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北京胡同里的酒吧

1970-01-01 08:00 来源: 墙根网 / 北京晚报

  酒吧是一种舶来的消费方式,近二三十年却在中国呈滥觞之势,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到深山大谷旅游区,乃至世界屋脊布达拉宫附近,据说北京是最多的。

北京胡同里的酒吧
北京胡同里的酒吧

  酒吧的前身,应当是民间小酒馆,形成于古老的社会交往和商贸活动当中。海员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它们相近的样子,就像彼此隔绝的原始人打造的工具也十分相近一样。随着工商业时代的到来,小酒馆逐渐蜕变为酒吧,这在世界各地也是相近的,只不过蜕变的步调不那么一致。酒吧区别于小酒馆的标志性设施,是吧台,这也是bar的原意。还有刻意营造气氛的灯光和音乐,以及琳琅满目的玻璃器皿和酒柜。

  北京的酒吧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业乌托邦终结,工商业狂飙突进。最初是为了迎合外国人和他们的陪伴者,不久便被迷恋西方的年轻人奉为时尚。当第一批暴发户还在传统的酒馆中大摆筵席,拮据的小资们已经在酒吧中紧迫地体验着身份的升华了。这时,酒吧似乎并不那么工商业,反而更具有意识形态的价值。年轻人向酒吧索要的,与其说是时尚,不如说是反叛和放纵。所以,在早期酒吧中,如三里屯和滚石广场,音乐是狂躁的,灯光是强烈的。

  酒吧的回归或自我矫正,与中产阶级的兴起有关。其实中产阶级同资产的关系不是很大,主要取决于劳动方式,大致相当于白领,即非体力劳动者。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一般都占人口80%以上,中国目前仅占15%左右。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大富大贵不敢奢望,起码也得混个中产吧。北京是政治文化和商贸活动中心,从事政治文化和商贸行当的人自然众多,全国的中产阶级都往这儿扎堆,世界各地的中产阶级也往这儿溜达,酒吧能不越开越多吗?

  实际上,酒吧就是中产阶级挑三拣四的产物,既不齿小酒馆那种放浪形骸,又不屑贵族沙龙那种装腔作势。两边一就合,就成了这样子。既有小酒馆的简单随意,又有贵族沙龙的优雅精致。音乐慢下来,灯光暗下来,语声轻下来,正符合中产阶级从容内敛的心境。英国学者认为,所谓的英国精神,就是从酒吧里滋长起来的。先是小酒馆,而后是酒吧。将矜持、冷漠和闲适,作为一种气质传承下来。不可一世的工商业帝国,也以先行的风范,为酒吧定了基调。也就是说,全球的酒吧和中产阶级,都在不自觉地效仿英国精神。

  北京历史上,与酒吧氛围更接近的应当是茶馆。在寻常小酒馆里,光着膀子吆喝划拳是可以的。在茶馆里就不行,茶馆里消费的,与其说是茶,不如说是雅和闲。北京人的闲与英国人不同,英国人闲得矜持冷漠,北京人却闲得亲切热闹。北京人并非不矜持,却主要体现在礼数上。街坊邻里攀谈,南来北往搭讪,各色人等逢迎,国事家事天下事融汇一堂……这是否也可以归结为“北京精神”?

  北京的酒吧,最初聚集在使馆区、外国人居住区和繁华商业区。近几年却深入到胡同当中,如后海附近街区和南锣鼓巷,以及方家胡同一带。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底盘,其间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外来的和时尚的酒吧文化,与这里根本不搭调,却意外地透着厚重和别致。

  这种迹象似乎表明,见多识广、站稳脚跟的中产阶级,正在潜意识中油然“触底”。以前大家都是向外看,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西方、更时尚;现在则是向内看,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沉着、更本土。

  北京形容去酒吧消费的一个词是“泡”,有事没事都泡着,有话没话都泡着。所谓泡,就是浸透或溶解,泡出本色来,泡出老根儿来。以往的矜持拘谨中,逐渐掺入这片土地固有的浪漫、懒散和强悍。你看从酒吧出去的人,那副自在的步态,那份恍惚的快意和沧桑感,与大梦深深的胡同是多么贴切。虽然酒吧的兴盛与中产阶级有关,却不属于、也不抵触任何阶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阶级身份过于在意,不妨到那里去,适当地淡忘一下。其实阶级也像鸡尾酒一样,看着层次分明,喝下去不过是那一点微醺。此一瞬譬如朝露,彼一瞬地老天荒。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