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古都风情手绘老北京旅游地图

北京,九门深处

2012年01月15日

手绘老北京旅游地图[墙根网]

 

  老话说,“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深处,就是北京的老城。光阴在那里徘徊不前,老宅、故居、晨钟暮谷、胡同纵横……

  钟鼓楼

  清代以时辰香定时,鼓由銮仪卫派旗司鼓手专司,香则为钦天监所掌。鼓楼上有主鼓一面,另有更鼓25面。每晚戌时定更,司鼓核卫以“对灯”为号。过去的北京钟声响、城门关、交道断,也叫“净街”,此时皇宫乃至京城大街小巷的更夫,就手拿铜锣、梆子开始了巡夜。

  学唱京戏

  旧时到科班学戏的,甭管你功底儿咋样,都得在科班里先学着怎么侍候师傅,打水、扫地、干杂活儿。之后师傅瞧着你是块材料才教给你学习唱念及小型身段表演。而练武功及排戏则等有机会与大班角儿穿插交错在歌舞台上进行。月月年年循环往复,学生入科十月就基本上掌握了出帽儿戏了。

  人力车胡同游

  清末民初,人力车自日本传到中国,北京便有人着力模仿打造。北京第一个制造人力车(洋车)的是懋顺车厂,其地点在东华门街路南。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西四北大街路东的和顺车厂,开始造黑漆圆厢胶皮车。每辆售大洋175元,车高一米八,周包白铜活儿,车左右挡泥板和扶手也都包白铜活儿。还有车灯一对,东洋脚铃一个,一切都比铁皮车讲究。

  时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老外坐着旧时的人力三轮车,逛北京的胡同,在深深的老巷子里寻找老北京过去的故事和留下来的古迹。

  包饺子

  过去,北京的穷人多,一年到头儿地忙活,苦熬了一年,就盼着过年儿了。等到三十儿晚上,接完神,就要包团圆饺子。素馅的有面筋、豆腐、木耳、黄花、白菜等,待包的时候在某个饺子里放上一枚铜钱儿,谁吃了这个带钱儿的饺子,全年就能走好运。

  如今,外国游客来到北京参加胡同游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到大杂院里瞧瞧普通老百姓家里的传统生活,和他们一起包点儿饺子,吃点儿老北京人的家常便饭,这都成了时下的一景了。

  灯市口

  早年间,北京灯与市合二为一,始于明代的灯市在老北京东城的灯市口一带。

  清代又将这“灯”与“市”分开了。“市”归琉璃厂、灵佑宫。“灯”在内城以东四牌楼、地安门一带为最盛,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等地次之;外城又以商业最繁华的前门外大街及其他买卖区为最盛。

  老北京是官地儿,有着大大小小的官儿,前门外大栅栏的买卖店铺最少都要有一对带“官衔”的纱灯,这都是白纱灯,两头糊黑云头儿花边,中间一行“扁宋”红字写明了官衔儿。

  到了清末,北京有了电之后,各地都灯火通明,只有廊坊头条儿、大栅栏儿一带的大金店、大绸缎庄的细绢宫灯还尚有一看。

  银锭桥

  燕京八景在传说上颇有些出入,实际是“琼岛春荫”、“太液秋波”、“西山晴雪”、“居庸叠翠”、“玉泉趵突”、“卢沟晓月”、“蓟门烟树”、“金台夕照”。也不知何年何月,久居此地儿的“老北京”也把鼓楼前烟袋斜街西南头的银锭桥也并入了燕京八景之一,可见其景色著名。

  在银锭桥上,旧京风景一览无余。东望小桥流水人家,西望则远山叠翠,天边烟波浩淼,视野深阔,又是一番情趣,著名的“银锭观山”和“海水倒流”就在这儿。再看桥的南部,是著名的大小金丝套古老胡同;往桥的北面走上数十步,就到了古香古色的烟袋斜街。四面环视,古朴之情与观山景色和谐地融为一体。

  前门牌楼

  前门大街牌楼始建于清代。由于正阳门是明、清两代京城的正南门,所以前门外大街早就成为京师最繁盛、热闹的商业街,著名的饭馆、戏楼、商号、妓院多开在这里,声色犬马,富甲天下,帝都精华,尽荟于斯。建在这里的牌楼,当然也就与众不同。前门牌楼建在正阳门南,出得前门桥头不远,与瓮城箭楼相对呼应,立有六柱,宽达五门,高冲九霄,蕴含着天子脚下、帝皇之家“九五之尊”的威仪,系京城牌楼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由于它是五开间,所以京城百姓俗称其为“五牌楼”。

  解放初牌楼前是护城河,河上有正阳桥,五牌楼的匾额上书有“正阳桥”三个大字,所以五牌楼也属于桥牌楼。

  长卷遛鸟

  养鸟也是老北京人的嗜好和消遣之一。养鸟,有人是为了观赏,有人为看彩儿,所以就挑羽毛艳丽、形体出众、外表五彩的鸟来养,自个儿瞧着舒坦。有人养鸟不是为了眼睛舒坦,而是为了耳朵过瘾,也就是想听声儿,所以养画眉、百灵、红靛颏、蓝靛颏、黄鸟儿,养这种鸟得花功夫,每天儿早上去“溜鸟儿”,否则就是叫,也不好听。

  每天清早,胡同里、公园内,还到处可以看见悠闲的遛鸟的人们。

  金丝套

  什刹海地区有个地名叫“金丝套”,金丝套以银锭桥为界,前海北沿,后海南沿,总共包括18条胡同,现在仍保留着北京最旧胡同格局。

  明代内府衙门的设置中有一个机构叫“织染所”,这个织染所职掌内承运库所用的色绢,其生产染制的色绢不仅供应内廷,而且包括外廷,故而朝廷派有工部大吏,在此督造。这里生产的金、银丝绦最为著名,便有了“金丝套”的名字。

  金丝套至今保存还有几处寺庙,海潮庵、净海寺,还有丰泰庵,也就是传说中被崇祯皇帝自缢前砍伤了的公主削发为尼后的所住的庵。

  卖空竹

  过去北京花市、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的庙会上和新春琉璃厂厂甸都有空竹摊,最有名的是烙有火印商标的“双葫芦”空竹,因“双葫芦”选材精良、制造讲究、粘合坚固,抖动起来,有低音儿,还有高音儿,堪称一绝。

  民居生活

  旧时,京城胡同内的大小宅门里,只要有上一块儿地,院里都会种上几棵向日葵。一来给院子里增添些绿意,二来也给各家来的客人增添点聊天的“佐料”。

  但是如果院里有那么几个淘气的孩子,趁着晌午大人们没看住。葵花子就全便宜这帮小家伙了。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最早记载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当时名叫“打鱼厅斜街”,元代道教最高管理机构广福观恰好建在这里。

  旧京城什刹海附近王府众多,旗人、清朝官兵嗜好吸旱烟,因而烟袋斜街一带烟铺剧增,烟和烟具的种类也十分繁多。在烟袋斜街东口有一家山西人开的烟铺,为招揽生意,在铺外竖了一根1.5米高的木质大烟袋锅子做幌子。传说胡同东口的两家烟铺儿,还给慈禧清洗过烟袋,因此这条小街才声名大作。乾隆十五年(1750年)官方正式定名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现在依稀是旧时的模样,身临其境怀旧意味油然而生。


推荐阅读

手绘老北京旅游地图

 老话说,“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深处,就是北京的老城。光阴在那里徘徊不前,老宅、故居、晨钟暮谷、胡同纵横…… ...[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