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现如今东四、西四、南锣鼓巷一带的胡同,大多是元代遗存下来的胡同,只不过元代胡同的名字没有传下来。那么,《析津志》中记载的元大都有“二十九条胡同”,今天又在何方呢?遗憾的很,历史的烟云淹没了其中28条胡同的名字,只有一条胡同还能叫上名字来,那就是砖塔胡同。
元杂剧家李好古写过一出杂剧,叫《沙门岛张生煮海》,描写读书人张生,带着一个书童,到大都赶考,与东海龙王的女儿小龙女一见钟情的故事。在杂剧第一折中,有一段描写张生的书童与小龙女的丫鬟梅香两个人调情的对白:
“我到那里寻你?”
“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羊市角头”就是羊角市,就在今天的西四一带;“砖塔儿胡同”就在万松老人砖塔的北侧,就是现如今的砖塔胡同,只不过少了个“儿”字。万松老人是金元之际的高僧,信徒众多。1246年,万松老人圆寂,葬在金中都东北的荒郊野外,也就是今天西四路口附近,弟子们为他修建了一座七级骨殖砖塔。大都城建成后,万松老人的墓地被圈进城里。塔的北边出现了一条胡同,于是乎就被老百姓称作砖塔胡同。经历了元、明、清、民国700多年,一直到今天,砖塔依旧在,胡同的名字也依旧叫砖塔胡同。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段佳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攻克大都城,改名北平府。马背上建功立业的蒙古人,又退回大漠南北的辽阔草原。为了防范蒙古人的反扑,大将徐达将北平城的北城墙南退5里,也就是今天的北二环一线。又将南城墙南移2里,也就是今天前三门一线。为了“以杀王气”,明朝拆毁元大都城的皇宫,另建新皇宫紫禁城。公元1421年,“靖难之役”胜利后登上了皇帝龙位的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朱棣。迁都北平,改称北京。
整个大明朝,有两个皇帝得提一提。一是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的历代皇帝中,孝宗最为仁慈,且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因为孝宗年号弘治,所以他统治的18年史称“弘治中兴”。为了防止盗贼在大街小巷藏匿,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木栅栏。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叫栅栏的胡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前门外的大栅栏了。第二位,就是孝宗皇帝的之子,明世宗朱厚熜,大家熟悉的嘉靖皇帝。他统治期间,下令修建北京的外城。从此,北京城有了内外城之分,变成了倒“凸”字形,成了一个“帽子城”,北京城的平面布局至此定型。胡同在外城也越来越多了。
明代有一个叫张爵的人,官至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当时是个炙手可热的大特务头子。不过,他是个有心人,利用工作之便,他收集了很多北京胡同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这可是记载北京胡同的第一部专著。书里记录了北京1170条街巷,其中就有459条胡同。
明代是北京胡同大发展时期。羊坊胡同,门楼胡同,羊肉胡同,魏染胡同,佘家胡同,这些我们今天依然能寻到的大约30多条胡同的名称,明代那会儿就有了,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公元1644年3月19日,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吊死在煤山,也就是今天的景山,李自成的农民军开进了北京城。42天后,“城头变换大王旗”,多尔衮率领的八旗铁骑成了北京城的新主人。新主人来了,北京城自然就有了新变化。大明朝的官府、仓厂,有的变成了王府,有的变成了居民区,又形成了许多新的胡同,像什么大中府胡同、织染局胡同等等。
清代时北京胡同最繁盛的时期,胡同数量激增,据清代朱一新整理编定的《京师坊巷志稿》统计,光绪初年,北京内城街巷共计1497条,外城共计714条,比明代增加了将近一倍。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清军进入北京城后,一度规定内城由满族旗人居住,属八旗管辖;外城主要是汉族人居住,原来在内城居住的汉官商民也都徙居外城。不过后来这项制度逐渐被废除。实行满汉分居,内城住八旗满人,外城住汉人,外城更热闹了。加上进京赶考的举子,外城的会馆兴隆起来了,胡同也更多了。
第二,明代皇城是禁区,不准百姓进入,更别提居住了。清代以明朝宦官之患为戒,裁减官署衙门,这样就产生了许多街巷,像恭俭胡同,火药局胡同,南、北池子,南、北长街,都是那会儿出现的。到了清末,皇城与紫禁城之间,街巷已遍地开花,密密麻麻。
第三,一些河湖沟渠干涸成为街巷。比如元大都从今天西直门南水关入城的金水河,明朝已降级为河槽,到了清末,已称为北沟沿儿、南沟沿儿。从名称的改变,可以看出河流已经逐渐淤塞、断流,成为了人们居住的胡同。
而且,有清一代,和大明朝不同,亲王、郡王等大大小小的王爷贵胄,不再分封到各地,而是住在京城。于是,北京胡同里的王府越来越多,墙也更高了,以王府为参照物的胡同名字越来越多了。
作者: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