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老北京人在除夕还有这种讲究?春节孩子们最爱的还得是逛厂甸

2019年02月04日

福满京城,春贺神州
老北京人在除夕还有这种讲究?春节孩子们最爱的还得是逛厂甸[墙根网]
贴门神、贴挂钱
门神是在农历新年人们贴在门上的守护神画像,用来驱邪避鬼降吉祥,是中国民间深入人心的神灵。按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夕,除夕的傍晚,家家户户便会忙着贴春联、门神、“挂钱”,祈求来年的幸福安康。
相传最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祀门”的活动,那时人们崇信的门神叫做“神荼”和“郁垒”,用桃木雕刻立在门上,后来因为雕刻人形太麻烦,改为把门神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是为“桃符”,人们认为桃木可以辟邪。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就是这种民俗活动。
今天左敬德右叔宝这种门神样式的普及是元代之后的事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武艺超强,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在民间口碑甚佳。传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自己的亲兄弟,被鬼魂所扰不能安睡,秦琼便自告奋勇并推荐尉迟敬德为主公夜里守门,太宗果然从此可以安然入眠。太宗心疼两位爱将,就让人画了二位的形像贴在门上,担当守夜的任务,后为民间所效仿,贴二人画像于门上以驱邪避鬼祟。雕版印刷的门神五彩斑斓虎虎生威,除了辟邪还能点缀节日的气氛增添吉庆色彩,贴门神这一风俗能够延续千年,说明个中自有其深入民心的内在生命力。
“挂钱”是指贴在门楣、房檐上的一种传统剪纸,也有称其为“挂签”“吊钱”等。这种剪纸的外形多为古钱形状, “挂钱” 因此得名。人们把其贴在大门上方作为新年的点缀,借以招财进宝。“挂钱”的图案种类极其丰富,除了直接以铜钱作为纹样的,还有玉皇大帝、麒麟送子、连年有余、吉庆丰收等,也有剪字的,以“福”“喜”为多。旧时“挂钱”的贴法是上缘贴在门楣上,下侧悬空随风飘动,“挂钱”和春联、门神交相辉映,营造出浓厚的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
老北京人在除夕还有这种讲究?春节孩子们最爱的还得是逛厂甸[墙根网]
逛厂甸
厂甸所在地原是明清两代烧制琉璃瓦的窑址前的一片空地,民国六年在此地修建了海王村公园,也就是现在琉璃厂十字路口东北角中国书店的所在。
自清乾隆年间始,每年的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厂甸为集市设摊售货,游人云集热闹非凡,这里鳞次栉比的席棚布帐中各种商品堆积如山,孩子们把逛厂甸当成过年最开心的盛事。
厂甸中最吸引人的首先是北京的风味小吃,什么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年糕、灌肠、豌豆粥、果仁奶酪、大糖葫芦……我小的时候逛厂甸,印象最深的是制作艾窝窝的摊商。艾窝窝是用煮熟的江米捏成面团中间按下一个凹槽,里面包上芝麻白糖或豆沙、豌豆黄馅,非常符合儿童的口味。小贩当场制作,动作熟练敏捷,包出的艾窝窝大小均匀,放在特制的长形小纸盒内,一盒十个,为了防止互相粘连盒内会先撒一层干面粉,因此做艾窝窝的人脸上身上总是一层白霜,连眉毛、眼睫毛上都沾上一层,样子十分讨喜好笑。大糖葫芦是厂甸的另一种标志性食品。小贩选大个的山里红,去核,用一米多长的荆条串起来再在表面刷上白色的糖饴。大糖葫芦白里透红,顶部还插有彩色的小旗迎风招展,我每次一准儿会买上一串扛回家。
除了吃的,厂甸还有许多特色玩具,如风筝、空竹、风车、噗噗噔、氢气球……我最喜欢的就是放风筝和抖空竹,每年总要买上几个风筝和空竹带回家。去一次厂甸必是满载而归,想起小时候过年真比现在热闹好玩儿多了,尤其对于小孩子而言,每年春节都是一次尽情的狂欢!
来源:北京晚报
推荐阅读

老北京人在除夕还有这种讲究?春节孩子们最爱的还得...

厂甸所在地原是明清两代烧制琉璃瓦的窑址前的一片空地,民国六年在此地修建了海王村公园,也就是现在琉璃厂十字路口东北角中国书店的所在。 自清乾隆年间始,每年的大...[详细]

春节全家吃饺子应“更岁交子”时间...

 为了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在中国北方,过年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民俗专家介绍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必不...[详细]

春节习俗:庙会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庙会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详细]

春节为什么要吃年糕?春节年糕来历和演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详细]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年是越来越近了,人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放松,但是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人们还是会紧张一下的,因为这天是传统民俗中接玉皇的日子。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灶王爷回了天庭,向玉...[详细]

腊月二十八风俗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详细]

老北京正月初一的风俗

[老北京春节习俗] 由于大年三十的下午,人们已经把财神爷的神像请回了家,所以,正月初一凌晨,人们就燃放花炮,以请财神,正月初一一大早还要向五显财神庙拜祭。但是这个时...[详细]

大年初五-吃饺子放鞭炮

[老北京春节习俗] 老北京的正月初五,按照老北京的风俗称作破五。由于从正月初一开始就有许多禁忌,而这些禁忌到初五为止,初六就恢复正常了,因此,每年一到了大年初五,回...[详细]

老北京风俗-大年初二拜财神

[老北京春节习俗] 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过完之后,老北京的百姓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就是正月初二借元宝的日子。到了正月初二这天,人们一早就云集到五显财神庙借...[详细]

大年三十熬一晚-老北京春节习俗

[老北京春节习俗] 在老北京,大年三十是风俗讲究最多的一天。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小年之后,所有的人都在为了这个年三十而忙碌,男人们在各处采买年货,而女人们则在买...[详细]

春节习俗:老北京正月初一的风俗

由于大年三十的下午,人们已经把财神爷的神像请回了家,所以,正月初一凌晨,人们就燃放花炮,以请财神,正月初一一大早还要向五显财神庙拜祭。但是这个时候,财神还没想好去...[详细]

正初七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七为人节,源于古神话:女娲开天辟地,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几经演变,成为汉族吃七样羮习俗。 ...[详细]

老北京习俗二月二 龙抬头

再过两天,也就是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又称“青龙节”、“春龙节”。   相传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详细]

[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三 送灶上天

[春节习俗]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