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北京民宅大门上的“门钹”

2012年03月01日

    “门钹”又叫“门环”,或者说就是门环,是老北京城里的民宅,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四合院院门上不可少的装饰物。

    俗话说,“大门”是一户人家的“脸面”,表示其身份和地位。所以北京城里的民宅中,稍有点脸面人家的院门上几乎都有一对金属饰物,官名叫“门钹”,北京百姓称其“门环”。

    门环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门环是一种呈六方形,方约7寸左右,中部突起,在凸出的中部吊有树叶状的铁片或铁环。在与门板固定的地方呈六角状,上有孔,孔上穿钉与门板结合在一起。由于六角形的门环状似乐器中的“钹”,也似防雨戴的草帽,所以也有人戏称其为扣在大门上的“铁草帽”。我家所住的大院大门的门环,就是一对典型的“铁草帽”。

    门环一般是为开关门方便之用,多为铁制物。铜制且上面装饰有兽面的门环只有过去的王府才能享用。院内的人出门时,用双手拉住中部的叶状片儿或铁环带上门再关严实;外来人如见大门紧闭则轻叩门环,以唤院内的人开门。若熟人来,有的叩门响数和轻重都有规律。

    过去,有小孩子淘气叩人家门环后便跑开,待人家开门后找不着人的事也有之,但这样的事儿极少,否则还不把人累坏了。所以淘气的孩子一般还是注意“讲道德”的。至于院内的人出门归来,或有客人来访,除有急事叩门声重点儿外,一般也是轻叩门环。至于过去有送煤或送菜等人到门前,也是轻叩门环,若门里的人听不见则多叩几遍罢了。

    上世纪50年代始,许多独门独户居住的四合院变成了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等人家共同居住的大杂院;而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过后,不仅更多的四合院演变成大杂院,而且院内的住家开始了各自为战的搭建之风,院内的建筑布局发生了大的改变。大杂院每天进出的人多而且频繁,所以大门一般都是敞开着,几乎很少有关闭的,门环除了作为饰物外,还真失去了它的实际作用。至于叩门,不仅成为众多胡同里的孩子们的一种“游戏”,甚至有些大人也用叩门为一乐来哄孩子。如我们院内有一个妇女,没事就抱着孩子叩门玩,一边轻叩门,一般还给孩子念一部儿童剧里的描写大灰狼骗孩子开门的歌谣:“大门栓、二门鼻儿,笤帚疙瘩(都是剧中小孩子的别称)来开门。再把门环叩三下,乖乖的孩子快开门。”在念完“叩三下儿”后,她真的叩三下门环发出三声清脆的响声。像这样的现象,在胡同里的住家中还不是少数,好在因为住大杂院吗什么人都有,所以大家也学会了“包容”。

    过去的门环和叩门声也堪为老北京城里的一景。如今随着大部分平房被拆,人们都住进了整齐的楼房,所以“这一景”也就随之消失了。(马天骥)

推荐阅读

北京古建筑之谜

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都,珍贵的文物数不胜数,说它的古建筑是这座城市最有价值的不动产,应该没有人反对。长城、故宫、天坛、十三陵是北京最知名的古代建筑,在那里人们可...[详细]

北京和“虎”有关的建筑

北京史研究专家王铭珍曾查考1986年出版的《北京市街道名称录》,发现北京曾被称为“老虎洞”的曾有9处,其中位于今崇文区的有3处,位于东城和西城区的各有2处,朝阳和海...[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