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古都风情后圆恩寺胡同:京城闹中取静“样板间”

后圆恩寺胡同:京城闹中取静“样板间”

2013年01月17日

后圆恩寺胡同:京城闹中取静“样板间”[墙根网]

茅盾故居原来的正房和东厢房已辟为展室,陈列了许多先生的珍贵文物。

  南锣鼓巷是知名的热闹去处,可拐个弯的后圆恩寺胡同,就是最幽静的所在。从清朝铁帽子王的外宅别墅,到民国大总统的北平行辕、新中国文化部长的居所云集于此。此外还搭着清末新政的西式学堂、新中国初期的大使馆和对外友协这些重要的窗口单位。这条胡同,堪称闹中取静的京城样板间。文 杨多杰 摄影 子胥

 
街区回眸“后”圆恩寺时代曲径通幽
 
  顺着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一直向北走,快到尽头时东面有条安静顺直的胡同,那便是后圆恩寺胡同。据《顺天府志》记载,圆恩寺为元代至元年间建造,在光绪九年曾最后大修过。时光荏苒,如今圆恩寺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清重修圆恩寺碑》流传了下来。圆恩寺虽然消失,但庙宇的名字却化成了地名,保留了下来。
 
  在“后”圆恩寺时代,这片地区成了达官显贵宅邸的集中地。胡同里广亮大门、金柱大门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老树更是多达十数棵,处处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今胡同里众多高大门楼上铁将军把门,给人一种侯门深似海的感觉。而街上有一座小巧秀气的如意门楼却是常年开放,这便是茅盾先生的故居了。
 
 
后圆恩寺胡同:京城闹中取静“样板间”[墙根网]
 
1974年,茅盾全家搬进这座小院。
 
茅盾故居 茅盾生活中不矛盾
 
  茅盾故居位于后圆恩寺胡同13号院。比起旁边的深宅大院,这里充其量算是个门户。四合院大门前有一对长方形门墩,石墩不大,几个侧面都绘有吉祥如意的花卉纹饰,是典型的北京中产之家的风格。步入院门,迎面雪白的墙壁上镶嵌着由邓颖超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十分醒目。进院后您就可以看出,这座故居是一套不太规矩的三进四合院。院子里既没有抄手游廊也没有影壁戏楼,只有中规中矩的二十余间住房。前院南侧有一棵大葡萄树,葡萄架下是两畦长方形的花圃,茅盾先生生前一直在此摆弄花草,正应了古诗“花木成畦手自栽”之句。正房台阶前,左右各有一棵白蜡树,高傲坚挺,象征着主人的品质。
 
  茅盾全家是于1974年搬进这所小院的,当时茅盾先生十分中意这套住房,一则这里比原先东四头条5号文化部宿舍大院1号小楼内的卧室要大一倍,二来四合院采光也好,这对于视力只有0.3的茅盾先生是极其重要的。最为关键的是,后圆恩寺胡同静谧的环境可以使茅盾先生暂且忘记文革的纷争。
 
  如今在前院正房前摆放有一尊汉白玉雕刻的茅盾先生半身像,雕像前常摆满了茅盾先生“粉丝”们敬献的鲜花。据工作人员介绍,塑像身后的正房原是茅盾先生家的起居室,如今已辟为第一展室。东厢房原是厨房和饭厅,如今辟为第二展室。这两个展室里集中展览介绍了茅盾先生的生平,其中不乏珍贵的文物。像在第一展室中,收藏有先生著作《幻灭》1930年8月开明书店版本、《子夜》1933年初版精装本、《林家铺子》30年代本等珍贵的书籍。这里还有不少珍贵的文档,像茅盾与鲁迅编写小说集《草鞋集》时的联名信,茅盾在1940年秋在延安“鲁艺”讲课时的照片等。第二展室里则多是茅盾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所留下来的照片、手稿和实物,其中多为先生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信件。
 
  西厢房原是书房和会客厅,如今还基本保持了主人当年活动时的原貌。南侧则是茅盾先生的藏书室,现在仍存放着茅盾先生生前收集的藏书,据工作人员统计,足足有八个书架七千余册。
再往后走便是后罩房,在老北京的习俗中,后罩房处于住宅的深处,少受外界打扰,因此旧时多用作女眷、女佣人等居住用房。茅盾先生也正是看中了这点,将自己的卧室、会客厅、书房都设在了后罩房。茅盾先生的卧室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小衣柜上安放的茅盾先生之妻孔德的骨灰盒。茅盾夫妻感情相当深厚,1975年1月29日是孔德女士逝世五周年的忌日,这一天茅盾先生让儿子取回了骨灰盒,郑重地供奉在这间卧室的小衣柜上,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爱妻共度了人生的最后几年。
 
  茅盾先生一生甘受清贫,但在他临终前,却将自己的稿费25万元全部捐给中国作家协会,设立一项长篇小说文学奖金的基金。那是在1981年,当时一个工人的收入只有几十元,万元户都是凤毛麟角,茅盾先生一下拿出25万元,高风亮节令人仰止。

推荐阅读

后圆恩寺胡同:京城闹中取静“样板间”...

南锣鼓巷是知名的热闹去处,可拐个弯的后圆恩寺胡同,就是最幽静的所在。从清朝铁帽子王的外宅别墅,到民国大总统的北平行辕、新中国文化部长的居所云集于此。此外还搭...[详细]

后圆恩寺胡同

 夏日,我顺着南锣鼓巷往后圆恩寺胡同一拐,只是五步之遥,便把南锣鼓巷的喧嚣抛到了脑后,转而沉浸在后圆恩寺胡同的静谧中。北京的老胡同不多了,抬眼望去,大槐树、大榆树...[详细]

后圆恩寺胡同7号、9号--蒋介石行辕、友好宾馆...

位于南锣鼓巷地区中北部,南依前圆恩寺胡同,北靠菊儿胡同。 此院建于清代后期,原为清代庆亲王奕劻次子府,因赌博输给他人,后被一法国人购得,并在此建立中法企业的办公处...[详细]

后圆恩寺胡同11号-茅盾故居

位于后圆恩寺胡同11号,北靠菊儿胡同。 茅盾(1896—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文化先驱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文化部部长。1974年12月,茅盾...[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