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有“范儿”的老北京交通工具
2013年03月04日
元宵节,各行各业正式开始全面运作,困扰北京的交通问题再一次被摆到眼前。徘徊在拥挤的车流之间,你是否想过老北京人到底是如何出行?传统的交通方式都有哪些?它们又有怎样的故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样独具北京特色的交通工具,也许从它们的故事中可以回味老北京当年车水马龙的样子。
舟楫和冰床
其实舟楫就是在水上行走的大小商船、游船、官船、客船等。冰床也就是在冰上跑的冰车。说到舟楫和冰车也就离不开水。北京自古是交通要冲,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那时,水旱两路入京城,一派繁华景象。出朝阳门陆行或乘船沿通惠河往东40里到通县张家湾码头,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可顺河南下。城内外、城西北有大小河道,人们可乘船游览、通行。那时的北京水上交通虽比不上江南水乡但也很便利。在这些河道上凡能航行舟楫之处都有河船、摆渡顺河行运。
冰床就是北方小孩儿冬天所玩冰车的放大版。可坐3-4个人,用棉被盖脚,一个人前边拉,一个人后边推。过去,什刹海、护城河在冬天都有经营此行当的。
骡车和轿子
骡车是从清乾隆年间兴起而后盛行,在此之前就是马车、驴车和轿子。官员大臣们、有钱有势的人讲排场才能坐驴车。那时马车是太监乘坐的,老百姓是很少坐这种车。骡子拉车有劲儿用于平民之中。
骡车比较高大为篷车,装饰也比驴、马车讲究。一般使用榆木、柳木、桦木制造,高级的骡车要用红木。普通的骡车是车底下铺木板,上面儿放毡和棉垫;高级的骡车是密棕或细藤绷底,铺厚垫子,罩绒套。车篷为花格木架,顶部用竹笺编成篷状,糊上布或棉纸,用桐油里外浸透,防雨、雪渗漏。由于车轱辘是木制的又外镶铁箍,民国以后柏油路多了,硬轮车不让上马路,就跟现儿今一样,有的车不让你进城、有的车不让上主路。
说起轿子谁都知道:二人抬的那叫俩人小轿,四人抬的称四人小轿,八人以上抬的叫大轿。这轿子也是老北京的交通工具。过去坐轿等级是十分严格的,文武大官儿不能超过四人抬轿,王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官员不论老少都不准乘轿。
洋车
洋车其实就是人力车,老北京人又叫它东洋车。这种车是清光绪年间从日本传来的,最初是硬胶皮的车轮,又叫胶轮东洋车。1900年以后才有了充气轮胎的洋车,就是您看到的老舍先生笔下骆驼祥子拉的那种车。这车充气拉着轻快,坐着也舒服。
当时最早的日本洋车都是刷黑漆,轮子高,车把短。后来北京人进行了改造,将车把加长,车轮放低, 车厢加高。老北京的造车厂在东华门大街路南懋顺车厂。那厂其实就是由木匠和铁匠组成的造车作坊。除了木料、油漆、坐垫、靠垫、车篷子外,所有机械零件都要去洋行买来。一辆洋车,在清末要40多两银子。到了民国20年前后在西交民巷有了卖充气车轮的起顺车行,用的是英国登路普外胎。这样的车要100多大洋,后来也要卖80多大洋。
那硬胶轮的洋车就连慈禧太后都坐过。车体漆成明黄色,黄龙软缎做的靠垫、坐垫。1915年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大总统府就成立了穿军服戴军帽没有帽徽领章的洋车队。
老北京的洋车在民国20年前后有几万辆,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
铛铛车 (有轨电车)
铛铛车就是老北京的有轨电车。铛铛车是它的俗名。铛铛车的司机是站着开车的,脚下有一个用脚踩的铜铃铛,能发出铛铛的声音,故名铛铛车。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修了从马家堡到永定门外城的一段电车线,但被后来的义和团运动毁坏了。到了民国,北洋政府为解决北京城内的交通问题就拆了一些城墙,拓宽了一些马路,在1921年筹建北京电车公司。公司由官商合办,各50%的股份。政府的钱由中法实业银行贷款,所有的设备都从法、德、日、瑞士购进。厂址就在今天的先农坛。
通车伊始只有四条线路:1路——从天桥至西直门,2路——从天桥至北新桥,3路——从东四到西四,4路——从太平仓(就是现在的平安里外)到北新桥。过了3年,1927年又开了两路:5路——从哈达门(崇文门)内到宣武门内,6路——从哈达门外到和平门外。 (蔡培瀚/文 李烝/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