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鸟有关的胡同
◆地名趣谈 ◎户力平
4月1日至7日是北京第31个“爱鸟周”,今年“爱鸟周”活动的主题是“关爱鸟类,保护湿地,建设美丽北京”。北京地区鸟类资源丰富,而且与之相关的地名也较多,探寻其由来,多有趣闻与掌故。
喜鹊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喜鹊胡同位于东城区西裱褙胡同,始称于明代。据传此地曾有一棵老槐树,喜鹊常在树上筑巢,因此得名。清代改为喜雀胡同,民国时又改称喜鹊胡同。1965年谐音改为喜庆胡同,1990年拆迁后在原址建起北京邮政枢纽等。喜鹊巷是西城区广内定居胡同里的一条小巷,民国时称喜鹊胡同、喜雀胡同,也因此地一棵老槐树上时有喜鹊栖息而得名,1965年改称喜鹊巷。
鸽子是北京常见的鸟类,也称鹁鸽,是和平、友善的象征。北京人自古有养鸽子之好。大鹁鸽胡同位于东城区灯市口附近,明代称鹁鸽市,清代称大鹁鸽市,1965年改今称。这里曾是京城有名的鹁鸽交易市场,胡同由此而得名,附近还有小鹁鸽胡同。
鹰是北京地区常见的飞禽,早年间饲养这种动物的人不少,俗称“玩鹰”。莺房胡同曾是海淀镇的一条胡同,莺房原为“鹰房”,为清代皇家饲养猎鹰之所。据考,鹰房最晚建于清嘉庆年间。后来在此处建造房屋,形成胡同,谐音为莺房胡同。几年前随着中关村西区的建设,该胡同拆除,但莺房胡同改为道路名称被保留下来。
鹞儿学名叫雀鹰,样子像鹰,比鹰小,北京人多称其老鹞子,是一种凶猛的鸟。鹞儿胡同地处前门大街南半段儿路西,初称“鹞子口”,明代叫“要儿胡同”,清代演变成了“鹞儿胡同”,据传因此地曾有多位养鹞儿的人家而得名。
鸦儿胡同位于什刹海附近,明朝因附近有广化寺而称广化寺街,清初因胡同位于后海北沿又被称为沿儿胡同。后因此地水域宽阔,野鸭成群,而谐音为鸭儿胡同。1949年后“改鸭为鸦”,称鸦儿胡同。该胡同沿着什刹海的北岸蜿蜒向西,与后海北沿平行,一直延伸到后海西沿的甘露胡同,全长820米,是京城较长的胡同之一。
铁鸟胡同位于西城区琉璃厂附近,因铁老鹳庙得名。铁老鹳庙前原有古槐,殿顶鸱吻上设有铁鹳雀两只,昂然高立,随风旋转,以驱鸟雀,故而得名。《燕京访古录》载:“燕城多鸟,独此槐无鸟敢栖,或畏铁鹳,望影避之。”乾隆时称铁老观胡同,清末称铁老鹳庙,直至民国,1965年更今名。供图/律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