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

古道热肠的“老北京”

2012-04-26 23:47

    有一本回忆北京往事的书里讲了这么个趣事:

    上世纪40年代,有位先生在沙滩的北大读书。他在一家小饭铺就餐。有时没钱,就婉商赊账。老板是个古朴厚道的“老北京”,爽快应承。家里钱一到,他立马还账。如此日久天长。临近解放,这位学子奉地下党指示紧急出城,没来得及还欠款。随大军入城后,头件事儿就是赶往沙滩。不料,到地方一瞧,门面更换,小餐馆早已易手……

    这个令人遗憾的轶闻我相信是真的。父亲曾跟我说过,解放前他在北大读书时,晚上饿得不行了,曾到门口的热食挑子旁,跟老汉说说,赊碗馄饨吃。

    的确,古都多有助人排忧解难的热心肠,特别是长者。

    上初中时,曾有这样的奇遇:

    春节前夕,母亲让我给房山的大姐家送些东西。那时,极少乘火车,很兴奋,买好票就上了车。车徐徐启动,忽然瞅见对面乘客手里的票跟我的不同,细瞧,不是一趟车,再瞅旁人的,顿时大吃一惊——坐错火车了!急忙找列车员。答复:“到站下车吧。”我万分沮丧:返回车啥时有?回去怎么跟母亲交代啊?正胡思乱想,来了位上岁数的列车员,领我到车厢门口,说:“马上临时停车,我跟回站的车头司机说一下。”果然,很快停了车,他打开门下去,我跟着,踩着石子儿,上了火车头,他跟司机谈好,走了。我站在蒸汽机车里,很快返回站里,所幸,该乘的那趟还没开,一溜小跑,上了车。多亏那位“老北京”啊。

    几年前,母亲忽然生病,慌忙蹬小三轮去附近医院。到急诊楼才发现,没带链儿锁。特着急,发现不远处是一家单位的传达室,就厚着脸跟屋里老大爷商量,在门口放一会儿。鬓发斑白的师傅说:“行,搁这儿吧。”看完病出来,已满天星斗。传达室门口不见车影儿,正茫然失措,老师傅推门出来:“怕给您丢了,搁后边了。”说着把车推出来,我连连称谢。他跟屋里招呼了一句,走了——原来,这位“老北京”下班没走,一直候着呢!

    兴许,在饱经忧患、历经巨变的古城,阅尽沧桑的“老北京”更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在老舍先生笔下,拉洋车的祥子跑遍街巷也找不着心爱的小福子,最终,也是在一位“老北京”的指点下,方觅得踪迹。

    相声大师侯宝林有个耐人寻味的真实故事:

    隆冬时节,侯先生在中南海说完相声后出席晚宴。他挺高兴,多喝了几杯。谢绝派车后,徒步回家。时已子夜,路人稀少。行至西单,忽然发现马路的雪地上“犁”出一道“沟”——有个人拖着大麻袋,在雪地上缓缓地艰难迈步。显然,是个捡破烂儿的。大师望了望那人背影,掏出钱递给拉三轮儿的,嘱咐:“劳驾,把那人送回家。”直到瞅见连人带包上了三轮儿,先生才悄然离去。

    或许他从盛宴跟窘困挣扎者的反差中体悟到什么,或许他从“拾荒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昔年艰辛生活的影子……不管怎么说吧,这位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身为社会名流,仍能体察到偶遇的街头弱者的疾苦。

    困厄中受人襄助,自然心怀感激,思结草衔环。不过时间长了,往往容易淡忘。

    一次,在工作中偶生歧见,我坚持主张,不觉高声嚷了几句。晚上写东西,查阅资料。翻出一本书,刚好适用。正高兴呢,不幸掀到扉页,看见自己写的一行字,笑容旋即收敛。

    原来此书就是我刚“怒对”的那位先生十几年前寄我的。那时人家是首都某权威学术机构的,我是外地某师专的老师。虽然仅在会议上有一面之缘,他得知我需此书,就千里迢迢给我寄去,对我帮助甚大。想到这儿,万分愧悔白天的争执,心下思谋:往后,得记住别人的好儿,平时少争执,多助人。

    此后不久,碰到一桩事,令我仰天而嘘:

    下班路上,为健身推自行车“疾走”。常碰着问路的,外地人、外国人都有。热心相告,自己也欣悦。

    一天,几个外国学生打听道儿,汉语实在蹩脚,好不容易听懂是去景山。反正绕不了多远,把他们带到公园门口。

    转身回来,当我拐进沙滩后街的时候,忽然想起胡同东口当年那座小小的马神庙,想起庙西路北的北京大学校门。立刻,一副图景跃入我的脑海:

    寒冷冬天的夜晚,北大门口石条铺就的斜坡下,父亲蹲在一副馄饨挑子旁,借着玻璃罩里昏暗的油灯,狼吞虎咽地啜食着一碗热乎乎的馄饨……

    这个世界,需要互助。互助,才有美好的世界。

推荐阅读

老北京还在 子弟八角鼓票房重现京城...

2016年6月4日,“八角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的出现,始于清代,早年的“岔曲”属于清朝满洲人八旗的军旅音乐。相传乾隆年间八旗将士征讨西北,他们根据当地民间流行的高腔...[详细]

寻找老北京,记住老传统

庙会,是中国的古老民俗活动,《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道:“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随着岁月的推移,庙会逐渐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日益显现...[详细]

老北京的“三转一响”您听说过吗?...

“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词,其中三转分别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指的的是收音机(话匣子)。当年如果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在...[详细]

首都博物馆“搭”北京老城 让孩子了解原汁原味老...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于这座城市的荣耀你了解几分?如何让习惯了熟视无睹的孩子们擦亮双眼,感受这座近在咫尺、饱经沧桑的城池的雄伟壮观?首都博物馆今日开幕的《读城—...[详细]

老北京为什么一去不返

儿子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在北京长大,可是我那么多地方都不认识,还没有我们班外地同学对北京熟悉!   他说的那些地方,包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东四、西四、沙滩、南...[详细]

蛋白印相老北京

12月20日,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馆中陈列的照片记录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从达盖尔银版(安布罗银版)到磁性记录材料,从玻璃底片到塑基底片,从蛋白照片(盐纸工艺)到明胶银...[详细]

从随迁户到老北京 北京人祖上来自四面八方...

现在一提老北京人,一般指往上数三代都定居在北京的人。您要是往上数四代,就会发现,前面说的那些老北京人,基本也是“随迁户”。历史上凡是作为首都的地方,都是汇聚各民...[详细]

给你一个南腔北调的老北京?--什刹海的京腔哪去了?...

曾几何时,什刹海的三轮车“胡同游”相当红火,甚至成了什刹海旅游的一张名片。“祥子”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子,侃得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心花怒放。   现如...[详细]

老北京的“坟圈子”

 清明时节是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在旧时京郊还有“坟圈子”,而今只有七八十岁的老北京人才有些记忆。早年间出了城门往郊外走,时常看到一些绿树环绕的坟地,俗称“坟圈...[详细]

你不了解的老北京

冬日,周末,和久未谋面的朋友相约去了后海。 其实本是要去看德胜门旁的箭楼,但绕楼而行之后,渐入小巷深处,峰回路转,竟是后海晶莹的水。 沿水前行,有寺名曰“...[详细]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

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详细]

古道热肠的“老北京”

上世纪40年代,有位先生在沙滩的北大读书。他在一家小饭铺就餐。有时没钱,就婉商赊账。老板是个古朴厚道的“老北京”,爽快应承。家里钱一到,他立马还账。如此日久天...[详细]

味道的老北京:另一个老北京,正在消失变成记忆...

那难以言传的味道也许再也不会有了   前门胡同正在拆迁。随着越来越多的胡同消失,北京小吃的栖息之地也越变得来越小了。   在吃的家族中,小吃应该算是最随意...[详细]

京人取暖话当年

旧时,北京冬季十分寒冷,一般人家都用煤炉取暖。虽煤炉的品种繁多,但尤以“不灰木白炉”最为普遍。“不灰木”实为一种矿物质,质似石棉,色白如雪,遇火不燃且传热性能极佳...[详细]

老北京婚俗:就这样悄悄逝去

“20年前,我是最年轻的婚俗专家,可现在,我也77岁了。”作为老北京婚俗最后的见证人——常人春摇了摇头,他知道,那个曾经辉煌的传统,已走到了尽头。   今年,北京内城婚...[详细]

分类阅读:
老北京
网友评论

城事

最新资讯