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曾经在北京想租个房得交三份钱 吃瓦片的串房檐的和窝脖儿你听过吗?

2018-12-24 09:51 来源: 北京晚报
北京作为明清时期的“京师”所在,自然聚集了不少达官贵人。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垮台,老百姓流动的加剧,京城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因此,当年老北京的“房地产业”自然是很红火的。其中,尤其是房屋租赁业发展非常迅猛,因而衍生出了三个有意思的名词:“吃瓦片的”、“串房檐的”和“窝脖儿”。
刘永加

曾经在北京想租个房得交三份钱 吃瓦片的串房檐的和窝脖儿你听过吗?[墙根网]
民国时期德胜门外的大片居民
那时,靠吃房租的人家,老北京被称之为“吃瓦片的”。他们祖上做官,家产甚丰,鉴于“一辈做官,后代打砖”的警语,盖了几所房子,以备子孙没落后,用作生活来源。这一类房产,房子空闲一天就少一天收入,因此大肆做广告宣传。他们先介绍北房多少间,东西厢房情况如何,特别强调灰砖青瓦,建筑坚固,上有天花,下有地板,灯水俱全,购物方便,再加上临近几路电车站,交通方便,还有电话可以借用等。从内容看可知其情急。房产的租金可以商量,平均每间二元左右。
1928年,北洋政府跨台,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北洋政府的军阀官僚政客纷纷南下另投新主,大官僚带动一群小官吏也随之南移。他们有的全家搬走,有的留一部分家人住守。空下来的房子,租给别人住,既可免日久荒圮,又可收入租金,一举两得。这一类人群,他们不着急出租,意在要高价,招帖行文口气比较平稳:“吉房招租:空房十余间,独门独院,青砖灰瓦,灯水俱全,欲租者请到某某街(或胡同)某号。无家眷不租,门房领看。”这种房屋租价平均每间在二元半,北房可高至三元,承租这类房屋的,一为外省下台军阀官僚,一为乡村地主或城市富商,他们以北平为吃喝玩乐场所,卜居作寓公。因为这类房主并不等钱用,讲价钱的余地不大。
政治中心南移以后,本来已是纯消费城市的北平就更加冷落了。那时物价低廉,银根紧缺,中等人家已感手头支绌,小康之户同样感到现金来之不易。当时,北平城里的空房多,除了上述一些外省军阀和富豪来作寓公外,仍然不乏从各地来的求职者。那时,北平还有地方政府以及派驻的军政机关,求职者仍会把北京看作求职目标,纷纷前来北平谋差事,租下房子,一住半年几个月甚至一年两载。居民中也有几种择居者,有的因没落由大房迁小房,有的想改变环境迁居条件较好的房子,有的因邻居不和,有的穷极迷信风水,这些人能不到处找房子吗?所以,老北京的租房市场一直不错。
在老北京,自己房无一间,长年租房居住的人,被称为“串房檐儿的”。长年租房住的人无非两种:一是有房之家多年来人口繁衍,原有住房已容纳不下,不得不租房以疏散人口。第二种租房住的多为外地在京就业者,如在京经商或任职后,家眷接来就要选择适当地点租房安家,这些人是串房檐儿的主流。当然,串房檐的人中,由于资财积累若干年后也有不少人在北京购买房产,从此脱离了串房檐队伍的;但许多靠微薄工资生活的,只能免强糊口,哪还敢作买房置产的非分之想,只有老老实实做“串房檐儿的”。
老北京民房租赁的规矩,一般是新房客迁入时“茶房三份”一次交清。一份是当月房租;茶钱则是预收一个月房租,留待退租时可以通知房东“住茶钱”,即以茶钱抵最后一月的房租。采取这一措施,是怕房客最后一月住满时突然退房不住,房东仓促间一时找不到房客而影响房租收入;另外一份叫打扫钱,房东负责把空房打扫干净才出租,所以要收相当于一个月租金的报酬。
有了“吃瓦片的”和“串房檐的”一族,就衍生出靠给人家搬家吃饭一族,其中出力扛家具的被称为“窝脖儿”。那时的北京城市交通条件差,居民搬家全靠四九城的“脚行”,也称“搬家的”,就是现在的“搬家公司”。找搬家要到各城大街面上的茶馆里面找,茶馆就是联系业务的场所,那里一天到晚总有人等候接洽,有需要搬家的人,说清搬家时间和起止地点,他就会派人到家来看,以估计全部搬迁有多大工作量。当时用的是人力排子车,对有些怕磕碰的东西如大件磁器或大穿衣镜之类就得用人扛,俗称为“窝脖儿”。哪怕有几间屋子的东西,经此人看上一遍,就能基本准确地估出搬这些东西共需几车再加几扛,并随即估出全部费。
窝脖儿这一行在老北京搬运行业中可称是个独特的技术。对不同器形和不同大小的东西,富有经验的老师傅到手就能捆成非常牢靠、扛起来易于保持平衡的一件。他们肩扛着体积很大的东西,下面依然迈稳的步子前进,毫不摇摆。长此以往,窝勃儿老师傅项部多被压成畸形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干这行的。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一般老北京的家庭杂物用具比较多,用具类又多传了几代人,不肯轻易抛弃,因此又多又杂又重的东西很多,搬运虽有人包干负责,但装车时的照料,搬到新房后逐一放到适当地方,这些搬家扫尾工作起码要十天半月才能完成。家中男丁少,劳动力缺乏的人家,每每都把搬家视为畏途。过去从东直门地区搬到宣武门,从西单搬到北新桥都称为长途搬迁,其搬家的艰苦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所以那时常听到串房檐的人无限感慨地说:“怕搬家,谁叫你自己没房呢!”
推荐阅读

北京海淀市场租房补贴标准拟调整,三口之家最高补贴...

海淀区房管局、海淀区财政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海淀区市场租房补贴申请条件及补贴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拟提高市场...[详细]

北京市场租房补贴申请条件及补贴标准调整通知(征...

好消息!北京拟放宽市场租房补贴申请条件,提高补贴标准。关于调整本市市场租房补贴申请条件及补贴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原文如下。...[详细]

北京实用租房指南 全是过来人的经验...

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窝”?实地看房要看些什么?签租房合同要注意哪些细节?超实用的毕业生租房指南...[详细]

北京禁止违法群!北京发布新版住房租赁合同,重点帮您...

7月8日下午,北京住建委和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三种租房合同示范文本:《北京市住房租赁合同》《北京市房屋出租经纪服务合同》《北京市房屋承租经纪服务合同》...[详细]

北京新版租房合同发布 明确禁止违法群租...

北京发布新版租房合同示范文本,示范文本均在说明中强调,不得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分割出租、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等有...[详细]

北京房屋出租税率怎么计算?北京房屋租赁手续办理流...

很多朋友不知道出租房子还要交税,其实这个税收是由出租方承担的,这个交税的税收都是根据租金来决定收取多少的,所以它是有一套计算方式的,那么对于北京房屋出租税率怎...[详细]

北京租房税减半 那么新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还记得年初大家还在热议租房抵扣个税遭遇缴税僵局,[京房字]发布了相关推送:[深度]租房抵扣个税遇缴税僵局如何破局!,建议减免租房的税费,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老百...[详细]

北京空中花园修建史:1983年首建 如今已不止用来观...

现代城市高楼林立,倾慕绿色的城市人把光秃秃的楼顶布置成花园美景供观赏休憩,也常常把屋顶花园浪漫地叫做“空中花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开始出现空中花园,第一...[详细]

曾经在北京想租个房得交三份钱 吃瓦片的串房檐的...

北京作为明清时期的“京师”所在,自然聚集了不少达官贵人。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垮台,老百姓流动的加剧,京城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因此,当年老北京的“房...[详细]

两节期间哄抬房租将严惩!北京将严查假期5大市场价...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将“扎堆”到来,除了成为消费者“买买买”的美好时光,也给奸商们带来了机会。北京市发改委近日下发公告称,将在9月21日-10月7日,开展“两节”期间...[详细]

北京惩戒哄抬房租 严打黑中介、二房东...

  昨天(3月31日),北京市住建委执法人员直奔群众反映房租上涨异常、存在“黑中介”“二房东”现象的大兴旧宫、海淀慈寿寺等区域开展突击检查。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详细]

北京租房新政出炉!

市住建委、市发改委等部门今天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北京的住房租赁新政要出炉啦! 这一次,可谓是实实在在地赋...[详细]

“无县北京”要来了 这些区名你造么?...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大潮下,将下属的县(市)改区,从而壮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这是目前很多大城市通常会采取的方式。当然,咱们的帝都也不例外。日前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详细]

半个多世纪以前北京什么样?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京城是个什么样?记者在北京华辰公布的老照片中看到,四九城的城楼还都巍然耸立,只是古老的城墙已经到处残缺,而且杂草丛生,有些地方甚至长出了小树。在...[详细]

图说北京三千年

北京三千年,建都八百载,多少鲜为人知的政界往事曾在此风水宝地轮番上演?玄机重重的文化谜团,伴随着帝王显贵长眠地下,至今还有多少未曾揭开神秘面纱?无奇不有的民间传说...[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