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胡同的记忆

2012-08-18 00:00 来源: 墙根网 /
在我记忆里曾经有一个灰色的北京。灰色的天空,灰色的街道,灰色的胡同,每每忆起这些,都像是在看那些褪了色的老照片。
早年间,我爷爷在花市有家雅美照相馆,老家也就定在了花市,在花市中三条的六十三号,据说它的主人是用一块宝石换来了它。再后来我就长在花市,中间还住过东城的大雅宝胡同和宣武的校场口一条。

那时候,我是个安静的孩子,常常骑在四合院门前的抱石鼓上等家人下班,也等送牛奶的老头,看他骑着装满牛奶瓶的自行车晃晃悠悠地骑过来。抱石鼓上方就是放牛奶的小木箱,我总是积极地接过来挨家去送,为的是向订奶人家儿讨要那瓶子上的皮筋,皮筋攒多了就能编成长长的一条,可以在胡同里的老槐树下跳来跳去,那是我盼望很久的事情。

住在花市的时候,觉得那是块好大的地方。榄杆市的温泉,磁器口的医院,羊市口的清真寺,还有那些横七竖八的胡同,每条胡同里都会有几座很像样儿的四合院。那里,也许住过政要富贾,也许住过文人墨客,其中也许有不少是他们的故居。它的每条胡同分有上、中、下条,比如我家住的花市三条,就分为:上三条、中三条、下三条。而且每一条胡同的南面都是双号,北面都是单号,无一例外。除了四合院,周围的房子也各有特色,有的带个小阁楼,有的有很讲究的门饰,有的门上刻着对联,抱石鼓的样子也各不相同。

那时,从没听说谁家丢过什么少过什么,院子里的东西忘记了也不要紧,自然有人帮助收好。孩子放学不愁没有人管,左右邻居自然会给照看着。胡同里的人际关系好得要命,一家儿吃肉全院子解馋,一家有事儿大家帮忙,好像也从来没有什么隐私问题。

现在北京人有太多的胡同情结,抱怨拆了胡同建了广场盖了塔楼,其实胡同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它立起来了,变成立体的塔楼,上上下下的人不还住在一起?淡了的是胡同的人气和人情。

那时候,每个胡同在我看来都是很长很宽很神秘的,我经常和小伙伴们捉迷藏,藏得自己都找不回去家。直到去年,一个树影婆娑的下午,我带父母又回到花市,去看他们年轻时住过的老房子。车开到胡同口才发现胡同那么窄,车进了胡同只能向前走无法掉头。胡同里纳凉的再也不是那些一口京腔京韵的老头儿老太太,而是一面奶着孩子,一面手里还忙着织毛活儿的外乡人,各个院子都有房子在出租。

胡同,已经不仅仅是北京人的胡同了。

推荐阅读
分类阅读:
胡同的记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