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图说北京三千年-- 明定陵发掘之谜 --

  百度一下

  明英宗的继任皇帝宪宗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

  明定陵发掘之谜

  明十三陵建造于15到17世纪,为明代定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北,创建者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明成祖朱棣。朱棣亲自主持选陵址,并起名天寿山,从此,这里就成为明朝的皇家陵园。陵区内除了埋葬着13位帝王,还埋葬着23位皇后和众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丛葬的宫女等。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当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的倡议下,考古学家开始对十三陵正式发掘。在挖掘计划中,埋葬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长陵是首选目标。整个十三陵中,长陵规模最大,保存得也最完整。然而,对长陵的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最终,考古队决定,先另找一个陵墓进行试掘。经多方调查,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进入考古队的视野。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十八年竣工,费时6年,耗白银800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原地上建筑有宝城、明楼、棱恩殿、棱恩门、左右廊庑、宰牲亭、神厨、神库、碑亭,后仅存宝城、明楼。

  我国的帝王陵墓发展到明清时期,陵墓封土都采取宝城、宝顶的形式,两朝30多个皇帝和上百个后妃的坟头都为宝城、宝顶。其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宛如一座小城。城墙称为“宝城”,高出的圆顶称为“宝顶”。

  1956年5月,试掘工作正式开始。9月的一天,发掘队长赵其昌发现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有几块城砖塌陷下来,露出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洞,队员们搭人梯上到洞口观察,发现这个洞口像一个门券的上端,亮处可辨别砖砌的痕迹。经过分析,大家认定:这是地宫入口!不久,一个参与挖掘的民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带有刻字的小石碑,上面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明朝人把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这块石碑明确提示了地宫的具体位置。

  1957年的5月,考古队终于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坟墓的外墙——金刚墙,而最让人兴奋的是,在金刚墙上,考古人员隐约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它应该就是400多年前,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 

  在金刚墙被发现后,考古队没有立即打开地宫。此后整整4个月的时间里,考古队一直在为打开地宫进行最后的准备。石门打开后,地宫呈现在人们面前,整个地宫全部用巨大的条石砌成,前后沿着一条纵向中轴线分布着三个大殿,分别是前殿、中殿和后殿,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配殿。前殿的地面上铺满了条状的、已经腐烂的木板,这是当时入葬时为避免棺椁压坏地面而使用的垫板。与紫禁城相对照,地宫的中殿象征着天子办公的前朝,里面放置着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龙椅和一口盛满了黄蜡的大瓷缸,即民间传说中的万年灯。而地宫的后殿,则象征着皇帝的寝宫,里面摆放着三具高大的棺椁,棺内长眠了将近400年的万历皇帝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与史料记载相同,伴随着他的是两位皇后,孝靖皇后和孝端皇后。

  定陵地宫出土的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除少量祭祀用的礼器,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随葬品里有被称为冕的皇冠,还有一些为皇帝专用的铠甲、腰刀和弓箭。定陵中还发现了4顶皇后戴的龙凤冠,用黄金、翡翠、珍珠和宝石编织而成,其中一顶镶嵌着3500颗珍珠和各色宝石195块。

  定陵中出土最多的是丝织品。它们的璀璨华丽征服了当时的所有专家、官员和成群的游客,也轰动了全世界。但是,地宫打开后,温度、湿度、光照度每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加之当时文物的保存条件有限,这些丝织品风化得比较厉害。

版权声明
墙根网小说频道刊登的所有小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严禁下载和传播,如需要请到书店购买正版图书,所有以商业为目的的转载请先取得作者同意,谢谢。 墙根网小说频道主要刊登以北京生活、历史为题材的长中短小说,欢迎广大写作爱好者在本站刊登,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对小说内容指证。

章节目录

1、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2、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城3、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角4、皇家寺院: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5、中南海的历史沧桑6、什刹海的由来之谜7、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8、前门大栅栏之谜9、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10、社稷坛的五色土11、北京城的“后门”12、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13、揭秘皇城三大殿14、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15、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16、元代皇帝为何没有陵墓17、神秘的明代皇帝葬仪18、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礼(1)19、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礼(2)20、明朝皇后是怎样选定的21、明皇宫中的殉葬制度22、明定陵发掘之谜23、清朝皇帝尚“九”之谜24、乾清宫与明清帝王生活25、明清皇帝的结婚大典26、清朝皇子是怎样读书的27、康熙景陵四十八妃之谜28、乾隆皇帝的年夜饭29、乾隆的养生长寿之道30、老北京的特色小吃(1)31、老北京的特色小吃(2)32、老北京的衣着打扮33、老北京的四合院34、老北京的交通出行35、老北京的新年庙会36、老北京的戏园子37、老北京的宠物情结38、老北京的理发业39、老北京的澡堂子40、老北京的传统字号41、老北京的城门牌楼42、老北京的城墙43、北京最值得去的16个地方44、八达岭长城:守卫北京的军事要塞45、王府井步行街:中华老字号汇集地46、圆明园:耻辱者的墓志铭47、北海:如诗如画的皇家园林48、国家博物馆:历史在这里沉淀
推荐阅读

曾经在北京想租个房得交三份钱 吃瓦片的串房檐的...

北京作为明清时期的“京师”所在,自然聚集了不少达官贵人。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垮台,老百姓流动的加剧,京城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因此,当年老北京的“房...[详细]

首博暑期每逢周六开晚场 主讲“北京故事”...

夏夜,首都博物馆礼仪大厅,绿琉璃瓦红立柱的景德街牌楼下,悠扬的钢琴演绎着《清明上河图》,数百位观众或坐或站,静静聆听这段东方故事。从上周六起,首都博物馆全部展厅逢...[详细]

“无县北京”要来了 这些区名你造么?...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大潮下,将下属的县(市)改区,从而壮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这是目前很多大城市通常会采取的方式。当然,咱们的帝都也不例外。日前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详细]

半个多世纪以前北京什么样?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京城是个什么样?记者在北京华辰公布的老照片中看到,四九城的城楼还都巍然耸立,只是古老的城墙已经到处残缺,而且杂草丛生,有些地方甚至长出了小树。在...[详细]

图说北京三千年

北京三千年,建都八百载,多少鲜为人知的政界往事曾在此风水宝地轮番上演?玄机重重的文化谜团,伴随着帝王显贵长眠地下,至今还有多少未曾揭开神秘面纱?无奇不有的民间传说...[详细]

三坑四庙南衣袍

如果从西周,眼下北京的这块地界上出现了最早的城市“燕”和“蓟”算起,北京这座古城已经差不多三千岁了。因为历史久远,所以北京有着太多的历史文化流传和典故,北京的...[详细]

北京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北京,是中国首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底蕴和深厚文化积淀的皇都。从金元到明清,从中都到京师,在岁月的变迁中,北京这片土地上迎来了一位位皇帝,送走了一代代王朝。北京...[详细]

清朝北京的旗营及各旗在京城各门的布防...

北京城北至今还保留着蓝旗营、火器营、西三旗等这样的地名。“营”顾名思义就是指过去驻军的营房地。旗营制度至辛亥革命,共存在了近三百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国家的重...[详细]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历史上的真实关系...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详细]

是哪些女人动了皇帝们的“第一次”?...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详细]

有故事的老北京皇城建筑

[老北京皇城建筑的故事]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风光旖旎的颐和园、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园林艺术的瑰宝圆明园是北京最知名的古代建筑...[详细]

北京的历史

早在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文字记载的名字为“蓟”。距今已有3000多年。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第三代...[详细]

新中国正式定都北京是何时决定的

新中国正式决定定都北平,是在1949年3月5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要进行广泛的城市经济建设。在...[详细]

京城满洲八旗军队是怎样布局的

京城满洲八旗军队的位置安排,是按照阴阳五行来进行的。它反映了满洲人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京城八旗按阴阳五行分,则每二旗雄踞一方:两...[详细]

清朝是如何定都北京的

1643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病逝。实力占优但尚不足以势吞群雄的多尔衮,为使皇朝免遭分裂,拥戴皇太极6岁的幼子福临即位,自己出任摄政王总揽实权。 ...[详细]

玩在北京

吃在北京

网友评论

图书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