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史话:忽必烈划中轴线 朱元璋毁了元大都
这种玩具风靡世界。它是塑料积木,靠小朋友动脑动手,拼插出变化无穷的造型。它叫乐高,1932年诞生于丹麦。作为超级乐高控,六岁女孩宝宝最爱的是乐高与建筑大师合作的世界著名建筑系列。拥有了乐高版古根海姆博物馆等一系列经典建筑玩具的她,决定在最近给乐高总部写一封信,“希望他们认真考虑做一套北京建筑”,因为“北京什么都有”,而最酷的是,北京在860年的建都史上,先后有四朝皇帝在这里执掌江山。
中国人把皇帝的椅子称为“龙椅”,自金代迁都北京始,至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名皇帝退位,北京这片豪杰之所安置着四个王朝皇帝的龙椅,堪称至尊之地。而这些皇帝来自女真族、蒙古族、汉族和满族这四个民族,他们率领着他们的子民在北京开疆拓土、安居乐业、发展经济、滋养文化,让这里渐渐成为一座融合中华各民族文明精华的包容的城市。
完颜亮迁都开纪元 金中都取法宋都城
城市和人一样,有命运的轨迹。北京开启建都史之初,很难说是不是恰好将自己的命运附会于一代枭雄。
1149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28岁的完颜亮弑杀金熙宗完颜亶夺取皇位,开始了他短暂的帝王生涯。完颜亮史称海陵王,在民间文学和乡村野史中,他是嗜杀成性、骄奢淫逸的暴君。他靠杀人上位,在原来的国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决计不能高枕无忧,时时要提防宗室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这样,便有了有关他迁都北京的“故事”。“一日宴会间,海陵王问右丞相梁汉臣:‘朕栽莲二百本而俱死,何也?’梁汉臣答曰:‘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盖地势然也。上都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于是海陵王诏曰:‘依卿所请,择日而迁。’”
《金史》中记载的海陵王完颜亮是极有韬略、胸怀大志且深谙汉文化精髓并精于立法治国,迁都并非儿戏,而是基于他对上京会宁府的“缺陷”有深刻认识。当时的都城偏于一隅,难于有效辖控中原大地,南方的粮食、布匹不能及时供达,且要在运送途中蒙受巨大耗费。而此时早已被灭掉的辽国留下的燕京宫室仍基本保存,无论在地理、经济乃至规模和形制上,都无疑具备成为最好的新国都的条件。
于是,北京,在1153年,被命名为金中都,掀开了辉煌的都城史。
金朝坐镇北京即金中都的皇帝,自海陵王完颜亮起至1234年即位仅一天便死于乱军之中、成为亡国之君的金昭宗完颜承麟止。然而,无论对海陵王完颜亮的历史评价如何毁誉参半,至少,在建设北京这一点上,他劳苦功高。金中都可以说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集大成之作”。海陵王仰慕汉文化,并极力促成女真人的汉化,因此,金中都宫室总体设计仿照北宋都城汴京制度。海陵王修金中都时,还把汴京宫殿中的某些构件拆卸下来直接用于中都宫殿建筑,甚至将北宋宫里的摆件、饰物移置中都宫中。自海陵王迁都筑成金中都后,经过了达60年不间断的营建修缮,金中都“宫阙雄丽,为古今冠”。
海陵王还是一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诗人,金代皇帝的汉文化水平都相当高,但就诗词的成就而言,以他为最。他的诗词雄浑遒劲,气象恢宏,充满了不为人下的雄霸之气。他曾写下“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诗句,极尽豪杰霸气,志在“天下一家”。尽管时至今日,金中都在北京所剩遗迹并不多,但海陵王的迁都,开启了北京作为国都的新纪元,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