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图说北京三千年-- 乾隆的养生长寿之道 --

  百度一下

  乾隆的养生长寿之道

  在我国古代皇帝里,长寿的前三名为: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女皇帝武则天,享年82岁;而乾隆则寿高89岁,位居中国封建皇帝中的长寿之首,被称为“古稀天子”。他在位60年,退位后依然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常以太上皇的身份过问朝政。这与乾隆注重养生密不可分。

  乾隆皇帝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十常四勿”非常符合中医保健养身的道理。乾隆尊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在此环境中,居然能做到不恋酒色,实属难能可贵。

  乾隆自幼习骑射,曾在避暑山庄几次皇家射箭比赛中大显身手。当上皇帝后,更以骑射为乐。直到他80岁高龄时还去行围狩猎,骑马射箭,这无疑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乾隆还喜欢“旅游”。他六下江南,三上五台山,游览名川大山、古刹旧寺。如此涉足野外宽阔幽静之地,心旷神怡,悠然忘返,对身心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乾隆好读书,善诗文。据说他一生作文1300多篇,写诗4万余首(自然,其中许多是由他的臣下草拟的)。乾隆喜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其字圆润遒丽,很有功底。每到一处,必要御笔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亲手题的碑。这些爱好对乾隆健脑、强身、养性,是大有裨益的。

  乾隆帝的饮食也讲究养生之道,一年四季早膳前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炖燕窝。在早晚两正膳中,也常有燕窝菜。乾隆喜欢吃新鲜的山珍,一次他到避暑山庄去,食用的药膳单都是以鹿肉为主,鹿筋拆肉、烘鹿肉、鹿肉丸子炖豆腐、鹿尾烧鹿肉等等。乾隆还喜欢吃各种药粥,这些粥对于老年的脾胃很有益处。八珍糕乾隆也非常爱吃,他还亲自配制了八珍糕的配方,包括党参、茯苓、白术、薏米、芡实、扁豆、迷莲、糯米、白糖,研成细末,和白米粉蒸糕,每天吃4到6块。在晚年时候,乾隆经常食用八珍糕,的确起到了健胃补气、固肾养脾的效果。

  乾隆年间,清宫饮食十分丰富,但他食杂粮、蔬菜的习惯不改。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要食榆钱饽饽、榆钱糕、榆钱饼。乾隆不仅自己吃,还将此供奉神祖,“宫内、圆明园等处佛堂供榆钱饽饽、榆钱糕”。宫内御膳房做的榆钱饽饽分送后妃、皇子们,还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这体现了乾隆帝的饮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的合理膳食。

  乾隆也注意进补,但适时适当,而不乱补。所用“松龄酒”、“龟龄集”之类,主要由补脾肾、益气血为主的中草药制成。这也是符合医学道理的。补肾可以滋先天,补脾可以壮后天,肾气强盛,脾胃健运,气血充盈,身体自然强壮。

  烟草从明代传入中国后,京城达官贵人中十有八九都嗜烟,乾隆也曾经一度嗜好抽烟,而且非常上瘾。后来乾隆患上咳嗽,御医看过之后,认为是抽烟的结果,乾隆这才觉出抽烟的危害,于是命令侍臣不得再给他进烟,果然,没过多久乾隆就不咳嗽了。历代皇帝都是任性而为,只要自己喜欢的就不管是否有益,但是乾隆在生活上能够及时节制不良癖好,这也是他能长寿的重要原因。

版权声明
墙根网小说频道刊登的所有小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严禁下载和传播,如需要请到书店购买正版图书,所有以商业为目的的转载请先取得作者同意,谢谢。 墙根网小说频道主要刊登以北京生活、历史为题材的长中短小说,欢迎广大写作爱好者在本站刊登,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对小说内容指证。

章节目录

1、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2、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城3、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角4、皇家寺院: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5、中南海的历史沧桑6、什刹海的由来之谜7、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8、前门大栅栏之谜9、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10、社稷坛的五色土11、北京城的“后门”12、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13、揭秘皇城三大殿14、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15、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16、元代皇帝为何没有陵墓17、神秘的明代皇帝葬仪18、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礼(1)19、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礼(2)20、明朝皇后是怎样选定的21、明皇宫中的殉葬制度22、明定陵发掘之谜23、清朝皇帝尚“九”之谜24、乾清宫与明清帝王生活25、明清皇帝的结婚大典26、清朝皇子是怎样读书的27、康熙景陵四十八妃之谜28、乾隆皇帝的年夜饭29、乾隆的养生长寿之道30、老北京的特色小吃(1)31、老北京的特色小吃(2)32、老北京的衣着打扮33、老北京的四合院34、老北京的交通出行35、老北京的新年庙会36、老北京的戏园子37、老北京的宠物情结38、老北京的理发业39、老北京的澡堂子40、老北京的传统字号41、老北京的城门牌楼42、老北京的城墙43、北京最值得去的16个地方44、八达岭长城:守卫北京的军事要塞45、王府井步行街:中华老字号汇集地46、圆明园:耻辱者的墓志铭47、北海:如诗如画的皇家园林48、国家博物馆:历史在这里沉淀
推荐阅读

曾经在北京想租个房得交三份钱 吃瓦片的串房檐的...

北京作为明清时期的“京师”所在,自然聚集了不少达官贵人。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垮台,老百姓流动的加剧,京城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因此,当年老北京的“房...[详细]

首博暑期每逢周六开晚场 主讲“北京故事”...

夏夜,首都博物馆礼仪大厅,绿琉璃瓦红立柱的景德街牌楼下,悠扬的钢琴演绎着《清明上河图》,数百位观众或坐或站,静静聆听这段东方故事。从上周六起,首都博物馆全部展厅逢...[详细]

“无县北京”要来了 这些区名你造么?...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大潮下,将下属的县(市)改区,从而壮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这是目前很多大城市通常会采取的方式。当然,咱们的帝都也不例外。日前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详细]

半个多世纪以前北京什么样?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京城是个什么样?记者在北京华辰公布的老照片中看到,四九城的城楼还都巍然耸立,只是古老的城墙已经到处残缺,而且杂草丛生,有些地方甚至长出了小树。在...[详细]

图说北京三千年

北京三千年,建都八百载,多少鲜为人知的政界往事曾在此风水宝地轮番上演?玄机重重的文化谜团,伴随着帝王显贵长眠地下,至今还有多少未曾揭开神秘面纱?无奇不有的民间传说...[详细]

三坑四庙南衣袍

如果从西周,眼下北京的这块地界上出现了最早的城市“燕”和“蓟”算起,北京这座古城已经差不多三千岁了。因为历史久远,所以北京有着太多的历史文化流传和典故,北京的...[详细]

北京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北京,是中国首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底蕴和深厚文化积淀的皇都。从金元到明清,从中都到京师,在岁月的变迁中,北京这片土地上迎来了一位位皇帝,送走了一代代王朝。北京...[详细]

清朝北京的旗营及各旗在京城各门的布防...

北京城北至今还保留着蓝旗营、火器营、西三旗等这样的地名。“营”顾名思义就是指过去驻军的营房地。旗营制度至辛亥革命,共存在了近三百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国家的重...[详细]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历史上的真实关系...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详细]

是哪些女人动了皇帝们的“第一次”?...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详细]

有故事的老北京皇城建筑

[老北京皇城建筑的故事]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风光旖旎的颐和园、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园林艺术的瑰宝圆明园是北京最知名的古代建筑...[详细]

北京的历史

早在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文字记载的名字为“蓟”。距今已有3000多年。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第三代...[详细]

新中国正式定都北京是何时决定的

新中国正式决定定都北平,是在1949年3月5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要进行广泛的城市经济建设。在...[详细]

京城满洲八旗军队是怎样布局的

京城满洲八旗军队的位置安排,是按照阴阳五行来进行的。它反映了满洲人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京城八旗按阴阳五行分,则每二旗雄踞一方:两...[详细]

清朝是如何定都北京的

1643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病逝。实力占优但尚不足以势吞群雄的多尔衮,为使皇朝免遭分裂,拥戴皇太极6岁的幼子福临即位,自己出任摄政王总揽实权。 ...[详细]

玩在北京

吃在北京

网友评论

图书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