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宣南街巷的由来

2012-06-02 09:21
   西城区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到三千年前的“蓟”,蓟国的都城曰“蓟城”。经专家考证,蓟城的大体方位即在今西城区广安门一带。为了纪念北京建城,西城区在广安门外滨河公园处,建立北京建城纪念柱。柱上榜文曰:“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并在纪念柱前建立《北京建城记》碑,碑文为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撰写。
蓟城,自秦汉、魏晋以来一直是北方的重镇,历代为兵家镇守。辽代在蓟城基础上建立了幽州,也称南京,是辽代统治者的陪都,这使幽州城得以进一步发展,辽代仿唐宋旧制,城内设坊,对城市进行管理。每个坊辖管一定的范围,坊有坊墙,并设有坊门,坊内均有一条主要街巷。依房山云居寺石经的发现,辽代南京城内已有“檀州街”之记载,这是在西城区这块土地上最早出现的街巷名称。依“妙法莲花经”题记称:“南京檀州街显忠坊门南颊驻马家印造太平五年岁次乙丑八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依此记题推算太平五年即1026年,檀州街的出现迄今已逾千年。
  西城区街巷多数为明朝发展而来,明朝永乐定都北京,当时称北京为顺天府,也称“京师”。明朝中叶,嘉靖三十九年出版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今西城区内计街巷胡同一百九十个。其中有的街巷胡同不仅地理位置没有变化,甚至有的名称今天也仍在沿用。廊房于明朝永乐年之初出现,都市四门各建廊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廊房头条、二条、三条至今仍存,其廊房四条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古老商业街大栅栏街。大栅栏街以南,如王皮、蔡家、施家、张善家(今称“掌扇”)、云居寺(今改称“云居”)、井儿(今称“湿井”)、干井儿(今称“甘井”)、车营儿(今称“车辇胡同”)诸巷,依然保留了明朝的名称。
清朝以来,宣南街巷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清光绪十一年《光绪顺天府志》所载,宣南的街巷已发展为近四百条。
民国以来,街巷又有新的发展,民国初年,市政当局对香厂地区进行开发建设,以香厂为主,规划建成了十四条街巷(其中少数是利用旧名)。另外先农坛系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先农亲耕的神圣坛地。民国十八年,外坛坛墙尽行拆除,外坛地方又出现福长街、禄长街、寿长街三条新街巷,以及其后派生出的几条街巷,均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形成的。
解放以后,政府在西城区西部南部大片空地上进行了新的规划与开发,于是,又出现了白广路,光源里,信建里,建功东、西、南、北里等新的街巷。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至1982年底区内共有街巷胡同769条。由于城市危旧房改造,扩宽和修建现代化公路,一些胡同被拆除,至2003年,西城区域内还剩近500条胡同。
推荐阅读
分类阅读:
宣南街巷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