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高碑胡同 一部电话连千家

1970-01-01 08:00 来源: 墙根网 / 北京晚报

  高碑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角,呈东西走向,长大约三四百米,宽五六米左右,东口正对人民大会堂的西南门,西口位于兵部洼胡同中,与东新帘子胡同东口斜对面。1999年因建设国家大剧院,高碑胡同消逝了。

  在京城多如牛毛的胡同中,高碑胡同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胡同,但它却记载着我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

  我家住的于抚院13号,1965年改为育抚胡同30号。据老人讲,此胡同因住过一位清末的于大人而得名,这个我无从考证。育抚胡同是一条呈西南—东北走向的、弯弯曲曲的Y形胡同,胡同的北口在东绒线胡同的南面,两个南口开在高碑胡同北侧,小时候,我就读的学校就在高碑胡同。

  高碑胡同小学位于胡同中间路北,我在这里度过了愉快和美好的6年小学生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国庆节、“五一”节或有外宾来访的夹道欢迎任务,高碑小学具有民族风格的“霸王鞭”表演都会大出风头。学校的“红领巾理发室、小银行”培养了我们自己动手、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至今受益匪浅。

  高碑胡同东口路北凹进一块儿,这曾是我们儿时踢球的好地方。坐北朝南的一座小四合院,漆黑大门两侧,分别书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先生曾在此居住过。

  高碑胡同23号院位于胡同中间路北,我们都俗称它“大红门儿”。据说解放前是家面粉公司,后改成了轻工业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宿舍。院子很大,既有平房,也有3层尖顶红色小楼,还有汽车库,我常看见“华沙”、“胜利20”、“伏尔加”从这里出入。

  紧挨着23号大院西边,有间15平方米的小房和一个六七平方米的小院,住着一家看电话的老夫妇,黄底红字的“公用电话”铁牌钉在门口。二位老人待人和气,无论刮风下雨、下雪,只要有传呼,一定送到家中。夜里如遇急事需打电话,也照样起来开门。当时送一个传呼电话,只收5分钱,打一个电话收4分钱。大爷负责接听,然后将要传呼的内容写在自己用废白纸裁好的纸条上,大爷的字写得很好,由大妈送到需要传电话的人家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百姓家中没有电话,东到人民大会堂西侧路,西到兵部洼,南到西交民巷,北到东绒线胡同,方圆近千户人家的通讯联络,都靠二位老人的这个公用电话。

  我妈很体贴老人,每当大妈到我家传电话,妈妈都给一角钱,并不让找钱。每到春节,妈妈还要将自己蒸好的大白馒头,点上红点儿,然后和炸好的带鱼段儿送给二位老人。

  记得紧邻老人的住宅,是一座庙宇,小时候我们常到庙中玩耍,大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庙宇拆除,建起了三层楼房的北京86中学。中学的正门在东绒线胡同,坐南朝北。后门儿就开在高碑胡同北侧,我们那时常从后门进入操场去踢球。再后来,86中学与别的学校合并,北京市高教局搬到此处办公。

  高碑胡同路南的34号院,是北京铁路分局的宿舍,院子较大,绿树成荫,前院有一座二层小楼。高碑胡同50号院,也是一个很大的院落,院内树木茂密,靠近门口的那棵树树干粗壮,树叶几乎覆盖了整个院子,建国家大剧院时,有关部门将它保留了下来,并在树基部分砌起了围挡,如今它就矗立在大剧院南门路边,见证着高碑胡同曾经的沧桑岁月。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