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北京昌平博物馆:古代陶俑成网红 “呆萌混搭风”是民族交融的物证

2019年07月02日

“奠安燕蓟,节控雄关。畿辅重镇,京师之枕”,昌平作为北京城的北大门,拥有众多的重点保护文物和秀丽的人文风光,素有“密迩王室,股胧重地”的美誉。山川形胜,人文荟萃的昌平北枕燕山,西峙太行,东临沧海,南望京师,拥有居庸关、龙虎台等险隘以及明代陵寝,昌平区博物馆也自然藏有多件历年来的出土文物,值得市民前去一探。
北京昌平博物馆:古代陶俑成网红 “呆萌混搭风”是民族交融的物证[墙根网]
昌平区博物馆与昌平区图书馆位于同一个大楼里,进入大楼后可直接去展厅参观,不需要购买门票。博物馆虽然占地不大,但分区清晰,布局明朗,分为昌平风情民俗展和古代昌平文物展两个展厅,分别布局在一楼和二楼。此外四楼还设有临时展,定期展览书画、摄影作品等。在一楼大厅还设有一排展板,详细地介绍昌平区文物的分布情况。据介绍,作为北京市的文物大区,昌平全区共有各类文物处点228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区博物馆内现有藏品1800余件(套),主要来源为昌平区出土文物和征集文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楼的民俗风情展厅虽不大,但生动展示出上世纪昌平人的生活痕迹。展厅显眼处的玻璃橱窗内,一个个身着青蓝布衫的泥人或站或坐,或喜或怒,有的摩肩接踵地逛庙会,有的锣鼓喧天地出嫁接亲,还有的聚在秋收时的农场边欢庆丰年……泥塑所呈现的场景鲜活生动,勾得来往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发出点评:“那是迎亲队伍吹着唢呐”、“原来起灵抬柩有十六抬、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之说”、“以前搬迁,要先搬进玻璃瓶子、案板、筷子、蜡烛、发面等东西,寓意‘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和‘发福’,您说多有趣。”
古代昌平文物展则是昌平区博物馆的重头戏。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器具,夏商周的陶罐瓦罐,汉代的陶壶、辽代的陶俑、明清的瓷器……一件件不同时期的文物宛如一段段重见天日的历史,静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1986年8月于南口陈庄辽墓出土的一对辽代陶俑,是这里小有名气的“网红”展品。两个泥灰色的陶俑为一男一女,表情安宁,略带微笑。特别有意思的是,陶俑的发型十分别致,男性陶俑的头发从额上方编成了一股长辫子,束在脑后,女性陶俑的头发则中分后各系成两股发辫自然下垂-- 那是辽代特有的民族发式。但倘若用心分辨,则会发现两个陶俑的衣服却是典型的中原风格,这种“混搭风”既显得十分“呆萌”,也是北京地区民族交融的物证。
展厅内摆放的来自昌平区百善镇吕各庄村的120岁大铁钟也是一段段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口钟造于1899年。大钟高76厘米,重105公斤,由生铁铸成。早年间悬挂在吕格庄村的西庙里。民国二十八年发大水,吕各庄村就曾鸣钟警示,提醒村民们躲到地势较高的邻居家避难;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村里再次鸣钟,告知村民们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生产队时期,吕各庄三队曾以此钟作为早起上工的统一号令,使社员们按时出工免于迟到误工;1998年,百善中心小学经吕各庄村同意,将铁钟安放在校园内,每到停电时,学校就以钟声预示上下课时间。直到2014年村委会才决定将钟交给区博物馆妥善保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昌平区博物馆的展品离不开30名古玩爱玩者的无偿“献宝”。辽金的魂瓶、元代白釉碗、明代黑釉雕龙瓷罐、清代的青玉镂空灯笼坠、近代仿红山玉猪龙、民国粉彩龙花卉盘……我了解到,此前光是30名昌平古玩协会会员就向博物馆无偿捐赠木、瓷、陶等古玩藏品100余件,涉及我国历史上的多个朝代和时期,令人动容。其中清代哥窑青釉碗和明代龙泉釉葵口碗值得细细赏玩。
GO提示:
昌平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0号,免费参观,开馆时间为每天9:00 - 16:00,周一闭馆,节假日不休。若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从昌平线昌平东关地铁站出,步行800米即可达到。
 
推荐阅读

昌平博物馆近日正式对外开放

经过两年的闭馆升级改造,昌平博物馆近日正式对外开放。开馆当天,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博物馆大厅举办《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仪式,邀请市民走进博物馆,参观丰富的藏品。...[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