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啤酒进京史:散啤曾是北京人的最爱

2016-07-08 01:05
盛夏之时,来瓶冰镇啤酒,曾是老北京消暑纳凉的首选。但若溯其源不难发现,“啤酒”流传到北京的历史并不久远。那么,“啤酒”一词是怎么来的?北京的第一家啤酒厂又建于何时?老北京提着暖瓶排队买啤酒的事儿您经历或听说过吗?
八国联军将啤酒运至北京
八国联军将啤酒运至北京
“啤酒”一词是青岛人发明的
最早称“皮酒”、“脾酒”
1860年以前,国人尚不知啤酒为何物,后来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西方人也随之将啤酒带到了我国。
啤酒又叫麦酒,是通过大麦麦芽糖化及发酵酿制而成,于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
“啤酒”最初是德文的“BIER”,而不是现在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英文“BEER”。对此,《汉语大字典》的解释相当明确:啤酒,“德文BIER的音译兼意译”。1897年11月,德国人占领山东青岛后,也将啤酒带入这座城市,由此啤酒“BIER”一词开始在青岛广泛使用。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登州路上创办了中国首家啤酒厂“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所以有人根据国外对啤酒的称呼,如德国称“Bier”、英国称“Beer”、法国称“Biere”、意大利称“Birre”等。
这些外文都含有“皮”的发音,又由于这种饮料含有一定量的酒精,故翻译时用了“皮酒”一词,后来或许因为“啤酒”具有养肝益脾之功效,所以青岛人把“皮酒”又称作“脾酒”,表示常喝“脾酒”可以养肝益脾,此后“脾酒”被演化为“啤酒”。1922年出版的《青岛概要》中便出现了“啤酒”两个字,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也有“麦酒俗称啤酒”之说。“啤酒”一词最早流行于青岛民间,此后逐渐在国内流行,且沿用至今。
由此可见,啤酒的“啤”字是由青岛人发明的,外国人在青岛设立啤酒厂之前,汉字里并没有这个字。
此外还有“扎啤”一说,《啤酒史话》称:“扎啤系鲜啤酒或生啤酒,为什么称为‘扎’?有两种说法:一是英文jug(罐)的音译,是由外文音译而来;二是粤港习惯称呼,从酿造工艺上讲,其本质就是酿制成熟的,未经热处理的,在市上以特定方式出售的鲜啤酒。”
建于1915年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麦芽楼(已被拆除)
建于1915年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麦芽楼(已被拆除)
啤酒最早出现于东交民巷使馆区
华工曾将啤酒戏称为“马尿”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根据相关条款规定,英国公使最先进驻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德国等其他列强也纷纷在此建立使馆。啤酒是德国人最钟爱的饮品,几乎是走到哪里就把啤酒带到哪里。1862年德国设立使馆不久,便把啤酒带入了东交民巷,从此北京出现了啤酒。
德国人视啤酒为“液体面包”,每日必饮。据传,一年夏天,德国人在使馆的院子里喝啤酒,几个华工在旁边清理花丛中的杂草,干的满头是汗,于是公使夫人将一杯啤酒递给他们,让他们以此解渴。但几个华工不知啤酒是何物,闻了闻,便连连摇头。公使夫人将酒杯塞到一位华工手里,让他尝一尝。那位华工刚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随后递给另外两位华工,他们也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公使夫人只好无可奈何地离开了。随后几位华工私下里说,这是什么酒呀,颜色黄了吧唧像马尿,味道苦了吧唧像汤药,远不如老白干喝着有劲儿,他们遂将啤酒戏称为马尿“,并渐渐流传开来。
据《八国联军目击记》载: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德国军队还把啤酒带到京城,当时存装啤酒的木桶是用橡木制作的,显得很笨重。八月中旬的北京,天气还很热,德国士兵敞胸露怀,毫无顾忌地在街头畅饮啤酒,随后将啤酒桶弃置于街巷之中。这是有关啤酒在北京的较早记述。
北京第一家啤酒厂始建于1915年
“双合盛”寓意“双人合作财源茂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一些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提出了“实业救国”口号。已在海参崴创办多家百货商店的华侨商人张廷阁和郝升堂(同为山东掖县即今莱州市人)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国外的新思想和新事物,遂萌生了兴办实业的想法。张庭阁一心想办个电车公司,郝升堂则想开个啤酒厂。
1913年春,山东福山商人朱克赓(字东海)在京西玉泉山办了“玉泉啤酒汽水公司”。他改造了原宫中御酒配方,引进西方啤酒汽水生产技术,很快酿造出第一批啤酒汽水,并首先送给逊清皇室品尝,由此得到赏赐。“柠檬、香槟塞打、香蕉、樱桃白兰地、菊子、菠萝”等饮料很快投入北京市场。
1914年张廷阁和郝升堂回国,暂居北京,在参观“玉泉啤酒汽水公司”时发现该厂生产的只是“带果味的汽水”,并不是真正的啤酒。次年,他们在广安门外东半壁街旧观音寺11号兴办了北京第一家啤酒厂“双合盛五星啤酒汽水厂”。“双合盛”原是他们在国外开设百货商店的名字,意为“双人合作,财源茂盛”。
双合盛啤酒广告招贴画
双合盛啤酒广告招贴画
建厂初期,该厂仅有糖化室一所、烤原料设备一套和酒窖三处。以后又进行了两次扩建,添置自动式烤原料设备一套,更换大型装酒机两部,扩充酒窖八处。酒厂采用清宫御用的玉泉山泉水,所用粮食多选自浙江、直隶(今河北)徐水的大麦,制酒用的酒花由捷克进口,酵母由丹麦进口。其产品口感醇厚,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
张廷阁还在民国政府农工商部将自己生产的啤酒和汽水注册为“五星”标牌。后来由于人力不足,该厂放弃了汽水的生产,集中全力进行啤酒的生产经营。1921年“五星啤酒”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两项大奖,1929年又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当时国人对啤酒了解的很少,且价格昂贵,一般人无力品尝。据1929年的统计显示,“约占十分之九”的啤酒都是供给外国人。虽然“双合盛”啤酒的品质上乘、价格低廉,但问津的国人并不多,所以除在北京销售外,多是销往天津上海、杭州、汉口、广州等外国人较多的口岸城市,尔后又经天津转销至香港及南洋群岛。为拓宽市场,张廷阁曾印制美女招贴广告扩大宣传,还举办了免费品尝、随酒赠送礼品等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双合盛五星啤酒厂首批实现公私合营。
“散啤”曾最受北京人青睐
街头常见拎着暖瓶排队抢“散啤”的场景
啤酒最初在北京销量不佳,是缘于当年大多数北京人不习惯喝啤酒,误认为啤酒有中药味,品不出啤酒特有的苦香味道。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人对啤酒的态度才有了较大的转变。
据《北京志•综合卷•人民生活志》记载:“1959年以后,居民口粮减少,副食品供应不足,营养缺乏是普遍现象。居民为了增加热量,尽管当年啤酒、露酒被列入凭票限量供应范围,但酒的消费量依然增加。市面上有时有散装啤酒供应,而且不限量购买,居民为了购买啤酒,往往是提着暖壶、端着铝锅,在饭馆前排起长队。”
因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解决温饱是首要问题,能经常喝啤酒的人还是少数,尤其在京郊,啤酒仍是稀罕物。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啤酒再次进入京城百姓的视野,饮用者不断增加,但由于市场供应紧张,京城街头再次出现了人们拎着暖瓶排着长队抢购散啤的场面。有一段时间,不少饭馆都贴出“买一升(瓶)啤酒搭卖两盘菜”的“告示”,使许多市民望“酒”兴叹。
1981年以后,外埠啤酒大量进入北京,市场销售完全敞开,居民家庭啤酒的消费量逐年上升,因为这时人们的手头宽绰了,喝啤酒逐渐在京城流行,人们时常会聚在一起喝上一顿。特别是电冰箱、冰柜普及之后,冰镇啤酒成为夏季人们消暑的佳品。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最过瘾的是不用杯子喝,而是直接用啤酒瓶子嘴对嘴地喝,美其名曰“吹”。每到三伏天儿,在大杂院的房檐下、门道里、大门前,街巷的餐馆里,都能看见人们畅饮啤酒的情形。
进入上九十年代,京城的啤酒供应更加充足,市场上已很少见到散装啤酒,而装潢精美的瓶装啤酒,各种牌号的易拉罐啤酒比比皆是……
推荐阅读
分类阅读:
北京啤酒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