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首页北京文化京韵遗风品谈京西稻香 探访北京最后一片稻田

品谈京西稻香 探访北京最后一片稻田

2012年03月01日

   溯源 水稻历史

  《周礼》记:“东北曰幽州……其谷宜三种。”“郑玄注三种,黍、稷、稻。”北京地区古称幽州,2300年前就有种稻的了。

  顺义鲁各庄文革前曾有一座张堪庙,纪念的是东汉初年的渔阳太守张堪,庙里壁画上描绘了水稻植播的全过程。这是北京地区较早的种稻记载,史料《东观汉记·张堪传》记载他:“开治稻田八千余顷。教民种作。”位于“狐奴”(今怀柔)的八千余顷稻田就是见证。

  此后,北京地区的稻作从未停止。三国时征北将军刘靖率部下,截引永定河水,修戾陵堰,使水东入高梁河,“水灌溉蓟城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北齐“开督亢旧陵,设置屯田”,直到现在房山区长沟一带与相邻的涿县“稻地八村”仍是一片老稻区。根据贾思勰《齐民要术》内容,当时的水稻已有旱稻、香稻、糯稻等品种,还有选种、浸种催芽、播种时节、插秧期、除草、灌溉、收割、轮作等一系列规律性总结。

  北京地区的水稻发展随着漕运的兴衰而变化。元代,南粮北运多依赖大运河漕运。郭守敬开通惠河,使海淀一带稻田大有发展。此后,开发畿辅水利,明清两代,不仅招募南人开垦京西水田,据传康熙还引进南方稻种,亲自试种,选育了新品种“御稻米”,乾隆也引进南方稻种,育成“紫金箍”,明清时期形成诸如京西稻、玉堂稻、清水稻等优质品种。

  玉泉山下试验出京西稻

  “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

  ——老北京民谣

  位于六郎庄村附近的海淀公园游人稀少。一块标有英文“paddy field”的指示牌,引导人来到稻田风景区。上一年割剩的枯黄的稻茬,像修刮后的胡茬,矗立在干涸的黄土地上,路人甲在旁哼唱周杰伦的《稻香》。

  据公园保安介绍,公园管理处正准备将这里封起来,等待五月的播种仪式。民间传统是“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播种”,每年的五月和十月,公园都举行播种节和收割节。因此稻田旁放着碾米磨、实心水井、石牛石娃等用以营造“稻香小院”的摆设。

  海淀公园紧邻颐和园,大门内挂着“畅春园”等招牌暗示它与皇家园林的遗址的渊源。六郎庄曾是清代京西稻试验田的代表。

  “北京地区的水稻种植基本都是傍着河流走的,比如白河、永定河,即所谓‘龙王地’,六郎庄的京西稻用的是玉泉山和西山的泉水灌溉。在上世纪50年代,地下水资源丰富,海淀还有不少自然喷泉。”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专家杨直民说。

  “小时候听老人说,慈禧太后就很爱吃京西稻。”六郎庄的高姓老人说。史料记载,慈禧太后每次传膳都要128道菜肴,京西稻、南苑稻等则是她指定的白米饭。早年这里的主妇做饭时,会将一点精贵的京西稻混合在小米中一起蒸,喷香,叫作“二米子饭”,熬出的粥,则顷刻间上面就会结一层米皮。

  “京西稻,是指北京西郊万寿山、玉泉山周边地带生产的优质粳型稻米。米粒圆润,晶莹明亮,富有油性。”在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表上,专家这样定义京西稻。

  京西稻不仅是稻种,还作为清代帝王体恤民情、重视农耕的历史代表存在着,“是我国农业历史上唯一由皇帝亲手种植的粮食作物。备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重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李增高介绍,他毕业后分配到北郊农场,研究水稻40余年。据他研究:“现存的《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中以京西稻风光为题材的即景诗,就有百首。”

  在《几暇格物编·御稻米》篇中,康熙记载了自己的实践。他将南巡带回来的稻种试种在玉泉山下,这种在南方可以一亩收三四石的稻种,到了玉泉山下一亩只收了一石,这是京西稻的开始。后来,他到福建巡视,发现福建用鸡毛等能使“禾苗茂盛,亦得早熟”。康熙受此启发,回到北京后也依照此法在玉泉山泉水灌溉稻田时用猪毛、鸡毛,果然早熟丰收。

  中南海里培养御田胭脂米

  黑山村乌庄头交租,在上缴的账单上,仅稻米一项就分了4个等级,常用大米1000石,“御田胭脂米两石”。

   ——摘自《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从数量上看,一年才得御田胭脂米两石,可见极为珍贵。而《红楼梦》七十五回中,尤氏捧过一碗“红稻米粥”,也是指御田胭脂米。即御稻米,这种米煮熟后,呈胭脂红色,又称红米。曹雪芹之所以知道“御田胭脂米”,主要是他的父亲为江南织造曹頫,其祖母为李煦的妹妹,而康熙在江南推广御稻米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苏州织造李煦,曹頫也从李煦那里领得稻种,在江宁推行双季稻同时,也在自家稻田里种植。

  中南海丰泽园内,康熙曾治田数畦,这里成为皇帝的小规模试验田。一次他“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四十余年以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用单株选择的方法,用十年时间一穗单传,培育了一个御稻的新品种。这就是《红楼梦》里的“御田胭脂米”。

  “这是北京地区有早稻之始。”李增高说。“随后康熙不仅在京西名园推广种植御稻,还赋诗以表深情,并将此御稻往长城以北的承德地区推移试种成功,从此长城以北始飘稻香。往南,他在苏州设试点,并将这项任务教给苏州织造李煦,将此稻种推广到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均获成功,促进了江南双季稻的发展,增加了稻谷产量。”康熙被誉为唯一一位育种家皇帝。

  此后的雍正进行水利营田,乾隆在疏浚昆明湖、扩建皇家园林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以满足各大名园用水和灌溉。

  19世纪时,英国的来访者拍下了颐和园佛香阁下的千顷稻田,这是古代中国水稻种植的巅峰期。在房山南尚乐乡高庄、石窝一带盛产“石窝稻”,在北小营乡东府一带盛产成熟后呈淡蓝色的“清水稻”等优良稻种。京西稻因皇族培育而兴盛,水稻种植也随着帝国的瓦解而跌入低谷。虽然在西直门外的乐善园旧址上的农事试验场里引进过意大利、日本、朝鲜、荷兰等稻种进行试种,得到“北京白马尾”、“江苏铁粳”和“香糯稻”等优良品种。

推荐阅读

2022年北京海淀公园取消收割节通知

各位小伙伴注意啦,目前北京疫情还未稳定,为避免因人群聚集可能带来的风险,北京海淀公园将取消收割节。[详细]

2021北京海淀公园插秧节活动时间及预约方式...

五月如约而至,海淀公园第十八届插秧节也不忘与城市中生活的我们一起赴约,海淀公园插秧节将充分发挥城市公园的生态文化传播功能,积极响应“创森”理念,借助传统播种活...[详细]

圆明园清华园旁,北京海淀又建一13万平方米公园...

清华园北,圆明园东建起了一个13万平方米公园。这么大的新建绿地在海淀五环内少有 “我们进来以后,大吃一惊,这个公园建得非常好!首先是有健身步道可以锻炼,还有这个庭...[详细]

全球首家AI智慧公园就藏在北京!

近日,北京海淀公园悄然成了网红,各路媒体纷纷报道,那么,这个“全球首家AI智慧公园”到底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呢?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体验一番吧。 海淀公园位于海淀区新...[详细]

海淀公园第十五届收割节在御稻流香景区举办...

秋收时节,稻田金黄,泉水淌淌,稻香流动,金秋的北京总给人无限遐想与惊喜。2018年10月20日上午,海淀公园第十五届收割节在海淀公园御稻流香景区举办,宁静美好的秋收之景,天...[详细]

海淀公园第十三届收割节:稻花香里说丰年 公园体验...

10月16日上午,海淀公园第十三届收割节在海淀公园御稻流香景区举办。今年的京西稻收割活动以“最美秋意 探寻稻香”为主题开展,由北京市海淀区园林绿化局与海淀公园...[详细]

2015第十二届插秧节海淀公园稻田里开幕 用指尖生...

初夏五月,阳光中弥漫着自然的香气。第十二届海淀公园插秧节即将举办。周末时光,城市人可以感受着鸟语花香,与家人步入润湿的稻田。在这里,用指尖碰触那些散发着芳香的...[详细]

北京哪里适合放风筝 北京适合放风筝的好地方...

春季三月,北京多晴朗之日,这正是北京放风筝的好时节。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人们常把风筝列在“岁时风俗”的类别,不管当年的春天来的早或晚,人们只要看到空中飘飞的各...[详细]

三月春风来 放飞风筝好季节

 阳春三月,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对于春天,放风筝就是跟春风握手,让自己的心情与春意连线。下面就为您推荐北京城内几处放风筝的经典去处。...[详细]

北京海淀公园举办第十届收割节

秋天来了,稻子熟了。前天(13日),海淀公园举办第十届收割节,数百名市民参与收割公园里的京西稻,体验丰收的喜悦。当天,海淀公园京西稻田正式挂牌为学生课外实践基地。 ...[详细]

海淀公园

海淀公园位于西北四环万泉河立交桥的西北角,东起万泉河路,西至万柳中路,南到西北四环路,北至新建宫门路,地跨畅春园、西花园及泉宗庙等皇家园林遗址,西邻颐和园等名胜古...[详细]

带着孩子去海淀公园恐龙岛

 2012“历险恐龙岛”主题嘉年华正在北京海淀公园举办,大小朋友可以通过大型3D电影《恐龙星球》体验最震撼的“恐龙复活”,回归远古时代;亦可借恐龙大游行走进侏罗纪...[详细]

历险恐龙岛将登陆海淀公园

2012历险恐龙岛主题嘉年华将于8月18日-30日在北京海淀公园与游客见面。 本次嘉年华会将科普展览、主题演出、游戏娱乐、互动体验及亲子教育贯穿在整体活...[详细]

海淀公园体验农耕

昨天,几名市民带着孩子体验农耕的乐趣。前天上午,第九届海淀公园插秧节在园内御稻流香与讨源书声景区启动,数百名市民体验了农耕的乐趣。本次插秧节以“与心田对话播...[详细]

海淀公园赏“春花”(摄影作品)

拍摄时间:2012年4月14日 拍摄地点:海淀公园 摄影:仙境矿泉 [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