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胡同骡马市象来街一尺大街的前世今生:老地名 归去来

骡马市象来街一尺大街的前世今生:老地名 归去来

2012-09-02 11:18

骡马市象来街一尺大街的前世今生:老地名 归去来[墙根网]

这厢,“骡马市”日渐没落,那边,北京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则幸运地起死回生。近日有消息称,这条位于东琉璃厂东口的“一尺大街”,有望在今年年内恢复使用。一边是城市改造进程令许多胡同消失、地名力图更现代更摩登,而另一边又在恢复地名并且将其树为文化特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北京的地名如何保护的问题,逐渐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重生中的一尺大街

一尺大街 曾是刻字行地盘

只因为这条街实在是太短,所以得名“一尺大街”,当然所谓“一尺”,并不是真的只有一尺长,这条胡同位于今天的杨梅竹斜街西口,延寿街与樱桃胡同之间的那一段便是,实际长度大概有30多米。路南路北,一共有大约六个门脸,门牌号暂时划归在杨梅竹斜街。

上世纪30年代,已有对“一尺大街”的记载,称其路北三家为刻字店,路南三家为酒馆、铁匠铺和理发店。如今这条小街基本上仍然保持南三家北三家的格局。据附近的老居民回忆,在解放前后,这里的门牌号使用的就是一尺大街,其中路北的三家,日本占领北京时期为“华洋印刷局”。后来,路北的东西两家改换门牌,西侧是“朱连疑刻字”,东侧为“龙华斋刻字”,路南侧自西向东,分别为笔店、铁铺和铁脚扣店。当时都是平房。

另据北京地方志《出版志》记载,一尺大街上还曾有“上海书店”,《饮食服务志》记载,1920年一尺大街上除了上面说到的“龙华斋”,还有一家“文奇斋”刻字店。当时从一尺大街西北侧的琉璃厂东街至东侧的杨梅竹斜街,都有不少刻字店。

如今,这里路北的平房上,加盖了简易房,“长”高两层小楼。六家中只有两家住户,三家小餐馆,唯有一家“艺镌阁”刻字店还保存着一丝往日的气息。

祖孙三代 坚守刻字手艺

这条街上如今剩下的两家住户,都是解放前就在此居住。其中最老的老人,便是“艺镌阁”的老掌柜郎老先生,今年已经79岁。1947年,老先生来到这里,在一尺大街东口往南一点儿的地方做刻字店的学徒工,住在旁边的“皈子庙”里。

如今,老先生的女儿郎国丽女士也已年近半百,加上孙女,三代人还在这里做刻字的生意。据老先生回忆,当年在这里学过刻字的老手艺人,在公私合营后大都从事老本行,而今还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

说起自己打小长大的这条街,郎国丽女士如数家珍,她最厌烦的就是别人对她这片热土的糟改。“现在有些胡同游的车夫太不负责,愣是说樱桃斜街是因为有卖樱桃的,我们这杨梅竹斜街过去有卖杨梅的,把地名当成文化,可也不能这么糟践啊。”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樱桃斜街因历史上曾栽有樱桃树而得名,杨梅竹斜街则是旧名杨媒婆斜街,传因有姓杨的媒婆住在这里,清末即雅化为杨梅竹斜街。

最短胡同 详述前世今生

据北京地方志市政卷《道桥志》记载,北京最长的胡同,是东西打磨厂,“最短的胡同在琉璃厂东街东口的桐梓胡同至樱桃胡同北口段,原叫一尺大街,现在已并入杨梅竹斜街。”1993年出版的《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则记载,“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将此街南侧短小的死胡同喜兴胡同及一尺大街并入。”

而今,“一尺大街”又将重生。记者从西城区获悉,作为实现大栅栏及东琉璃厂贯通的重要区域,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被当作本市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新模式的试点,其风貌保护修缮方案已通过市规划委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并开始实施。此次保护修缮,不仅仅是要在门牌上、地图上恢复它的原名,还要在实地竖起标识介绍牌,向游客细说它的前世今生。

而新的杨梅竹斜街,连接一尺大街至东琉璃厂,这条600岁的老街一路聚集着不少老北京的建筑文化遗迹,目前杨梅竹斜街也在腾退修缮中,待其形态丰富、包括清朝至民国再到现代的建筑修缮完毕,未来将向人们展示北京文化特色。


推荐阅读
分类阅读:
骡马市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