来,整个毛猴作品才能活起来。”
 

新浪旅游配图:毛猴艺术品 来源:张嘉乐的新浪博客

邱贻生家里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小电锯、小车床、各种型号的小着色笔,还有上漆、上釉的工具,光剪刀就有十多把。

毛猴高度只有3到4厘米,衣帽、道具大的不过几厘米,小的只有几毫米。“你看这小碗,直径只3毫米,但得做精致了,要有底、有腰。”邱贻生演示着,把手指都捏不起来的小金属块固定在微型车床上,打磨出碗底、碗口,扫去残屑,刷上漆,小碗这才成形。

做毛猴是一件磨性子的事,复杂的作品要花上个把月才能完成。但邱贻生说,“越是复杂,我越喜欢,因为乐趣全在里边。”只要开始做毛猴,他就全然不知时间流逝,“经常一做就到夜里一两点,有时一不留神就做到天亮,起来直接去上班。”

邱贻生说,毛猴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拟人化,如何赋予毛猴喜怒哀乐?只能靠一次次试验、揣摩,还有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你仔细看,毛猴其实是没有眼睛的,但是用心做出来的毛猴,它的喜怒哀乐,你却全都能看得明白。”
 

新浪旅游配图:毛猴艺术品 来源:张嘉乐的新浪博客

【毛猴的起源】

传说清朝京城骡马市大街一家中药铺里,小伙计挨了账房先生一顿臭骂,正委屈呢,突然发现蝉蜕有点特别,心中一动,就用蝉蜕等药材粘了个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师兄们看了都说像极了,小伙计觉得出了一口气。

再后来,中药铺老板从中看出“生意”来,把蝉蜕、辛夷、白芨和木通这几味中药单独包装出售,称“猴料”。家长买“猴料”给小孩粘猴玩,渐渐成了老北京逢年过节的一个传统。民国时期,出了“猴儿汪”、“猴儿钱”两位艺人,开始在东安市场和庙会上卖毛猴,当时叫“药制玩猴”,毛猴自此融入了老北京习俗,成了深受喜爱的手工艺品。

(孙奇茹)

推荐阅读

老北京最早洗头用米汤

 洗脸,看似小事,在生活中却举足轻重,按《礼》的要求,君子每5天应洗一次澡,每3天应洗一次头发,而且还要伺候老人如此。可古人没有现代的洗涤用品,他们靠什么去污呢?   ...[详细]

北京独有的民间艺术毛猴

“毛猴”是北京独有的靠四味中药材制作的手工艺品。蝉蜕、辛夷、白芨和木通组合,按人的肢体特征粘接成各种形态。2011年底,邱贻生凭一组“黄包车”主题的毛猴,获得了...[详细]

贴福字、春联的讲究

每逢春节时张贴春联是老北京民间传统习俗。春联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得以盛行。他曾于除夕时下谕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在微服私访时亲自为没...[详细]

马尾儿串豆腐

北京人一年四季喜欢吃豆腐。“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这是老北京人对豆腐的赞语。 [详细]

北京的“小脚老太太”

生活中,我是一个有些粗放的人,有一些想改却怎么也改不了的陋习,比如随地乱扔,但只要来到北京,我那些陋习就会自然而然地收敛,除有一些面对“皇城”的敬畏之外,害怕那一群...[详细]

清末旧京税事

旧京是大清国的帝都所在,因此与一般地方不同,当时有隶属于地方府县的和隶属于朝廷的两套税收机构,其分工可谓精细。当时但凡是税务,原则上都隶属于户部掌管。清朝...[详细]

儿时零食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读小学时,家住西皇城根附近的一条胡同里。胡同口老槐树下,二大爷摆了一个零食摊儿,摊儿上的零食是我儿时美食的主要记忆。 那个零食摊儿,就...[详细]

京人饮食嬗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的饮食习惯。细翻北京《统计志》,便可深谙这个理儿: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北京人的...[详细]

老地方 老记忆

 随着崇文门菜市场、北京游乐园等多个北京地标建筑的消失,最近“怀旧”成了很多北京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许多老北京来说,曾经的老地方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详细]

北京人的衣着走向

“文化大革命”前,北京居民穿戴的主色调是蓝加黑,男性流行“列宁服”和“中山装”。“文革”期间,不分男女老少,盛行“军绿”、“警蓝”。“远看一大片,近看灰、黑...[详细]

北京的滋味

在北京,哪怕喝白开水,我也能喝出别的什么滋味。谁叫我的许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与这座古老的城市联系在一起了呢?谁叫我这个外乡人,呆的久了,都快要被它的风俗与性...[详细]

旧京冬菜

现如今,咱北京的蔬菜市场上,可谓是不分季节,要啥有啥。可回想北京城的历史,这寒冬腊月里,还真曾经历过长时间一冬天一种菜的单调生活。 ...[详细]

寻找那些行将消逝的行当 放大市井生活细节...

京味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第一幕幕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门外陆续有卖青菜的、卖猪血的、卖驴肉的、卖豆腐的、剃头的、买破烂的和‘打鼓儿’的声音,还有买...[详细]

远去的炊烟

那时日子困苦,人们烧水、做饭都是用自家砌的大锅台。早晨、中午或傍晚,当袅袅炊烟在村子的上空萦绕、飘散,那个破旧的村庄便有了几分生气。 ...[详细]

老北京的团圆饭及守岁

老北京春节最热闹最吉庆的日子就是除夕这一天啦,年三十也叫岁除、年禧,“有钱没钱,回家吃饺子过年”,在这一天外出的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园,要赶回...[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