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给你一个南腔北调的老北京?--什刹海的京腔哪去了?

2013年09月12日

  曾几何时,什刹海的三轮车“胡同游”相当红火,甚至成了什刹海旅游的一张名片。“祥子”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子,侃得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心花怒放。
  现如今,这里的司机、车夫、导游九成以上是外地人,北京人极少。有报道称,少数留在导游队伍里的老北京被称为“后海八爷”,也就10人左右,承担着培训外地导游的任务,极少出来带客人。来自五湖四海并经过培训考核的新“祥子”们,担负着演绎什刹海京韵的职责,但他们不会谈起爷爷年轻时候的北京城,更没有大杂院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对北京的了解是一本导游册子。
  酒吧、餐馆、各色小店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业人员,成为推动什刹海景区繁荣发展的主力军。但与此同时,京腔京韵也跟着“昼伏夜出”的北京人退居幕后,渐渐淡去。
  台湾游客王秋林偕父母来北京游玩,时隔十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北京。十年光景,北京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唯有老北京那口京片子依旧听着带劲儿。
  可是近日带父母去了什刹海,回来后他却黯然神伤,怎么逛也不是那个味道,原因是找不到老北京做导游,听不到老北京的京腔了。
  难觅“后海八爷”
  台湾游客王秋林执意要找个北京人讲解,一位号称自己能连续不断讲一天,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张师傅,面对台湾游客的执拗显得很无奈。“你找不着北京人,北京人都在家睡大觉呢,谁乐意晒着大太阳给你讲这些东西!”张师傅告诉记者,什刹海一带已经很少见北京导游了,多数都是外地人在做。他一脸认真地分析起来,外地人不比北京人讲得差,要拿证都是经过一个考试,考的东西也一样,像他这样的资深外地导游,做这行很多年,绝对值得信赖。
  汗水顺着黝黑的皮肤从两鬓滚到脖颈,张师傅没有提手去擦,问询的眼神看着台湾游客,希望能让他觉悟一点。有媒体曾报道,散落在什刹海各处的三轮车、电瓶车由9家公司经营,司机、车夫、导游九成以上是外地人,北京人极少。少数留在导游队伍里的老北京被誉为“后海八爷”,也就10人左右,承担着培训外地导游的任务,也少出来带客人。
  原本,什刹海最早的人力车就是北京人干起来的。“他们特能侃,一口京片子,外地人都喜欢听,老外也喜欢。”正因为如此,什刹海的人力车一度非常红火,甚至成了什刹海旅游的一张名片。生意越红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据报道,2008年,政府进行规范管理,引入9家公司授权经营,并把车数限定为300辆,9家公司之间必然有竞争,人力成本越低,公司才能有更大的效益。而相比北京本地人,外地人对收入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也比较易于管理,来应招的外地人数量也多。因此导游团队渐渐换血,外地人成为主打力量。很多当初入行的北京人也因为收入降低慢慢退出。
  既然游客青睐北京导游,旅游公司不考虑这点吗?据说,“(公司)也想招北京人,想让游客听地道的北京话,可北京人不干,招不来。”
  导游词“武装”的“老北京”
  记者陪同台湾游客王秋林找到一处咨询站点,询问有没有当地人导游。“北京人、外地人都一样,游览线路、讲解内容都是统一规定的,你找北京人讲的也是这些。”
  失望之余,王秋林上了一辆红色三轮车,车夫有着大部分导游都有的热情和大嗓门,身材很壮,黑得发亮。闲聊之间得知,小伙子姓李,今年27,山西五寨人,经朋友介绍来北京做人力车夫的,言语里满是能在北京混口饭吃的骄傲。细问才知道,要通过考核,所有导游都要经过一个考试,把指定的导游词都背熟。到时候讲的东西只能是背住的导游词里面的,其他的也不会讲。还有一些外地导游,换个路线就不会走了。
  “这解说词,我背了不到一个月去考的试。”小伙子说,自己已经有三四年的实战经验了,这点儿词儿早已烂熟。
  客人让小李增加了兴致,蹬不远就慢下来讲几句,有时还停下来拿手比划,怕台湾同胞听不明白。在一个胡同口,小李停下车,先是卖关子,然后用他带着山西后山音的普通话认真讲起来。
  “我跟你说的这些,指不定北京人都不知道呢!胡同这名字起的有的大有讲究,有的其实就是老百姓随口叫习惯的,有的就是个形象的意思,比如说,两条长的东西向的胡同夹着一条短的南北向的,长的就叫蜈蚣腿子胡同,短的就叫扁担胡同……”还没说完他自己就乐翻了,一个劲问客人“是不是逗死了”。
  台湾游客也被逗乐了,问他是不是知道“案板章胡同”的名字由来,他想了想说,这名字听着不熟。为避免游客觉得他业余,小李拍着胸脯说,只要问他导游词里有的,他保准清清楚楚。
  据小李介绍,什刹海蹬三轮车的,山西人挺多,还有河南、河北、湖北、甘肃等地的人。这些天南海北的导游们自己显然还是个轻触北京文化的局外人,而他们却承担着为北京代言的责任,他们拍着胸脯承诺的,只能是“给你一个南腔北调的北京”吧。
  “昼伏夜出”本地人
  与故宫、天坛、长城等北京的名胜古迹不同,什刹海首先是居民区,其次才是景区。令其魅力无限的,绝不止是贵族府第、名人故居、河湖水系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它热气腾腾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市井生活。台湾朋友感慨,没有北京导游,能看看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有意义的。而事实上,白天去逛什刹海,连北京人也少见。
  每日穿梭在什刹海大街小巷的外地导游们有这样一个共识:许多本地人都不用工作的,有房子出租就保证了稳定收入。这一点也自然是大家艳羡的焦点。蹬三轮车的王师傅用眼神指了指街对面一个门:“他们有房子,腾出地方搞个出租,每月固定来钱,还干啥活。”据说有的北京人甚至自己住六七平米的小房间,把房子出租。
  从一家炸酱面馆的服务员小孙处了解到,“这一片的餐馆,包括那些酒吧、小吃摊、报亭,都是外地人在忙活。白天这大街上很少见北京人,一到晚上,你看胡同里,大树下,喝着啤酒吃着烤串大声聊天的倒有不少是北京人。”小孙拐了拐头,悻悻地说:“人家过得好着呢!哪里肯干我们的活儿。”
  来北京已经三年,天天给各路客人上老北京炸酱面,腼腆一笑,坦言自己还从没吃过一碗真正的老北京炸酱面,不知道什么是正宗味道。像小孙这样的外地人,在如今的什刹海随处可见。
  “酒吧、餐馆、各种特色小店里,基本都是外地人在干活儿,对于丰富景区游览内容、活跃商业贡献特别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业人员,成为推动什刹海景区繁荣发展的主力军。但与此同时,京腔京韵也跟着“昼伏夜出”的北京人退居幕后,渐渐淡去。
  留住真正的北京味儿
  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北平城里一位人力车夫的成长故事,祥子作为奋发努力的外来青年所展现的坚韧和勤勉,也成为北京血液里的性格。如今,黄包车多半变成了人力三轮车或者电瓶车,也不再单单载送游客,车夫还有讲解职能。这些新时代的“骆驼祥子”重新演绎北京。
  然而,他们不会谈起爷爷年轻时候的北京城,没有大杂院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对北京的了解是一本导游册子;“祥子”们一方面为什刹海的经济做贡献,一方面销蚀着老北京的京味儿。
  什刹海是全市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一片,历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文物修缮、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升级、人口疏解等工作,什刹海顺利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随着景区建设、酒吧街的扩张,什刹海里的新居民越来越多,景区内导游几乎全换成了南腔北调的外地人是最显而易见的现象。
  北京市政府在升级什刹海地区业态的讨论中多次强调,鼓励有民俗特点和能体现老北京文化传统的项目进入。无论是什么样的项目,以人为载体,才可能是鲜活有生命力的。北京人无疑是什刹海业态升级的关键因素。留住北京人,才有真正的北京味儿。
  天南海北的外地劳动者进入首都北京,为北京各方面建设出力,分享北京多元文化的有益成果,这自然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然而,为外地劳动者欢喜和加油的同时,还需要用宏观视角,大局眼光,历史胸怀去思量保护“北京味儿”的意义。
推荐阅读

老北京还在 子弟八角鼓票房重现京城...

2016年6月4日,“八角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的出现,始于清代,早年的“岔曲”属于清朝满洲人八旗的军旅音乐。相传乾隆年间八旗将士征讨西北,他们根据当地民间流行的高腔...[详细]

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

庙会,是中国的古老民俗活动,《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道:“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随着岁月的推移,庙会逐渐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日益显现...[详细]

老北京的“三转一响”您听说过吗?...

“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词,其中三转分别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指的的是收音机(话匣子)。当年如果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在...[详细]

首都博物馆“搭”北京老城 让孩子了解原汁原味老...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于这座城市的荣耀你了解几分?如何让习惯了熟视无睹的孩子们擦亮双眼,感受这座近在咫尺、饱经沧桑的城池的雄伟壮观?首都博物馆今日开幕的《读城—...[详细]

老北京为什么一去不返

儿子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在北京长大,可是我那么多地方都不认识,还没有我们班外地同学对北京熟悉!   他说的那些地方,包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东四、西四、沙滩、南...[详细]

蛋白印相老北京

12月20日,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馆中陈列的照片记录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从达盖尔银版(安布罗银版)到磁性记录材料,从玻璃底片到塑基底片,从蛋白照片(盐纸工艺)到明胶银...[详细]

从随迁户到老北京 北京人祖上来自四面八方...

现在一提老北京人,一般指往上数三代都定居在北京的人。您要是往上数四代,就会发现,前面说的那些老北京人,基本也是“随迁户”。历史上凡是作为首都的地方,都是汇聚各民...[详细]

给你一个南腔北调的老北京?--什刹海的京腔哪去了?...

曾几何时,什刹海的三轮车“胡同游”相当红火,甚至成了什刹海旅游的一张名片。“祥子”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子,侃得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心花怒放。   现如...[详细]

老北京的“坟圈子”

 清明时节是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在旧时京郊还有“坟圈子”,而今只有七八十岁的老北京人才有些记忆。早年间出了城门往郊外走,时常看到一些绿树环绕的坟地,俗称“坟圈...[详细]

你不了解的老北京

冬日,周末,和久未谋面的朋友相约去了后海。 其实本是要去看德胜门旁的箭楼,但绕楼而行之后,渐入小巷深处,峰回路转,竟是后海晶莹的水。 沿水前行,有寺名曰“...[详细]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详细]

古道热肠的“老北京”

上世纪40年代,有位先生在沙滩的北大读书。他在一家小饭铺就餐。有时没钱,就婉商赊账。老板是个古朴厚道的“老北京”,爽快应承。家里钱一到,他立马还账。如此日久天...[详细]

味道的老北京:另一个老北京,正在消失变成记忆...

那难以言传的味道也许再也不会有了   前门胡同正在拆迁。随着越来越多的胡同消失,北京小吃的栖息之地也越变得来越小了。   在吃的家族中,小吃应该算是最随意...[详细]

京人取暖话当年

旧时,北京冬季十分寒冷,一般人家都用煤炉取暖。虽煤炉的品种繁多,但尤以“不灰木白炉”最为普遍。“不灰木”实为一种矿物质,质似石棉,色白如雪,遇火不燃且传热性能极佳...[详细]

老北京婚俗:就这样悄悄逝去

“20年前,我是最年轻的婚俗专家,可现在,我也77岁了。”作为老北京婚俗最后的见证人——常人春摇了摇头,他知道,那个曾经辉煌的传统,已走到了尽头。   今年,北京内城婚...[详细]

网友评论

最新内容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