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胡同暖意遐思

1970-01-01 08:00 来源: 墙根网 / 北京日报

  胡同里“煤改电”以后,四合院的平房安了电暖器。寒冬外出归来,一推门,一股暖人的热气扑面而来。这是在北京胡同住了大半辈子从未有过的感觉。

  烧土暖气的时候,天天搬煤、倒炉灰。最恼人的是,清早起来加煤时,眼看燃尽的整块煤夹到炉口儿,突然碎裂坠下,炉灰忽地“喷发”出来,四处扬尘。这时的心情坏到极点!

  冬末的一个早上,正想起床,猛然觉得头晕,想吐。赶紧去卫生间,刚下床,便不由自主跌坐地上。醒悟中煤气了,挣扎着打开门窗。虽然屋里冷如冰窖,但脑子慢慢清醒了,很是后怕。

  这一切都永远成为了历史,家家户户到销售点挑选电暖器的时候,喜气洋洋的,脸上挂着笑。

  土暖气之前,冬天屋里装烟囱烧炉子。大约过了“三八节”,母亲就把室内取暖炉撤了。住楼房的大姐回家,总说:“有点儿冷。”更早,上世纪50年代初,冬季烧块儿煤。大块儿煤砸成小块儿,再劈柴生火。幼时母亲挥动铁锤在寒冷的院子里砸煤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后来逐渐改烧煤球儿、蜂窝煤。

  烧煤取暖的年月,最羡慕平房有暖气的人家。住在这样房子里的,不是首长,就是文化人。90年代去组稿,到了东四某条胡同一位知名学者家。暖气挺热,一进门,主人就让脱外衣。这时着实艳羡暖烘烘的室温,喟叹暖气真是人间冬令的高级享受啊。

  离家不远,是故宫。我从小就好奇--冬天皇宫里怎么取暖?

  近年看了一本书,才知道皇上和眷属住的房子非同一般,地砖下面是空的,是地道。冬天,在地道里燃烧木炭,屋内温暖如春。烧木炭没烟气,所以明清时代,寒冬腊月,宫外百姓遥望紫禁城,从未见宫中冒出浓烟。室温高,不免干燥。宫中有个巧法子:慈禧住的储秀宫里,每天有八个宫女用湿抹布反复擦拭地面、陈设。又洁净,又维持湿度,老佛爷肯定特舒坦。

  我经历的最热闹的“取暖”,发生在“插队”的时候。村儿里冬天不生炉子,用苞谷秆烧炕。腊月的晚上,刚烧好炕,村儿里的伙伴儿来串门,忙请他们上炕。大家围坐炕上,腿上盖着棉被,浑身暖呼呼的。蒸的红薯熟了,端上炕,大伙儿吹着气,两手捧着吃,聊起来。农村的奇闻轶事,城里的新鲜事儿,一个接一个,欢声笑语不断。那次取暖的快乐,以后再也没有碰到。

  最难忘的“取暖”,是“文革”中徒步南下时遇到的。

  三九寒冬,顶着凛冽的北风在华北平原艰难迈步,汗湿透了棉袄,脚上起了泡,一瘸一拐进了接待站。先找炉子取暖。这儿是地炉,火苗很旺。正双手烤火,一位大妈过来,帮我把棉衣架起来烤,又端盆热水让我暖脚。随后,她从衣襟上取下根针,在油灯上烧了一下,又从头上拔下根头发穿过针眼儿。然后,小心翼翼用针刺穿我脚上的泡,让水儿流出来。最后,将发丝系在泡上。次日重新上路,周身暖和,脚上一点儿也不疼,而且不再起泡。返京时,改了路线,没能探望大妈,但心中一直保留着一份感激。的确,永远不该忘记送暖的人。

  《红楼梦》里,宝玉冬天住在怡红院暖阁儿,有热炕,有暖洋洋的熏笼,小巧而温煦,只容下他和一个侍奉的丫头。长辈们真是精心呵护啊。宝玉似乎习以为常,一次也没提及此事。

  老舍先生始终记得,自己降生的节骨眼儿,母亲晕了过去。是及时赶来的大姐把他抱在怀里,温暖了他,才“致未冻死”。数十年后,他在一篇文章中恳挚“感谢大姐”及时送暖。

  四合院电暖器装好后,下班回家,仍见好几位师傅在院里忙活。原来,是给各家各户的墙壁装保温层,猛然间,又一股暖意迎面扑来。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