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从东江米巷到东交民巷

2016-01-03 00:43
从东江米巷到东交民巷[墙根网]
作者:元尚
从东江米巷到东交民巷[墙根网]
1900年庚子事变前的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是北京的一条名巷。但从前这里叫江米巷,
13世纪末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这有条小巷那时就叫江米巷。元大都时,皇城的东墙外,有一条水路,1292年开凿通惠河连接南北大运河,当时的运粮船直接停泊在城外的船板胡同一带,人们就地卸粮售卖,于是形成了粮食买卖一条街。南人叫糯米,北人叫江米。时间一长人们就干脆叫它江米巷了。北京胡同的名字多很实用,见了名字就知道它的含义。如今人们之所以还留恋北京的老胡同,十有八九和这有关。
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京。从此江米巷就成了城里的一条长街。
从东江米巷到东交民巷[墙根网]
“正义路”的御河和御河桥
到了明、清两代,由于这里离皇上家最近,于是乎各衙门口就一股脑的奔这里迁,这样可以方便早上请示晚上汇报,就连皇上打个喷嚏也能立马听见。这里顺着数有宗人府、吏部、户部和礼部,还有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和太医院;挨东边的有銮驾库、翰林院、梁公府、达子馆等。南边有会同馆、四译馆、怡亲王祠、庶常馆、宗人府监狱和太仆寺等。这里当时还有座御河桥,就在现在的正义路那里。民国的时候这里改为暗河,如今这里一没有河,二也没有桥。
因为这地方离皇上当官的都近,当然就利好,中国人有句话说的最透彻,叫“无利不起早”。因此洋人早早就看上江米巷了。他们抱着抬着上贡的东西一进京城就住这儿不爱走了。给皇上上完贡再给什么一品二品大员上贡,据说大老从前就有一位老毛子,来京城上完贡赖着不走,生是做了几年的生意,捞了大钱,那时中国的皇上多少还有点骄气和霸气,于是就下令限制他们的经商范围。可谁知道越限制越没用,洋人反而来了情绪,一拨接一拨,大批的直往江米巷里住。
从东江米巷到东交民巷[墙根网]
1900年庚子事变后的东交民巷
来这么多人怎么办呢?总不能睡马路上,人家好歹也是使节,带那么多贡品来给天朝上贡,天朝仁慈干脆就在家门口给他们盖个招待所吧。明永乐五年建四译馆,培养翻译人员,养一帮洋人进来当教书的。没翻译对于中外两方面都不方便。第二年又建了会同馆,招待四方来往的洋人。清乾隆十三年,把两馆兼并于一起,改叫会同四译馆。新馆址就在东交民巷原会同馆址。除了这还给他们建了用于居住的宅子。
从东江米巷到东交民巷[墙根网]
东交民巷西口
第二次鸦片结束以后,清朝政府和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涉及到外国人迁入江米巷。1861年3月英国公使正式入住东江米巷的淳亲王府;法国公使正式入住安郡王府;美国公使进驻美国公民Dr-S-Swilliam位于东江米巷的私宅;俄国公使入住清初在这里修建的东正教教堂俄罗斯馆。从这以后外国公使馆的官址大多都选择在这里,一直到1900年的时候这里已建有法国、日本、美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使馆。1900年以后的《辛丑条约》中又将东江米巷改名为Legation光绪二十六年,老外得寸进尺,原先他们用的地儿占东交民巷的二十分之一,这可好一下全占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里竟成了他们的侵略大本营。公然下令劫、掠、焚三天,北京城内大火四起。东交民巷太医院的稀世珍宝--针灸铜人被抢走;御河西翰林院内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焚于一旦。
从东江米巷到东交民巷[墙根网]
东单体育场曾经是外国军队练兵场
还有邪的,老外们以为这是在他们自个家哪,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愣是把好好的中国街名改成一四不像,这帮人把东交民巷改名使馆大街、长安街改名意大利街、台基厂头条胡同改名哈特路,意思是澳国公使馆界。今天的东单体育场,那时曾是外国兵营。
清末的大学士徐桐就住在这地界,他对此深为不满,可不满又没有办法,谁让皇上都服了外,不过文人还是有文人的招,他在家门口贴了一幅自撰的对联,联曰:望洋兴叹,与鬼为邻。
不唯今人爱看纪实,那时的人们也看,当时有位作家写道:“长安门外御河桥,轿马纷纷事早朝;不料皇宫居冠地,炮台高筑欲凌宵。”
采访中听人们讲这里当年有六米高的围墙,围墙上有炮楼。不过义和团进京后,曾一度把这里改叫“鸡鸣巷”,当时还有一首竹枝词专说这档子事:交民两字改鸡鸣,共识分名胜旧名。试把六书参体例,居然转让与谐声。
但真正使东交民巷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是在新中国成立,彻底铲除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之后。
1949年的时候这里还是使馆区,有民主德国、匈牙利、缅甸等国的使馆,1959年这里的使馆迁到朝阳门外三里屯的第一使馆区。
目前东交民巷是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
推荐阅读

春节去哪儿?去探秘北京最美的胡同...

北京的春节不像南方来的暖 但大好的阳光便会想让人出去走走 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北京最美的记忆 本文详细给您介绍:五道营胡同、南锣鼓巷、北锣鼓巷、帽儿胡同、八大...[详细]

东交民巷来源众说纷纭,元末明初形成,最初为何叫东江...

东交民巷对于北京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人们习惯上将它和西交民巷联系在一起。它们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抵北新华街,东西纵贯3公里有余。这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老...[详细]

这9个最有京味儿的地方,如果你还有没去过的,就算在...

常有人说,现在的北京日新月异,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繁华,可繁华中总感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感,或许是京味文化的渐渐流失,突然发现老北京的味道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详细]

带你探寻京城好吃好玩的文艺胡同儿...

说起北京让人立刻想到的是各种胡同以及胡同里的好吃的,同时想起来的还有人山人海和排长龙的阵仗。除了南锣鼓巷、鼓楼、烟袋斜街这些著名胡同儿以外,今天小编来总结...[详细]

2018北京适合一日游的免费游玩地来啦!每一个都大有...

春回大地,阳光好,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适合帝都一日游的地方而且没有门票!免费玩!最最最赞的是,别看免费!“含金量”绝不低!个顶个的大有来头!小伙伴们赶紧收好,准备迎接春天,走...[详细]

老北京城里的西洋景儿—东交民巷

在北京,有名的胡同千百条,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北京有着700多年的胡同文化,每条胡同在历史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小故事。今天提到的这条胡同有着大规模西洋建筑群,不同...[详细]

从东江米巷到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是北京的一条名巷。但从前这里叫江米巷, 13世纪末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这有条小巷那时就叫江米巷。元大都时,皇城的东墙外,有一条水路,1292年开凿通惠河连接...[详细]

元旦去哪玩 这些地方才能代表北京味...

元旦来临,这么好的机会,你准备好怎么玩了么?元旦去哪玩?这些地方才能代表北京味![详细]

10个小众景点陪您重新发现北京城

久居北京,去过几个人山人海的“签到式”景点,就以为无处可看,那就错了。其实在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有无数隐秘的风景,或隐于闹市,或遁于市井,也许就在你日常活动的半径...[详细]

老北京胡同游 2015暑假带孩子这么玩...

老北京胡同游,2015暑假带孩子这么玩。暑假怎能不带孩子来咱们老北京感受一下,胡同风情呢?老北京胡同总是能带给人一种北京不一样的味道,这个暑假带孩子来感受一下吧。...[详细]

东交民巷 寻找胡同里的西洋旧景

东交民巷是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向东延伸的一条静谧胡同,欧式风情的小洋楼比肩接踵,大槐树枝头摇曳。这里是曾经的使馆区,这里是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这里也记录了近代...[详细]

东交民巷 美轮美奂的天主堂

东交民巷天主堂哥特式的塔尖直干苍穹,岑寂里弥漫着些许神秘。午后的阳光将东交民巷天主堂上天使像的影子拉得很长,指向远方。走进教堂,有三三两两的信徒在做祷告。教...[详细]

东交民巷——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元朝时,东交民巷和广场西侧的西交...[详细]

东交民巷利权收回始末

东交民巷街区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天安门广场东侧路,南与前门东大街相邻,北到东长安街。元朝时的东交民巷属于城外,和西交民巷连在一起,统称江米...[详细]

北京十大胡同: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东起地安门大街,西邻什刹海前海,全长近300米,被列为2007年重点建设的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 ...[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