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无规矩不方圆 老北京胡同里那些礼数

2015-11-19 14:34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生活中的大事儿小事儿,都会有“黑纸白字儿”或者“约定俗成”的规矩习惯。这在北京人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有时体现在讨采头的“吉利话儿”,有时则体现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礼数”。
无规矩不方圆 老北京胡同里那些礼数[墙根网]
过去住四合院的街坊,一早见面并不是互道早安,他们有更符合国情的问候语。
家庭妇女清晨起床后,首先要笼火(即生火),第二个出屋的妇女会对笼火的妇女说:“您早起来了?”笼火的会很客气地回答:“我也刚起,您瞧瞧我这一笼火把您吵醒了。”“没有,其实我早醒了。”
清晨外出在街头相遇也是这样招呼:“您真早班儿呀,这么早遛鸟儿都回来了?”“可不是嘛,不起不行啊,它(指笼内的鸟)不干哪,喳喳起来没完,还不如带它出去遛遛呢,省得吵人。”这都是北京人早起的招呼,中国特色,北京风格。很多人说北京人见面就会问吃了吗,其实这是误传,北京人不会睁开俩眼珠子就问吃了吗。
无规矩不方圆 老北京胡同里那些礼数[墙根网]
各种炊具的借用如同家常便饭,有些炊具不一定家家齐备,诸如盖帘、炙炉等不常用的,几乎都是全院通用。每当做饭伊始发现缺少某种调料,一般不会上街去买,而是到邻居家去暂借。家中偶然来了客人,需要留宿,而当年居住条件又很紧张,对此不得不打发孩子到街坊家去寻休(即借宿)。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人会觉得不好意思。
北京有句俗话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四合院的借与还是要区别对待的,邻里之间的交情,对于小小不言的调料是不必还的。至于炊具用完应清洗干净完璧归赵。至于药锅,则只许借,不许还。因为还药锅对药锅的主人不吉利,用完了就在你家放着,什么时候药锅主人需用时会主动上门讨要,药锅主人绝不挑眼,即便使用过程中将药锅打碎也不必赔偿。
过去不论院子大小都得有个茅房,这是一间男女共用的设施,全北京城使用这种茅房的人,都掌握一个如厕暗号,那就是如厕前一定要咳嗽一声,如果里边有人定会回敬一声咳嗽,外面的人会很知趣地离开稍候。
无规矩不方圆 老北京胡同里那些礼数[墙根网]
住在四合院也得洗衣服晾衣服,洗衣晾衣也有规矩,任何时候都不能将晾衣绳挂得太满,要为别人留出通道,如果实在洗得太多,可以在通道处晾几件儿童服装,千万不能在通道处晾成人裤子,这是规矩也是礼貌。
过去北京的小孩很小就会上街购物,当然这个也有规矩,比如家长让小孩买猪肉和羊肉两样东西,出于对回民的尊重,一定会千叮咛万嘱咐:“不论绕道多么远,一定要先去买羊肉,后买猪肉,绝对不许提着猪肉进羊肉床子。”当年京城的汉民小孩,如今的老者大概都接受过这一条教育。
夏天,许多北京人有在庭院吃晚饭的习惯,用餐时若遇邻居在此经过,主人会很自然地和邻居打招呼:“您吃了吗?没吃(的话)一块儿吃点吧。”对方可能会说:“我先偏您了(即已吃过),您快吃吧。”或者说:“不客气,我们家也刚做得,说话就吃,您快吃吧。”交谈中虽然让对方一起用餐,但是双方都知道这是一句客套话,是一种礼节,只是虚让而已,谁也不会当真。
同样北京人也没有说晚安的习惯,但是四合院的邻居们睡前肯定都要打招呼,为了整个门户安全,老北京都有这个习惯。
无规矩不方圆 老北京胡同里那些礼数[墙根网]
当年四合院的街门,每晚四合院的各户都会积极主动地关街门,关门的人会向每个住户打招呼:“张大妈您家都回来了吗?我关大门了。”听到这一问话各户都会主动作出回答:“全回来了,您关吧,咱明儿见了。”“全回来喽!又辛苦您了,有什么话咱明儿再说了。”凡有人未归的家庭定会主动招呼:“我那大小子还没回来呢,您先歇着吧,待会儿我关吧。”
四合院的邻里街坊们,一个院儿住着,互通有无,相互帮助,是常有的事儿。
推荐阅读

老北京胡同里的光阴故事

老北京的小胡同,老北京胡同里的光阴故事。时光荏苒,岁月如风。时间总是走的太快,我们永远都对时间无能为力,但是却可以过好当下。时间走过必留下痕迹,在我们的首都,留下...[详细]

老北京的胡同讲究多,"十大"和"六最"胡同您知道吗?...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反映着北京的历史风貌,在北京游玩...[详细]

老北京的胡同与人名

北京的胡同,名字很有讲究,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后,他的功臣大都居住在北京,不少胡同以此得名。   如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即今天北城的永康胡同...[详细]

德源胡同

位于宣武区中部。东起白广路,西至登莱胡同。因德源里得名。 此地原称南王子坟,因处于王子坟之南故称。王子坟为明宗人府茔地。住户不多。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本...[详细]

造纸胡同

位于宣武区西南部。北起白纸坊胡同,南到白纸坊西街。因有造纸作坊得名。 此胡同明代称纸房胡同。它紧靠造纸公会所(即祖神庙)。民国时称白纸坊街。胡同内造纸作...[详细]

米市胡同小学校

 “米一”是我童年母校的简称,她的全称应该是米市胡同第一小学,是南城一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学校。胡同北口就是繁华的菜市口大街,南口就是在南城挺有名气的南横...[详细]

胡同八十载

当年广生堂药店不过四五个人,不过个个都勤奋向上,经常能听到店后传出伙计念念有词像背台词的声儿,那是人家在背汤头歌。广生堂柜台上方挂满了药方,你只要说出什么病,...[详细]

察院胡同与胡同东口

今天经过察院胡同。就有了与之相关的下面这些想法与见识。 北京的十里长安街的南面,也就是在西单路口的西南角上有一个佟麟阁路,佟麟阁路为一条南北方向的小型主干...[详细]

恭王府 老北京胡同 鸟巢 水立方一日游...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的宅邸,恭王府正在修复中,现开放...[详细]

无规矩不方圆 老北京胡同里那些礼数...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生活中的大事儿小事儿,都会有“黑纸白字儿”或者“约定俗成”的规矩习惯。这在北京人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有时体现在讨采头的“吉利话儿...[详细]

老北京胡同取名讲究多 珠市口原名猪市口...

北京有许多与动物有关的地名。这些地名通俗明了,一看便能知其来历。不过这些一目了然的地名里,也有历史和故事。...[详细]

胡同里的老北京风情

 红墙、古槐、胡同,骑着自行车,悠闲地走在人来人往的胡同里,享受着下午的阳光,偶尔驻足停留,那悠长浓厚的京味文化便融化在了空气里,浸润着你的灵魂…… ...[详细]

老北京胡同的后现代滋味

胡同,北京的标志,北京最热闹的旅游景点之一。北京的胡同最初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经过了几百年发展演变。胡同是北京生活最丰富、最繁杂的地方。胡同居民们爱着...[详细]

吃出老北京胡同里的滋味来

老北京胡同里的居民过去吃什么?就是家常便饭,也都讲究应时当令,吃出点儿滋味来。   开春了,“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吃春饼,在蔬菜精贵的春天里,把豆芽菜、韭菜、菠...[详细]

老北京胡同风情

老北京胡同风情[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