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老北京的饽饽铺

2009-05-04 23:11
  如果从公元前1045年(西周),眼下北京的这块地界上出现了最早的城市“燕”和“蓟”算起,北京这座古城已经差不多两千岁了。因为历史久远,所以北京有着太多的历史文化流传和典故,北京的一个镇,一个村,一条街,一条胡同,甚至一口井,一块砖石都有故事。它们有的已被史学家们拂去历史的尘埃,放射出金子般魅人的光彩;有的如散落在泥土中的珍珠,待我们这些后人在先人遗失的沙砾中细心地捡拾,并把它们串联起来。为此,我们开辟了“古都地理”这样一方园地,希望有心人来此耕耘。
  老北京人把糕点铺称为饽饽铺。
  饽饽一词始于元代。元世祖定都北京大都后,市面上出现了以蒙古族饽饽为主的民族食品。经营这种食品的称鞑子饽饽铺。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又带来了南方糕点,经营这种糕点的称南果铺。清朝入关后,又带来满洲饽饽,从此北京形成了蒙、满、汉、回,四个民族、三种类型的饽饽铺,蒙、满合称鞑子饽饽,汉族的大教饽饽以及回族的清真饽饽。清末民初以来,由于各民族多年的生活习惯的融合,逐渐转化为满汉结合的北方糕点,称“北案儿”;南果铺则称“南案儿”;清真则称“素案儿”。
  当年糕点业总称糖饼行。清道光二十八年所立《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中规定,满洲饽饽是“国家供享,神瘿、祭祀、宗庙及内廷殿试、外藩筵晏,又如佛前供素,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张,凡冠婚丧祭而不可无,其用亦大矣。”总之,凡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祖敬神、亲友往来以及妇女生育、老人祝寿,都离不开饽饽铺。可见糖饼行在各行业中是个重要行业。那时,饽饽铺分布在全市各处,凡商业聚集区就有一两家饽饽铺。
  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北平市商业调查表》统计,北平糕点业共有铺号206家,资本总额为19098元。并在前门外东珠市口南芦草园设有《北京糕点业同业公会》,当时会长为孙吉堂,会员175家,从业人员1263人。同业公会的一个重要职责是防止同行业竞相削价,全行业订有价目表,明确规定品名、价格、重量等,商家要吸引顾客,只能从质量上下工夫。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上说:“瑞芳、正明、聚庆诸斋,此三处,北京有名者。”其中开业最早的是聚庆斋南果铺,开业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已有五百五十年历史。正明斋也是开业较早的老字号,开业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正明斋属于满汉糕点,但它也吸收南果铺的长处,逐渐将南、北案互相融合起来,缩小了二者之间的差距。祥聚公清真糕点铺开业于1912年,老板王殿文做生意讲究用料实在,配料原则是“三个五”用五斤香油,五斤白糖,五斤白面。这比一般饽饽铺加的调料要重,质量自然要高于一般,所以声誉也很好。以上三家老字号都集中在前门外大栅栏附近,分别代表了南、北案和素案。此外,还有王府井大街路西的宝兰斋,东四牌楼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路东的桂英斋,西单牌楼北的毓美斋以及后来开业的稻香村南味糕点等,都很有名。
  饽饽铺的糕点品种,季节性很强,到什么季节卖什么时令糕点。例如,从正月初开市起,即开始供应细馅什锦元宵,直至正月十五;四月开始卖鲜花玫瑰饼,鲜花藤萝饼;五月节则卖江米小枣粽子、五毒饼;盛夏则供应绿豆糕;八月中秋节则供应中秋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提浆、翻毛月饼,南果铺则供应广东月饼、苏式月饼;九月重阳,应节供应重阳花糕;十月入冬,玉面蜂糕、芙蓉糕、萨其马又上市了;一进腊月门,又准备年货供应了。
  那时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要祭灶,送灶王上天,要供应关东糖和南糖,关东糖用麦芽糖制成,形状有糖棍儿和糖瓜儿两种。南糖是由南果铺开始制作,仿效苏州式的糖食,有芝麻鸡骨糖、芝麻片、芝麻条、糖馅芝麻块以及带各种馅料的芝麻糖,包括豆沙馅、金糕白糖馅,此外还有花生糖片、花生糖块,统称“什锦南糖”。祭灶过后,年禧祭佛供品上市,品种有成堂蜜供、成套月饼等,月饼分两种颜色,每五块月饼为一碗,从下往上,一块比一块小,最上面码一个莲花托儿,托着一个面桃,桃上有红面条盘出“一笔寿”的图案。每堂五碗,重十五至三十斤不等。
  饽饽铺日常供应的品种有大、小八件,缸炉槽糕、套环蓼花、龙凤喜饼、核桃酥、杏仁酥、杏仁干粮、焦排叉、中果条、江米条及糖枣、芝麻球组成等。其中龙凤喜饼是男女青年订婚时,男方向女方赠送的礼品,每四块一斤,一般要送一百斤;套环蓼花是新女婿看望岳父母时要带的礼品,取“套环亲戚”的吉利;缸炉槽糕是妇女生孩子时的必备食品;中果条则是儿童的小食品。
  饽饽铺所用原料都很讲究,尤其老字号,都有固定厂家供应——面粉要用西直门外元顺成粮栈的“重箩细面”;冰糖要用“闽糖”、“石里冰”;白糖则用“本港白糖”,均要由前门外“义记”糖庄进货;白油则由“裕盛公”白油局子进货;木炭由京西山区用骆驼队驮来;所用金糕,由鲜鱼口内“泰兴金糕庄”进货;江米面及做蓼花的“坯子”都要从崇文门外水道子的“福芝碾房”进货。
  在经营上也极具特色,饽饽铺大都是前店后厂,前柜销售,后设烘炉,前后人员,分工严格,后案的人员为手艺人。店规中,对个人卫生要求严格,站柜台的店员,不能蓄发留胡须,必须剃光头或留平头。对顾客要和蔼,说话要文雅,不准说粗话,即便没有顾客,也禁说不雅之词。 董文森
推荐阅读

老北京还在 子弟八角鼓票房重现京城...

2016年6月4日,“八角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的出现,始于清代,早年的“岔曲”属于清朝满洲人八旗的军旅音乐。相传乾隆年间八旗将士征讨西北,他们根据当地民间流行的高腔...[详细]

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

庙会,是中国的古老民俗活动,《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道:“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随着岁月的推移,庙会逐渐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日益显现...[详细]

老北京的“三转一响”您听说过吗?...

“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词,其中三转分别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指的的是收音机(话匣子)。当年如果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在...[详细]

首都博物馆“搭”北京老城 让孩子了解原汁原味老...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于这座城市的荣耀你了解几分?如何让习惯了熟视无睹的孩子们擦亮双眼,感受这座近在咫尺、饱经沧桑的城池的雄伟壮观?首都博物馆今日开幕的《读城—...[详细]

老北京为什么一去不返

儿子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在北京长大,可是我那么多地方都不认识,还没有我们班外地同学对北京熟悉!   他说的那些地方,包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东四、西四、沙滩、南...[详细]

蛋白印相老北京

12月20日,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馆中陈列的照片记录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从达盖尔银版(安布罗银版)到磁性记录材料,从玻璃底片到塑基底片,从蛋白照片(盐纸工艺)到明胶银...[详细]

从随迁户到老北京 北京人祖上来自四面八方...

现在一提老北京人,一般指往上数三代都定居在北京的人。您要是往上数四代,就会发现,前面说的那些老北京人,基本也是“随迁户”。历史上凡是作为首都的地方,都是汇聚各民...[详细]

给你一个南腔北调的老北京?--什刹海的京腔哪去了?...

曾几何时,什刹海的三轮车“胡同游”相当红火,甚至成了什刹海旅游的一张名片。“祥子”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子,侃得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心花怒放。   现如...[详细]

老北京的“坟圈子”

 清明时节是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在旧时京郊还有“坟圈子”,而今只有七八十岁的老北京人才有些记忆。早年间出了城门往郊外走,时常看到一些绿树环绕的坟地,俗称“坟圈...[详细]

你不了解的老北京

冬日,周末,和久未谋面的朋友相约去了后海。 其实本是要去看德胜门旁的箭楼,但绕楼而行之后,渐入小巷深处,峰回路转,竟是后海晶莹的水。 沿水前行,有寺名曰“...[详细]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详细]

古道热肠的“老北京”

上世纪40年代,有位先生在沙滩的北大读书。他在一家小饭铺就餐。有时没钱,就婉商赊账。老板是个古朴厚道的“老北京”,爽快应承。家里钱一到,他立马还账。如此日久天...[详细]

味道的老北京:另一个老北京,正在消失变成记忆...

那难以言传的味道也许再也不会有了   前门胡同正在拆迁。随着越来越多的胡同消失,北京小吃的栖息之地也越变得来越小了。   在吃的家族中,小吃应该算是最随意...[详细]

京人取暖话当年

旧时,北京冬季十分寒冷,一般人家都用煤炉取暖。虽煤炉的品种繁多,但尤以“不灰木白炉”最为普遍。“不灰木”实为一种矿物质,质似石棉,色白如雪,遇火不燃且传热性能极佳...[详细]

老北京婚俗:就这样悄悄逝去

“20年前,我是最年轻的婚俗专家,可现在,我也77岁了。”作为老北京婚俗最后的见证人——常人春摇了摇头,他知道,那个曾经辉煌的传统,已走到了尽头。   今年,北京内城婚...[详细]

分类阅读:
老北京饽饽铺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