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北钓鱼台胡同

2012-03-11 15:14

  几年前朝阳门内大街北半部的危改拆迁,东起朝内北顺城街(北水关),西至朝内北小街,北半部的平房区消失了,其间的数十条胡同也随之消失了。危改后,这里形成了高楼大厦,虽然仍保留了豆瓣胡同、豆芽菜胡同等原有的胡同名称,但胡同却已面目全非,成为了一条条楼宇间的通道胡同虽已逝去,有一些却仍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朝内“北钓鱼台”就是其中之一,它曾是朝内一带一条最窄最短的胡同。

  提起北钓鱼台,久居朝阳门的老街坊没有不知道这条胡同的。

  北钓鱼台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当时的朝内大街北侧店铺林立,副食、饭馆、菜店、小吃摊都集中在这条东西长二三百米的路段,而朝内北半部通往朝内大街的通路只有三条东边的北顺城街(俗称北水关),西边的马掌胡同,还有就是中部的北钓鱼台,而且中部的北钓鱼台是北部居民出行购物最便捷的通路,所以成为了众所周知的胡同。

  当时,北钓鱼台是朝内大街从东往西数的第二个南北走向的胡同,其南口的东边是大众饭堂,西边是永昌顺副食店,北口通往后石道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北钓鱼台最繁盛的时期,一百多米长的胡同居住着二十来户居民,百分之八十是商家店铺或买卖摊位。东侧从北往南数,第一家是“铁记麻花铺”,第二家是“常记水果批发铺”,第三家是“俊合成馒头铺”,接着依次还有“薛记麻花铺”、“景记面铺”、“薛记烧饼铺”、“周记麻花铺”……胡同西侧从北往南,则排列着“林记理发店”、鞋铺、小医院和裁缝铺,还有两个摊位是“洪记面茶”和“马记切糕”,接下来还有家馇房。

  这么窄小的胡同内聚集着这么多的店面,可想而知,当年的北钓鱼台胡同是多么的热闹小小的胡同,众多的店铺,为往来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造就了一个小小的商业街区。

  “铁记麻花”、“薛记烧饼”和“俊合成的馒头”,当时在附近都是很有口碑的,又脆又甜的麻花,层多酥香的烧饼,又大又筋道的馒头,想想都会流口水,现在是吃不到这么正宗的北京吃食了。记得当时的“俊合成馒头”还在当时北京电台里播的佟大发和杜三宝的相声节目中插播过广告,这应该是“馒头广告”的鼻祖了。

  除去繁华的商区,更热闹的还要数这北钓鱼台胡同的两场“会”了。

  当年把练玩意儿的叫做“会”,北钓鱼台其中的一场“会”,是常记果子铺办的“高跷会”有“文武扇”和“渔翁”、“樵夫”等古装扮相的演员踩高跷的“会”。“文扇”相当于京剧里的“青衣”,“武扇”为“武小生”,“渔翁”、“樵夫”相当于“武老生”,还有一个黑衣短打扮的叫“膏药”。走“会”时,几个角色还要在高跷上做一些高难动作,如空翻、劈叉等等。要知道,踩着高跷做这些动作是相当要功夫的。更精彩的还有“膏药”和“渔樵二翁”的对唱、“文武扇”的边舞边调情的身段。对唱中除了固定的故事情节外,演员们还现场抓哏,逗得观众开怀大笑,气氛相当热闹。

  这里的另一场“会”是“林家理发馆”的老板“林胖子”挑头练的“双石会”:“林胖子”打底(躺在地上),手托一副双石杠、脚蹬一副双石杠,这两副共二百多斤的双石杠上,再上去三四个人做高难动作,真硬铁功夫。还有一种是单人练的双石杠耍一副一百多斤的双石杠,要让双石杠不停地在身上翻滚,也是很要功夫的。这“双石会”是硬功夫,真功夫,现在很少有人练了。

  当时北京的四九城,每逢年节都有这样的“会”,走“会”时两场“会”若是碰到一起,还要互相比试功夫,煞是有趣。几年前我又看过一场“会”,可惜现在的“会”大多已经是走走过场,早已没有了原来的真功夫,“双石杠”就更没人耍了,想到这些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随着公私合营和商业网点的调整,北钓鱼台胡同的数家店面均已消失,昔日的风景不复存在。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北钓鱼台胡同又划入了后石道的范畴,北钓鱼台胡同的名字也就此逝去,但老人们却还习惯地叫着她的旧名。随着拆迁,“北钓鱼台”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一条小小的北钓鱼台胡同,曾经是那样繁华热闹,这些也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推荐阅读

北钓鱼台胡同

 北钓鱼台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当时的朝内大街北侧店铺林立,副食、饭馆、菜店、小吃摊都集中在这条东西长二三百米的路段,而朝内北半部通往朝内大街的通路只有三条东边...[详细]

分类阅读:
北钓鱼台胡同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