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五代人与萃华楼的故事

2012年08月05日

  五十年代中期,姥姥带我去东安市场旁的吉祥戏院,看梅兰芳大师的戏“白蛇传”,我当时只有5岁左右,剧情已记不清了,只记住姥姥的一句话:梅兰芳扮演白蛇,他的儿子梅葆玖扮演青蛇,我好奇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呢? 姥姥回答:梅葆玖个子高些,小青比白蛇高。看完戏,我满以为姥姥会带我去东安市场逛逛,以一个小孩子的眼光,那市场里有一个一个的铺子,全是卖好吃的,可是姥姥没带我去,我哭着,闹着,威胁着,但姥姥也不理我,拉着我的手一直往北走,来到一个饭馆,把我抱到座位上,当吃上香喷喷的肉片和热腾腾的米饭时,我又破涕为笑了。那饭馆就是大名鼎鼎的萃华楼。那天吃的可能是溜肉片和木须肉之类的,饭吃完了,仍觉得余香满口,这是姥姥带我第一次到萃华楼吃饭的故事。

 北京故事:五代人与萃华楼的故事

  六十年代初,我已是一名中学生,个子疯长,肚子却空了。以前不经常吃的白薯、窝头,都觉得香甜无比。爸爸妈妈姥姥尽量少吃,留给我们几个孩子,可那也饿呀! 一年的元旦,爸爸说单位发了几张戏票,要带我们去吉祥戏院看戏,只听爸爸说马连良马连良的,不知是故事呢还是人名。后来我才知道,当晚上演的是京戏名角马连良的《红鬃烈马》。小小年纪就看过众多名家的戏,可当时根本不懂得欣赏,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戏散了,我巴望着爸妈领着我向左拐,去逛东安市场,可爸妈并没有拐,径直的领着我们过了小马路往北走,我当时心中一凉,觉得吃好吃的是没戏了。跟着爸妈来到一座好漂亮的四合院,院中修长的竹子还泛着翠色,雪白的墙,古朴的窗。我们落座在铺着雪白桌布的桌前,穿着雪白工作服的叔叔阿姨,给每个人递上一条热气腾腾的毛巾。爸爸说,这饭店叫萃华楼,我们厂(上海迁京联合制版厂)除夕聚餐常在这里,菜很好吃,今天让你们都尝尝。我们三个孩子立刻扑向那喷香美味的菜肴。当时吃的什么不大记得了,但几个好听又奇怪的名字却留在了脑海中,比如“桃花泛”,“乌鱼蛋”。很长时间我们兄妹三人还开玩笑:“什么蛋,乌鱼蛋”。那顿饭花了25元钱,在我们孩子眼里,真是一个天文数字。饭后,爸爸问我们,好吃吗?我们异口同声回答:好吃!,爸爸笑了笑说:“再来吃,就得等你们长大后,自己挣钱吧!”

  六十年代中叶,我上高中。一天,我的一位最要好的同学神秘的拿出两张票:人艺剧场的话剧:《伊索》。当晚,我们坐在剧院舒适地座椅上,观看剧情,辽阔的天幕,蔚蓝色的大海,洁白而华丽的柱形建筑,美轮美奂。配着著名演员方德琯那独特的略带沙哑的声音,令人陶醉!伊索的智慧,哲学家妻子的美艳,在这美妙的夜晚把我们带进了那片遥远而又神秘的古希腊的土地…… 戏散了,我再也不是那个看了戏却有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而是和我的好朋友热烈地讨论着剧情。说着,笑着,争着,回味无穷。我们信步朝前走,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萃华楼的门前。我摸了摸口袋里的几块钱,很大方的对同学说,我们去吃饭吧,我带钱了。饭馆里吃饭的人不多了,就要打烊了,可服务员对我们两个中学生却很热情。我盘算了一下口袋里的钱,点了一盘“回锅肉”。服务员跑前跑后地为我们张罗,还问我们一个菜够吃吗?我不好意思地说:“够”!其实还真的够了,一盘红嘟嘟油汪汪的肉片,配着鲜嫩翠绿的蒜苗,在那个时代,已堪称珍品了。就着香软的米饭,再配上看完戏后的好心情,那顿饭吃得真是无比畅快,无比香甜。

  七十年代中叶,正是跟我先生谈恋爱的时候,从草原回北京探亲。一天游完故宫回来,沿着清澈的筒子河,经东华门往东,走着聊着,这时,我突然做出个大胆的决定,“我们去萃华楼吃饭吧!”,“那是我们去的地方吗?”“怎么不是,咱们也挣了这么多年的工资了(每月48元),”不由分说,我把他拉进了萃华楼。可是,白墙黛瓦不见了,四合院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富丽堂皇的大厅,我有些落寞。但还是坐了下来。那次,我们点了两菜一汤。一个爆两样,一个木须肉,一碗三鲜汤,共花了5元钱。5元钱在当时也算巨款了,但看到我的朋友赞不绝口的品味着饭菜时,觉得很值,甚至有点自豪。那感觉像是把自家的珍品炫耀了一番似的。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回到北京,有了稳定的工作,那时我的女儿刚两岁。周末,我们抱着女儿,搀着父母来萃华楼吃饭,说是吃饭,更多的是满足一种怀旧的情结。据我多年的观察,来这吃饭的,中老年人多,知识分子多,演员名流多,光我碰到的就有张筠英、苏民、于是之等著名演员。一次巧遇朱琳,话剧武则天的恢弘场面突然涌上心头。六十年代我看过人艺的话剧《武则天》,剧本是郭沫若写的,朱琳扮演的武则天高贵气派,大段道白,气势磅礴,向天发问,高亢愤懑;对上官婉儿则亲切温婉,一往情深,萃华楼,你真是集萃集华于一身啊,真正的高朋满座,名士如云!

  后来萃华楼消失了,说是要重建,也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了,渐渐的,对萃华楼的情结被我埋在了心底。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萃华楼又开张了。所遗憾的是父母已经过世,我再也不能带着他们二老春风满面地去品尝“糟溜三白”了,但是我的外孙女出生了,那时她正好两岁,正是呀呀学语,刚会走路的时候。一天,我们抱着她去吃饭,我这个小外孙女不大喜欢在外面吃饭。可能是环境太嘈杂,亦或是饭菜太油腻不合她的口味,所以在饭桌上,吃的时候少,闹的时候多,可这次说也奇怪,走进新建的萃华楼大厅,她这瞅瞅,那看看,一副似曾相识的样子。我们用红烧海参的汁给她拌了一碗米饭,没用大人喂,她三口两口居然吃了个精光。吃饱了,她想溜达溜达。我拉着她的小手,信步走在宽敞的大厅上,忽然她用小手指着墙上的一幅照片:“姥姥你看,爷爷,爷爷”。正在堂前堂后忙碌的年轻经理热情地解释道:“小朋友,这位爷爷是周总理”。书卷气十足的经理打开了话匣子,给我讲起故事来:这是周总理在五十年代宴请缅甸首相宾努时的照片,徐悲鸿先生也在,当场用棉花蘸着墨汁写下了几个大字“福田力,樯之赐”。外宾问总理这句话什么意思,总理回答:可能是吃饭不忘种田人吧。年轻的经理说到兴奋处,如数家珍:想当年齐白石、张大千、侯宝林、梅大师都是这里的常客。郭沫若先生饭后还留了的墨宝:“游井冈山巡礼”,那真是笔走龙蛇,畅快淋漓。经理接着又说,老一辈革命家也喜欢吃这里的饭,一次朱德、叶剑英、杨成武用过饭后,由梁思成写下四个大字:“一饭难求”。我说,我家四代,算上小孙女五代也都喜欢吃萃华楼的饭。他说,那我给你讲个故事,想听吗?我说,您请讲,他说,前不久,一对90岁的老夫妇来萃华楼,庆祝他们的钻石婚,亲朋好友来了几十人。七十年前,他们的结婚典礼就是在萃华楼办的,十桌,由萃华楼最有名的师傅掌勺,听到这,不知怎的,我的眼睛湿润了。

  萃华楼,你就是一饭馆,可又怎能用“饭馆”两个字来概括拟呢,你承载的东西太厚重了,京城的历史,都市的文化,北京几代人的生活轨迹:由日出江花红胜火的青春,到风华正茂的中年,再到晚霞漫天的人生黄昏。(文章作者:王琦)

推荐阅读

盘点京城百吃不厌的老字号

端午佳节到了,咱们也该趁这个机会好好的吃上一顿美食。说起美食,端午节肯定要到咱们北京的老字号去吃最正宗的北京美食喽! 老字号的端午节餐位早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同...[详细]

萃华楼的鸡汤菜

 在那些上等菜馆里,烹调技术高超的厨师不仅讲究菜做得好,而且讲究汤也要做得好。所以俗话道:“菜好汤好,酒足饭饱。”笔者当年居住北京的时候,曾经几乎尝遍各家名菜,比...[详细]

五代人与萃华楼的故事

五十年代中期,姥姥带我去东安市场旁的吉祥戏院,看梅兰芳大师的戏“白蛇传”,我当时只有5岁左右,剧情已记不清了,只记住姥姥的一句话:梅兰芳扮演白蛇,他的儿子梅葆玖扮演...[详细]

吃吃喝喝八大楼

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旧京时的酒楼饭庄鳞次栉比,兴衰更替不胜列举。老北京的餐饮业非常发达,有所谓“八大楼”的说法,这八大楼具体指哪家,各有各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指...[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