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
2012-02-12 23:54
内容导航
1、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2、最窄的胡同-小喇叭胡同3、拐弯最多的胡同-九道湾胡同(百代胡同)4、最古老的胡同-三庙街胡同5、最长的胡同 -东西交民巷6、最短的胡同-贯通巷7、最美的胡同—百花深处胡同8、最为外乡人熟知的胡同——鼓楼南锣鼓巷
最宽的胡同
最宽处32.18米
东起府右街,西止西单北大街。元、明两代是安富坊和小时雍坊的分界处。明代因灵济宫在此称灵济宫。又称宣城伯后墙街,因街南系宣城伯卫颖宅园的后墙得名。清代称灵清宫。民国改称灵境胡同。后沿用至今。胡同西端南侧有清洵贝勒府旧址。
历史
明朝时,灵境胡同分东西两部分,东段因坐落有灵济宫,因此被称为灵济宫,西部南侧有宣城伯府,因此称宣城伯后墙街。
清朝时,以西黄城根南街为界,东段因原“灵济宫”逐渐变读为灵清宫、林清宫(传说和嘉庆年间攻打皇宫的反民林清有关),因此被称为林清胡同,西段则称为细米胡同。
1911年后,进入民国时期,东段改称为黄城根,西段则称为灵境胡同。1949年后,两段并称为灵境胡同。
1985年,市政府开始对灵境胡同进行改造,胡同西段的民宅拆除,建起6层的居民楼。到1988年,已有新居民楼13座,胡同被拓宽成了一条小马路。
1992年前后,灵境胡同再次扩宽。目前最宽处32.18米。
灵境胡同灵济宫
西城区的府佑街里有个站牌子,标有“灵境胡同”的站名,东西相对应的西单北大街上也有一站,曾叫过“灵境胡同”,由此可知灵境胡同是条贯穿东西的长胡同。
这条胡同名称源于一座道观,观名洪恩灵济宫。灵济宫地势宽敞,殿堂宏伟壮观,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月,是为祭祀南唐人徐知证和徐知谬兄弟俩的。传说这哥俩有着神奇的本领,好助人为乐,替人排优解难。还是在明成祖朱棣北征扫荡元军时,作战不利,于是就请这两位神仙暗中助阵,果然取得胜利。
明成祖夺取了皇位,迁都北京,有一回生了病,梦中又是进两位神仙送来了神丹妙药。皇帝吃下后,立时就痊愈了。成祖很高兴,下旨在西苑外救建灵济宫,来祭祀这两位治病救命的神仙。还给他们封了号,一位为玉朗真人,一位为金胭真人,并将他们的夫人封为仙妃。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明永乐十六年,两位神仙又升了级,由真人改封了真君,和三只眼睛的二郎神平级了。到了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两位真君的名号又大大地提了一步,明宪宗朱见深把他们封为上帝了。
这座与紫禁城比邻的灵济宫深受皇帝的垂青,每年元旦新春、冬至和两位上帝诞辰日的那天,朝廷都要派遣太常寺的官员前往灵济宫行礼。
两位上帝不但治好过皇帝的病,还治好过大臣的病。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大学士王锡爵身患沉病,明神宗朱翎钧很为臣子优虑,便拨出五十两白银,命令道官王昭忻到灵济宫为这位大学士做法事。在这两位神仙的暗中调理下,王锡爵的病真的好转了。
灵济宫在明代不仅是一座颇受重视的皇家道观,还是百官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每逢隆重大朝会之前,全体官员都要被集中到这里排演礼仪。直到明宣宗的宣德年间,这种演礼才被移到朝天宫。灵济宫还是大学士、尚书们讲学的地方,盛时,听讲者达千人。
灵济宫也是招待道教领袖的宾馆。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一派真人天师张应京被皇帝朱由检召至京师,就在这里赐宴款待的。
到了清代,灵济宫不那么红火了。灵济宫的名称,在人们的口传中,以讹传讹,把“灵济”变成了“灵清”,后来又转成了“灵境”。道观所在之地也就成了“灵境胡同”。
现代的灵境胡同宽阔笔直,西头连接着繁华喧闹的西单北大街,东头连接着肃穆庄严的府佑街,小汽车往来奔驰,成为东西向的通忂。
最宽处32.18米
东起府右街,西止西单北大街。元、明两代是安富坊和小时雍坊的分界处。明代因灵济宫在此称灵济宫。又称宣城伯后墙街,因街南系宣城伯卫颖宅园的后墙得名。清代称灵清宫。民国改称灵境胡同。后沿用至今。胡同西端南侧有清洵贝勒府旧址。
历史
明朝时,灵境胡同分东西两部分,东段因坐落有灵济宫,因此被称为灵济宫,西部南侧有宣城伯府,因此称宣城伯后墙街。
清朝时,以西黄城根南街为界,东段因原“灵济宫”逐渐变读为灵清宫、林清宫(传说和嘉庆年间攻打皇宫的反民林清有关),因此被称为林清胡同,西段则称为细米胡同。
1911年后,进入民国时期,东段改称为黄城根,西段则称为灵境胡同。1949年后,两段并称为灵境胡同。
1985年,市政府开始对灵境胡同进行改造,胡同西段的民宅拆除,建起6层的居民楼。到1988年,已有新居民楼13座,胡同被拓宽成了一条小马路。
1992年前后,灵境胡同再次扩宽。目前最宽处32.18米。
灵境胡同灵济宫
西城区的府佑街里有个站牌子,标有“灵境胡同”的站名,东西相对应的西单北大街上也有一站,曾叫过“灵境胡同”,由此可知灵境胡同是条贯穿东西的长胡同。
这条胡同名称源于一座道观,观名洪恩灵济宫。灵济宫地势宽敞,殿堂宏伟壮观,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月,是为祭祀南唐人徐知证和徐知谬兄弟俩的。传说这哥俩有着神奇的本领,好助人为乐,替人排优解难。还是在明成祖朱棣北征扫荡元军时,作战不利,于是就请这两位神仙暗中助阵,果然取得胜利。
明成祖夺取了皇位,迁都北京,有一回生了病,梦中又是进两位神仙送来了神丹妙药。皇帝吃下后,立时就痊愈了。成祖很高兴,下旨在西苑外救建灵济宫,来祭祀这两位治病救命的神仙。还给他们封了号,一位为玉朗真人,一位为金胭真人,并将他们的夫人封为仙妃。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明永乐十六年,两位神仙又升了级,由真人改封了真君,和三只眼睛的二郎神平级了。到了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两位真君的名号又大大地提了一步,明宪宗朱见深把他们封为上帝了。
这座与紫禁城比邻的灵济宫深受皇帝的垂青,每年元旦新春、冬至和两位上帝诞辰日的那天,朝廷都要派遣太常寺的官员前往灵济宫行礼。
两位上帝不但治好过皇帝的病,还治好过大臣的病。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大学士王锡爵身患沉病,明神宗朱翎钧很为臣子优虑,便拨出五十两白银,命令道官王昭忻到灵济宫为这位大学士做法事。在这两位神仙的暗中调理下,王锡爵的病真的好转了。
灵济宫在明代不仅是一座颇受重视的皇家道观,还是百官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每逢隆重大朝会之前,全体官员都要被集中到这里排演礼仪。直到明宣宗的宣德年间,这种演礼才被移到朝天宫。灵济宫还是大学士、尚书们讲学的地方,盛时,听讲者达千人。
灵济宫也是招待道教领袖的宾馆。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一派真人天师张应京被皇帝朱由检召至京师,就在这里赐宴款待的。
到了清代,灵济宫不那么红火了。灵济宫的名称,在人们的口传中,以讹传讹,把“灵济”变成了“灵清”,后来又转成了“灵境”。道观所在之地也就成了“灵境胡同”。
现代的灵境胡同宽阔笔直,西头连接着繁华喧闹的西单北大街,东头连接着肃穆庄严的府佑街,小汽车往来奔驰,成为东西向的通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