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砖塔胡同 一条700多岁老胡同的风雨历程

2019-01-29 10:22 来源: 中华读书报、光明日报
北京“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算起来怎么也有上万条胡同了。哪个胡同才是最老的胡同呢?
我们今天来说一说一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胡同——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 一条700多岁老胡同的风雨历程[墙根网]
砖塔胡同
说起北京的胡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脚下能踩到的多是明清时有的,元代的胡同少之又少。虽说拆迁的消息频频传出,但这个始存于元代的“老”胡同却是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了。
砖塔胡同的来历
砖塔胡同位于北京的西城区,在西四牌楼附近。之所以叫砖塔胡同,是因为胡同里高高地耸立着一座青砖古塔。
砖塔胡同 一条700多岁老胡同的风雨历程[墙根网]
万松老人塔
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万松老人法名行秀,俗姓蔡,河南洛阳人。万松行秀禅师自小聪慧,在河北邢台的一座净土寺里,用了十年时间读遍寺内所有经书,在外游历后在河北磁县的大明寺定居,专攻禅学一门,后来成为了禅宗的大禅师。晚年他又回到了邢台净土寺,自号“万松野老”,外面的人尊称他为“万松老人”。金代时万松老人就收到了金章宗的极力赞赏,元世祖忽必烈、名臣耶律楚材等纷纷投身于这位大禅师的名下,当时万松老人的地位相当于元朝的“护国法师”。
砖塔胡同 一条700多岁老胡同的风雨历程[墙根网]
万松老人
几年后,大禅师溘然圆寂。为了纪念恩师,在元世祖的授意下,耶律楚材为万松老人筑造了一座朴素别致的青砖葬骨塔。紧邻砖塔北面原来是一排民居,对面则是空地。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有人在对面依塔建屋,越来越多,后来还有人开起了酒肆饭店,逐渐热闹了起来,于是一条胡同就这样形成了,这条胡同被人称为“砖塔胡同”。
关于砖塔胡同的古老,可以从元人李好古的杂剧《张生煮海》中找到佐证。在剧的第一折中张生与龙女定情后,家童凑趣,与龙女的侍女梅香调情。家童云:“梅香姐,你与我些儿什么信物!”侍女云:“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家童云:“我到哪里寻你?”侍女云:“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足证元大都城里,已有砖塔胡同。
700多年的风雨历程
有点可笑的是,这座砖塔还成为了胡同里那些酒肆伙计磨刀的地方,只要菜刀钝了,他们就在砖墙上“磨刀霍霍”。
到了明代,有位云游僧名叫乐庵,从江南一路来到京城。当他走到这条胡同,遇见砖塔,顿时幡然醒悟。通过募捐他买下了这座砖塔,并进行了一番装修。此后,他便长居塔内,守护了大半生。等到这位和尚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后,砖塔也就没有了主人,渐渐荒废破旧不堪。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因乾隆皇帝的恻隐之心得以重修。1927年有人在塔的北侧设了一道小门,并在门檐上书写了“元万松老人”五个字,人们才大致清楚这座塔的来历。
砖塔胡同 一条700多岁老胡同的风雨历程[墙根网]
这条胡同也跟砖塔经历了同样的岁月,但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据说,元明清三朝砖塔胡同一直都是京城娱乐中心之一。除了酒肆饭店外,每天还有热闹的戏曲杂剧。当时的酒肆里通常都会设有这种娱乐节目,用来吸引顾客。
元代流行杂剧,明代流行传奇剧,到了清代就是京剧了。这条胡同里,那些戏院与酒肆连在一起,人们喝酒听戏好不乐哉。
砖塔胡同的影响力带动了附近的几条胡同:口袋胡同、钱串胡同、玉带胡同等,也搞起了自己的戏班。以砖塔胡同为中心,周围几条胡同内拥有的戏院不下30家,每天锣鼓喧天曲艺连连。明代时,官府机构专门在东城设立了教坊司,拨专款大搞戏曲音乐建设。在官方竞争下,砖塔胡同一带慢慢丧失了往日的热闹。到了清代,砖塔胡同的功能又变了,被军事机构机营占据,成了右翼汉军排枪队的驻扎营地。因为军营的文娱需要,砖塔胡同一带的歌舞曲艺再度兴起。
到了1900年,义和团进攻对面的教堂时,将这里作为了阵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胡同里的戏班乐户纷纷外逃,从此之后,这条胡同成为了一条安静的居民区。
胡同内住过的名人
砖塔胡同 一条700多岁老胡同的风雨历程
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从八道湾搬来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并在这里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
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并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1927年刘少奇随北方局由天津迁到北平,暂住在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的同事家里。
结语
砖塔胡同做过宗教中心、娱乐中心、军营重地;见识过酒肆勾栏的喧闹,也承载过日常生活的平静;经历过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见证名人大家的历程。像是一面镜子,照耀世人的沧桑。(丁玉冰)
推荐阅读

砖塔胡同 一条700多岁老胡同的风雨历程...

北京“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算起来怎么也有上万条胡同了。哪个胡同才是最老的胡同呢? 我们今天来说一说一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胡同——砖塔胡同。...[详细]

北京最老胡同砖塔胡同将整治

区名城保护工作做准备——今年,西城区将进行后帽胡同、四根柏胡同等29条胡同街巷综合整治工程,其中将打造15条精品胡同,包括位于西四丁字路口以西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详细]

七百岁古塔变脸始末

旧北京俗传,东城无塔,而西城有五塔,即妙应寺白塔、北海琼华岛白塔、砖塔胡同的万松老人塔及原西单电报大楼位置的庆寿寺双塔。由于庆寿寺双塔20世纪50年代扩展长安街...[详细]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位于西四牌楼附近,砖塔胡同这一名称,来自于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砖古塔,这座...[详细]

砖塔胡同鲁迅故居将修复

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表示,砖塔胡同84号院暂不拆迁,砖塔胡同将同时得到完整保护   位于西城区的鲁迅故居,将依据历史照片原貌修复,其所在的砖塔胡同也将同时得到完整保...[详细]

大栅栏的名字源于防贼?

据研究,现如今东四、西四、南锣鼓巷一带的胡同,大多是元代遗存下来的胡同,只不过元代胡同的名字没有传下来。那么,《析津志》中记载的元大都有“二十九条胡同”,今天...[详细]

北京胡同,岂是一个拆字的问题?

这里是砖塔胡同84号院,一个个拆字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消失。[详细]

砖塔胡同84号院“鲁迅故居”将拆迁...

昨日,砖塔胡同,一老人正驻足观看贴在84号院外墙上的拆迁通知。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尹亚飞   项目拆迁办介绍,该区域将建回迁楼和学校;西城区文委表示,该院非文物或...[详细]

老北京胡同之最

老北京的胡同,蕴含着浓郁的平民气息,多彩的百姓风情,充满鲜活的诗意,这里有悠闲,有寂静,有暑天和冬夜的叫卖声声,有受八旗弟子影响的玩乐,也有八百年京师积攒的建筑格局。...[详细]

北京胡同之根-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因胡同东口(通西四南大街)的砖塔而得名。是北京市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详细]

13世纪高僧骨殖塔陪伴700年胡同的闹与静...

 万松老人塔,位于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东口南侧,始建于元代,据记载为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骨殖塔。“砖塔胡同”因之而得名,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标志之一。万...[详细]

砖塔胡同重修砖塔

经过一年多的修缮,城区惟一保存下来的古代砖塔––万松老人塔日前拆去了围挡,重新亮相在西四丁字街口。这座高约15.9米的金元时代的密檐八角九层砖塔是纪念金元名僧...[详细]

分类阅读:
砖塔胡同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