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昔日老北京“摆小摊儿的”

2012-08-16 11:11 来源: 墙根网 / 北京晚报

  直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北京的胡同里不仅延续着老北京的各种叫卖吆喝声,而且老北京摆摊卖货的也继续经营,共同延续着老北京的胡同景观。所谓“摆小摊儿”的,即指摆摊卖杂货借此谋生的小贩,在胡同里则被称作“摆小摊儿的”。摆小摊儿,是过去北京城里基本丧失劳动力或不愿付出太多劳力的人们的一种谋生手段,一般以老年夫妇居多。

  我在北京西城、东城的胡同都住过, 据我回忆,那时摆小摊儿的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住在临街屋的住户,他们在屋外侧支张长条桌子或用几条长凳支起几块拼接的木板,在上面摆上货物售卖;二是住杂院的在大门内侧或院内影壁处,用长凳支起拼接的木板摆货经营(那时大院街门基本都是敞开的);三是在胡同内山墙凹处摆摊卖货;四是少数人在寺庙门口的开阔处或山门外侧摆摊卖货。当时摆小摊儿的主要就是这四种形式。

  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经营的小贩都起早贪黑辛勤劳作。那时我们院就有老两口在院门口摆摊儿,这使我对摆摊儿的情况有所了解。别看几块长木板拼接的摊位不大,但货物品种很多,主要以孩子为经营对象,而在当时每个小摊也确实是孩子们乐到之处,因为所卖之物几乎都符合孩子们的“口味”。

  我记得一般小摊儿的货物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学习用品。小摊儿上的学习用品无非是本、铅笔、橡皮等,价格非常便宜。就近或不出院门,就能买到学习用品大大方便了小学生,也成了小贩的财源之一。二是儿童小玩具儿。那时人们生活水平还不高,档次稍高点儿的玩具,一般人家的孩子是买不起的。孩子们尤其是大杂院的孩子,所玩的无非是洋画儿、羊拐、皮筋儿、鸡毛毽儿、玻璃球、纸花脸、吹哨儿等。其中的玻璃球、洋画儿等深受男孩子欢迎。记得1分钱可买5张洋画儿;1分钱买1-2个玻璃球,买后便可玩起搧洋画儿、弹球儿。皮筋儿、羊拐、鸡毛毽儿等则是女孩子喜爱之物。

  那时,女孩子的跳皮筋儿游戏都上了电影《新闻简报》。1分钱买一把皮筋儿(约有十几根儿),几分钱的皮筋儿连成一串,一头一人用手拉着(可高可低),一人或几个人在中间跳,口中还唱着歌谣,这在当时可算胡同里的欢快景象。那儿歌时至今日仿佛音犹在耳。用彩色鸡毛做的毽儿也是女孩子表演特技的玩具,踢得彩毽儿上下飞舞,令人喝彩不止。顺便说一句,踢毽儿也是大人们喜爱的活动和演技,那时杂技团表演的节目中便有“踢毽儿”。至于纸花脸儿,即仿照京剧的脸谱制作的硬纸玩具,5分至1角的售价。不少男孩买去便戴在脸上,唱起京剧或在胡同、院内“开打”(那时胡同各种车非常少,不用为安全担心)。最受欢迎的脸谱当然是孙悟空、猪八戒、张飞、关云长等神话中的人物及古代的英雄豪杰。看来,在今日的学校内开始普及京剧知识之时,这种玩具不妨可以借鉴来用,而且对传承京剧脸谱知识亦大有益处。

  当然,小摊儿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吃食。1分钱一块的糖,尤其是棒儿糖;1分钱1把的花生米、玉米花、瓜子,还有铁蚕豆、酥蚕豆、杏干儿、苹果干儿、海棠干儿、山楂干儿、山楂糕、枣、甜米花糖……,这些种类繁多的吃食对于当时生活水平不高的大杂院孩子们来讲足可以解馋。

  记得当时有这样几种吃食最受欢迎。一是山楂酱,孩子们称作“糊嘟膏”,这是用去籽的山里红熬成并放入砂糖的糊状物,卖时用江米面做成的小碗儿盛装,最后亦可将小碗吃掉。这种吃食价格不贵,1-2分钱一碗儿(视碗儿大小),所以特别受孩子们欢迎。二是青杏儿裹蜜。小摊儿上的吃食儿也随季节变换而变化,特别是夏季卖一种青杏儿倍受欢迎。这种比蚕豆大点儿的青杏非常酸,一般人无法直接食用,聪明的小贩在旁边放上一罐又粘又甜的麦芽糖蜜,卖时用小刀将杏儿一剖两半去核儿,然后用一根细竹签插上蘸上蜜吃。这种吃法使得杏儿不酸、蜜不腻,酸中带甜不显酸,凉杏儿入口甜而爽,吃时那叫一个痛快,保证吃一想二,不吃够不算完。记得有一次在我院老爷爷摊前,我看到一个男孩一下子买了两角钱的(二分钱一份,即两个杏儿一小勺蜜)。这在当时对老人讲,等于一笔挣了两天的饭钱,要知道那时1角钱可买1斤玉米面呀!所以对小本经营的小摊贩讲,夏季虽酷暑难挨,但却是他们的经营“旺季”。

  除经营孩子们喜欢的货物外,一般小摊儿也卖些大人们的所需物品,但无非是包好的做菜调味品等,另外主要是卖香烟。卖香烟,即在小摊儿的一角放一个长方形的扁平木盒(竖着放)。盒的一面是敞开的,盒内用窄木板钉成隔板,板上放香烟,盒外面贴着烟盒以作广告。除胡同内吸烟者外,过往行人买烟的不多,所以在胡同深处的摆摊儿的就不卖香烟。每年春节也是小贩们的销售旺季。那时春节的鞭炮种类较少,记得主要是小红炮竹(1分钱5个)、钢鞭(1分钱2个)、二踢脚(2分钱1个)、麻雷子、老头花(一种用泥制成的内装火药的烟花)、耗子屎等。这些小摊上的畅销货,可以说是小摊贩过年费的主要来源。

  虽然小贩摆摊儿基本在露天下,但应该说其卫生搞得很好。尤其是食品,液状物放在瓶罐中,其余则用纱罩罩上,很少有蚊蝇落在食品上。春夏秋冬因时而易,大概从未听说有吃小摊上的食品拉肚子之类事儿。小贩们就这样一年四季辛勤经营,本儿小利微,实在不易。那时的人,尤其是邻里之间,真可谓亲如一家。记得每逢变天要下雨,邻居们主动跑去帮摆摊的邻居收摊。虽人多手杂,但从没人顺手牵羊坑害货主;也更不用货主事后致谢。因为人们深知:谁也不会万事不求人,谁也不知“哪块云彩有雨”。

  至于谁家有了大一点的木板或长凳,主动借摆摊的邻居长期使用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大概这就是当时大杂院的淳朴民风吧!大概是自1956年始,胡同里摆小摊儿卖货的便渐渐消失了,当然这一老北京的胡同景观也随之消失了。


推荐阅读

北京民俗专家:立春后才是马年 初四出生也属蛇...

立春当天开始才是马年?日前,有网友发帖提醒,今年大年初一到初四还是蛇年,这几天出生的宝宝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属蛇而非属马,大年初五,也就是立春这一天才是真正的马年。...[详细]

北京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

北京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有吃猪头肉的说法,猪头是一道佳肴,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如今北京就有一道名菜叫“扒猪脸”应喝...[详细]

北京记忆 元旦

 元旦作为一年开始之日,我国历代并不一致。夏代,将岁首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殷代,是十二月初一。周代,是十月初一。到汉代,又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以后历代相沿未改。直到...[详细]

走进老舍笔下的春节

一说到北京,总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活灵活现的北京人。在老舍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北京的春节记忆。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北京老舍纪念馆从2010年十二月二十三至2011年...[详细]

打冰盏儿与酸梅汤

 “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这是清代诗人王渔洋写的《都门竹枝词》诗赞老北京夏日街巷里用打冰盏儿出售冷饮冰食时的靓景。   冰盏儿又称冰碗儿,是以...[详细]

昔日老北京“摆小摊儿的”

直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北京的胡同里不仅延续着老北京的各种叫卖吆喝声,而且老北京摆摊卖货的也继续经营,共同延续着老北京的胡同景观。所谓“摆小摊儿”的,即指摆摊...[详细]

猜灯谜与吃元宵

 老北京元宵节的习俗,最主要的就是赏花灯、猜灯谜和吃元宵了。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日:天上一轮明月朗照,人间合家品赏形如满月的元宵,可谓月圆人圆,吉祥...[详细]

放寒假卖春联

 倒数上去六十多年,腊月23日祭灶的前一周,北平城在万物萧条中,微微显出一点节日气氛。这不是指商家吹吹打打接连的疯狂大甩卖,不是指拍卖行也吹吹打打一个一个开张“...[详细]

花灯 走马灯 气死风

 正月十五闹花灯,讲究的是一个“闹”字--缤纷的灯光幻影里,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包括审美、性情、志趣、祈愿与民俗诸多方面,众多的灯汇聚一起,就是一个小百科全书呢。 ...[详细]

“破五”煮饽饽

正月初五,按老北京人过年的习俗,这一天,全家要在一起吃“煮饽饽”。“煮饽饽”是什么?破五的“破”是什么意思?破五的来历是什么?商家为什么可以选在这一天开市?   ...[详细]

正月初二回娘家与祭财神

 正月初二,按老北京人过年的习俗,正月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年禧歌谣中还有“正月初二,回娘家”一说。为什么有的地方请的财神是比干丞相?有的地方是赵公明元帅?还有的...[详细]

老北京的冰核和刨冰

 老北京有些大宅门的住户有一种土制的“冰箱”--木制箱子里面贴铅铁皮,可在下层放冰上层放食物。放进“冰箱”里的冰块每天都要更新,以免因融化降低效果。...[详细]

老北京玩具介绍--泥咕咕

 泥咕咕是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在古黎阳也就是现在...[详细]

老北京的果子干

  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杏干柿饼镇坚冰,藕片切来又一层。”的诗句,说的就是“果子干”。   果子干的原料主要是杏干、柿饼、鲜藕片和白糖。制法是先将...[详细]

老北京玩具介绍--泥哨

泥哨颇受孩子们的喜欢。老北京泥哨花样颇多,造形有动物、人物,往往同一题材就有多种不同的动态和不同的神态造型。其中常见的有鸡、鸽子、鹰、燕子、猪、狗、猴、鱼...[详细]

分类阅读:
北京民俗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