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四合院里话“吃包”

2012年02月29日

  京华霜降前后,大白菜纷纷上市,北京人没有不买的,储存起来可以一直放到春三月。剁馅包饺子、蒸包子、醋熘白菜、涮羊肉、火锅、做汤,都离不开它。过去买大白菜几乎可以说成是老北京的民俗,北京人在冬季是离不开大白菜的。

  老北京的满族人有种称之为“包”的食品,用的也是白菜,这种食品,今天恐怕是要绝迹了。余生也晚,但却有幸饱尝口福。至今想来,仍是齿有余香,别是一番风味。

  我家一直住在西城什刹海畔鼓楼一带,名为前马厂胡同(紧挨铸钟厂胡同),一片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前出廊子后出厦”。我查过书,那原来是清代漕运总督钟家的旧邸,后来败落了,慢慢成了民居(其花园部分解放后曾为董必武、康生所居,今已辟为竹园宾馆)。主庭院后来成了经贸大学干校和宿舍。我家的街坊是满族人,那时称“在旗”。不是金枝玉叶的“黄带子”,祖上却也在雍和宫里管事。小四合院,几株枣树,一架葡萄,两盆石榴,一缸大金鱼,屋檐下挂着几个鸟笼。正屋大条案,摆着大掸瓶之类;八仙桌、太师椅,墙上悬着中堂、对联;猫儿蹿来蹿去,窗户根下摆着一溜花,哦,还有蛐蛐罐,晚上会叫成一片……单是这些,就吸引着少年时的我,在那四合院里总也玩不够。现在,北京城里还有一些四合院,但,再也不是我童年、少年时眼里的四合院了。

  记得有一次,大约是中秋之后,我在他家吃他们做的“包”,简直好吃极了,直到今天,我还是忘不了。而且那独特的吃法也令人难忘。什么是“包”?就是把鲜嫩的白菜大叶洗净,再将小肚、酱肘、香肠之类的熟肉切成丁,另将摊鸡蛋、炒豆腐等搅拌在米饭里。把摊开的白菜大叶,涂抹以黄酱;再把拌好的熟肉食品、菜、米饭包在菜叶里,用双手捧而食之。他们叫“吃包”。据他们老辈传下的掌故说,“包”是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发明的。努尔哈赤以“十三甲”起兵之初,曾被明军围困而绝粮,努尔哈赤下令部下捡来菜叶,包着野菜、野果充饥,最后冲出重兵之围。以后满洲八旗铁骑疾驰,无暇搭锅造饭,一般在帐外举火烤肉,蘸黄酱,包在青茶中食用,也称“饭包”。再以后“包”就成为满族一种特有的食品,世代相传。上至宫廷王府,下至旗下平民,酷爱此物而不绝。“饭包“里抹黄酱,这也是满族人的嗜好。仿膳饭庄里的名菜“四酱”(炒黄瓜酱、炒胡萝卜酱、炒榛子酱、炒豌豆酱),其实就是清代宫廷的家常菜。

  后来年长,有一次到北海里的仿膳用餐,记得有一道菜是荷叶包食。是不是由“包”而来,不得而知。但是完全没有我在四合院里吃真正的“包”的那种韵味,那是一种充满浓郁民风民俗气息的情趣,相比之下,仿膳的荷叶包是缺乏民俗韵味的。当然,仿膳是宫廷风味;但是就是我曾吃过的荷叶包食,于今几次光顾也不见踪影了。

  我常想:老北京的四合院可不可以布置一下,让它充满满族老旗人家的味道,再售以“吃包”之类以飨游客,使人们知道什么是老北京满族人的民俗民食?

推荐阅读

老北京四合院的“坎宅巽门”

四合院是老北京建筑的一大特色,老北京四合院遍布全城,雕梁画柱的门廊,曲折幽静的庭院,为这座城市平添一份幽雅。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四合院的典型布局是:正房坐北朝南,...[详细]

老北京四合院的“坎宅巽门”

  四合院是老北京建筑的一大特色,老北京四合院遍布全城,雕梁画柱的门廊,曲折幽静的庭院,为这座城市平添一份幽雅。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四合院的典型布局是:正房坐北...[详细]

二门咋变大门了?

 如今,走在北京的街头,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垂花门堂而皇之地立在街面儿。所谓垂花门,其实就是老北京传统四合院中的二门,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即是垂...[详细]

四合院里话“吃包”

老北京的满族人有种称之为“包”的食品,用的也是白菜,这种食品,今天恐怕是要绝迹了。余生也晚,但却有幸饱尝口福。至今想来,仍是齿有余香,别是一番风味。 ...[详细]

鲍家街12号--老北京四合院永远的记忆...

鲍家街在我的记忆里是东起闹市口十字路口往西到三十四中向南拐弯到音乐学院再往南。我们住在鲍家街12号。 这条街后来又改成了从宣武门绒线胡同往西,过石驸马...[详细]

细数老北京四合院大门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住宅及其大门直接代表着主人的品第等级和社会地位,所谓“门第相当”、“门当户对”,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人们对大门的型制和等级是非常重视的。...[详细]

住进四合院 触摸最经典的北京

北京的四合院虽不似江南的建筑那般精致,但自有它的风情。想体会原汁原味北京的朋友,真应该找个四合院住几天,享受一下闲适的生活,只有这里才可以看到最经典的北京。...[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