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兔儿爷迎中秋
2012年09月23日
中秋佳节将至,在传统民俗中给我印象最深、至今最难忘的就是儿时买兔儿爷、玩兔儿爷的往事。
“荷花未全谢,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码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小时候,我住在一个四合院里,每逢八月十五的夜晚,皓月当空之际,一家老少就忙碌着在庭院里“竖中秋”、摆供桌。即高竖起一杆电灯(古时系燃油灯并搭彩),在院内摆好两张八仙桌,除要在桌上摆上焚香蜡烛用的银制供具,鸡鸭鲤鱼(寓意富富有余)、苹果(寓意平平安安)、九节藕(寓意长长久久)、红石榴(红红火火)、西瓜(寓意团团圆圆)、带枝带叶的毛豆(兔儿爱吃的食物)以及团圆饼等食品物品外,必要摆上“月宫神码儿”和一个彩绘泥塑的大兔儿爷。
兔儿爷即街市上出售的兔首人身三瓣嘴用黏土纸浆等制成的泥塑物,兔儿爷因为是彩塑的民间俗称为“彩兔”,其成为供奉的神仙,也是孩童们的玩物。
兔儿爷最早起源于明代,相传是由太庙里守庙的两太监塔子和讷子制作出的。他俩平时特喜欢戏曲,又觉得玉兔的形象很可爱,闲时无事儿就使用黄泥巴仿照戏里的武将形象,捏了几个人身兔首的小玩艺儿。这种泥捏的兔儿很快流传到民间,被街市里的艺人们仿照,并逐渐加工创造出不同样大大小小的玉兔泥塑物。
兔儿爷盛行于清末民国初期的北京,那时的兔儿爷有纸做的,有布做的,更多的是用泥模子扣出来的。泥塑的兔儿爷要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填入分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等其干燥后倒出来,前后两片粘在一起,再安上兔儿的两个长耳朵,然后在身上刷一层胶水,再描上色彩和金银粉,当画上三瓣儿嘴后就露出兔子模样。而兔儿爷的身体、脸型、姿态则都是人的样子,经民间艺人大胆创造,兔儿爷早已人格化了,那时的兔儿爷大致分为戏曲角色型和生活型两类。我记得小时候还见过骑虎、骑麒麟、骑狮子、骑大象、挎刀、手持玉杵的兔儿爷形象。
因花市大街自明清起就是京东河北百姓购物的商业大街,这里的兔儿爷品种最多,既可零购又兼批发。兔儿爷摊均呈金字塔立体阶梯形,多达十来层,大的兔儿爷高达两三尺,小的二三寸,层层摆满色彩鲜艳,琳琅满目非常吸引人。
小时候,母亲必在中秋节前带我到花市大街选购兔儿爷,一到兔儿爷摊前我就挪不动步子了,真想让母亲全都买回家!记得那时兔儿爷大的两元左右,小的仅几毛钱即可买到。我最喜欢的是一款吧嗒嘴的兔儿爷,一拽兔儿爷背后的小绳,兔儿爷的嘴就一张一闭,捣蒜的杵杆就嗒嗒地响起来,觉得非常有意思。
街市里的兔儿爷摊子在农历八月十五后就收摊了,旧京时还有“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的歇后语呢,喻意原合伙干事没有办成而解体。另外,停业关门,不了了之也被称为“散摊子”。还有“兔儿爷掏耳朵——崴泥了”等俚语。
如今,老北京传统的民俗玩艺儿已传承下来,北京出现了制作兔儿爷的作坊,塑造出很多新型时尚的兔儿爷。记得往年中秋之际,在东岳庙民俗博物馆内曾展出一千多种大大小小的兔儿爷及兔首人身玉兔工艺品供游客观赏。(张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