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永定门的来历

2012年02月23日

永定门的来历 - 卤煮 - 過年好

  北京人都知道,老北京城分为内城、外城,原有“内九外七”共16座城门。但是自从民国时期开始拆除部分城门、解放初期为了改善道路交通又拆除大部分城门以来,北京内城原有的9座城门,只余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北京外城原有的7座城门,则无一遗存。

  ■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只有9座城门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的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将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为了缩短防线,以防元朝残余势力反扑,徐达下令将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退后5里,在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建。

  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南京称帝的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将自己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升格为“北京”。此为北京得名之始。永乐四年,朱棣下令在北京兴建皇宫,整修城墙,预备迁都。永乐十七年,为扩展皇宫前方的空间,将原在长安街一线的南面城墙南移2里,在正阳门一线重建。

  永乐十九年(1421年)元旦,朱棣宣布正式迁都至北京。这时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只有9座城门。城市中轴线南起正阳门,贯穿皇宫,北抵钟楼。

  明嘉靖三十二年增建北京外城,因资金不足,由严嵩建议改变了设计方案。

  金庸先生附于《碧血剑》书后的《袁崇焕评传》说过,北京城位置相对中原而言过于偏北,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其实是不够安全的。明初国势强盛,永乐皇帝对蒙古部族采取攻势,曾五次率军北征,问题尚不凸显。后来明朝实力衰落,多次被蒙古军队兵临城下,至嘉靖年间,遂有官员建议在北京城外围增建一圈周长约80里的外城,以策安全。

  增建外城工程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由于当时南郊(正阳门外)比较繁华,又有皇家祭坛天坛和先农坛,所以外城先由南线筑起。但是开工不久,就因资金不足,难以为继。这也反映出统治者的昏庸和低能,以致未能及早妥为筹措。无奈之中,嘉靖皇帝派内阁首辅严嵩去想办法。

  严嵩去工程现场溜达了一圈,还真想出一条虽不高明但可以对付的“妙计”,即只筑南线城墙,其他三面待日后有钱时再说。南线城墙长度,也由原计划的20里缩减为13里,其东、西两端,向北弯折,与内城的东南、西南两座角楼会合。但是嘉靖君臣没有料到,所谓“日后再说”,直至明亡再也未被说起。

  ■明嘉靖四十三年北京外城建成,正门命名为“永定门”,寓意“永远安定”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外城建成,总长28里,开有7座城门。因增建外城的动因,是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所以城门命名多带有追求“安定”、“安宁”的色彩,如“左安门”、“右安门”、“广宁门”(清代为避道光皇帝旻宁名讳改称“广安门”)。外城正门“永定门”,就是寄寓“永远安定”之意。

  外城建成之后,北京城的中轴线由正阳门延伸至永定门,北距钟楼长达16里。

  由于外城只建了南面部分,所以此后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就形成了“凸”字形。而且“外城”之称名不副实,它并不在内城的外面,而是在内城的南面,所以北京的外城又称“南城”。清代沿用此种格局未变,只是对城门和城墙进行过多次修葺。现在北京市的二环路和南二环路,就是沿这个“凸”字形的轮廓线修建的。

  ■复建后的永定门,其石匾是仿照明代石匾原样雕制的

  1644年,清朝建都北京之后,曾将北京各城门上用汉文题写的明代匾额撤下,改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的匾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后,民国初期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请杭州名士邵章先生为北京各城门重新题写了汉文名称,并制成石匾镶嵌。成书于1931年的《燕都丛考》记述,“今日各门之额,皆邵君之书也。”随着北京城门的陆续拆除,邵章先生题写的匾额大多失落无存,只有正阳门箭楼的门洞上方仍嵌有一块。而明代城门的匾额原件,更是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2003年,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明代原配的永定门石匾。此事2003年8月22日的《北京青年报》曾有报道。这块石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楷书的“永定门”三字沉雄苍劲,保存完好,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永定门时的原件。如今复建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

摘自北京青年报

推荐阅读

永定门的变迁

 永定门是老北京城中轴线的南起点,在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南面是静静流淌的护城河和车流不息的南二环路。   老北京城原有四道城。从里往外的顺序是:第一道宫城,也...[详细]

北京中轴线徒步一日游

从北京地图上可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时下的季节...[详细]

中轴线的独特 永定门外的燕墩

燕墩的位置在今复建的永定门外西侧路边高台上,举目可望。燕墩俗称烟墩,是一座高约8米的砖台,其上竖有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石碑一座,碑上用满、汉文字刻着乾隆皇帝撰写的...[详细]

北京永定门外燕墩乾隆碑

北京永定门外的燕墩将恢复历史原貌,成为中轴线南端的新景观,作为老北京的重要历史遗迹,燕墩乾隆碑再度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燕墩又称烟墩,始建于元代,初为一土台。...[详细]

6处北京古城地标将恢复 历史风貌重现...

左安门角楼、右安门角楼等这些建国后被拆毁的城楼旧址,将按照原来的建筑形制,建起新的标志性建筑,让人们能在地理上对于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廓,形成一定的直观感知...[详细]

历史风貌的还原 看北京6大老地标

提起北京的地标建筑,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水立方、鸟巢、中央电视塔、三里屯等富有朝气和时尚感的现代建筑。殊不知,在几百年前的北京城,也有着发挥着“北京地标”功...[详细]

永定门的来历

北京人都知道,老北京城分为内城、外城,原有“内九外七”共16座城门。但是自从民国时期开始拆除部分城门、解放初期为了改善道路交通又拆除大部分城门以来,北京内城原...[详细]

前门铛铛车有望 向南延至永定门

 记者昨天从东城区获悉,前门铛铛车南延作为2012年推进的重要项目之一,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北起前门、南至珠市口的铛铛车,有望继续向南延伸超过1000米,直通至永定门...[详细]

我和永定门那些事儿

我从小在南城长大,家在天坛南门外的杨家园。听爷爷说旧社会时南城是穷苦百姓住的地方,小时候的我没见过北城达官贵人的显赫府邸,没见过庭园别院水榭楼台,因此对爷爷...[详细]

老北京城的外城城门

[page]外城城门 永定门[/page]   “内九外七皇城四”,这“外七”指的是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相对内城而称之为“外城”的城门。因为外城位于北京...[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